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書》最重要的8條名句,哪句最能打動你的心

《周書》最重要的8條名句,哪句最能打動你的心

01帝王之道,以寬仁為大。

【出處】《周書·帝紀第四》

【釋義】帝王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有寬厚仁慈之心。

【賞析】周世宗明皇帝即位後,覺得北魏的刑罰過重,不利於國家的治理。於是他下詔說:「帝王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有寬厚仁慈之心。北魏時那些犯輕罪獲重罰的人,和村民一家犯法以至數家被牽連發配遠處的人,都應放回來。」這表明了周世宗以德治國的想法。

02王者之宰民也,莫不同四海,一遠近,為父母而子之。

【釋義】君王統治人民,沒有不統一國內,使遠處和近處一致的,沒有不為民父母,把人民看作自己的孩子的。

【賞析】周世宗下詔赦免自元年以來,被掠入周境的人。同時,他認為天下的土地往往因為時難,阻隔為東西不同的境地,以致使疆場上出現了互相劫掠的現象。周世宗此言表達了封建帝王天下一統的想法。

03立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

【出處】《周書·列傳第六》

【釋義】辦不同尋常的事,就要依靠不同尋常的人。

【賞析】魏室喪亂朱榮與元天穆謀劃攻入朝廷,討伐叛臣,他徵求賀拔岳的意見說:「現在國內盜賊蜂擁而起,王師屢戰屢敗。我想親自率兵,趕到京師,清除君側逆臣,平定外部叛亂,怎麼才能取勝?」賀拔岳說:「辦不同尋常的事,就要依靠不同尋常的人。您的軍馬精良,如果首先舉起義旗,定能克敵制勝。」此言鼓勵支持朱榮的行動,表明賀拔岳的耿耿忠心。

04學不精勤,不如不學。

【出處】《周書·列傳第十七》

【釋義】學習不精細和勤奮,不如不學習。

【賞析】李賢九歲從師授業,看書略觀大旨,不尋章逐句。有人對他說:「學習不精細勤奮,不如不學習。」李賢說:「人各有志,我怎麼能勉強學習?跟從老師,只是想粗略地掌握教義,補充自己的不足罷了。」學習要因人而異,李賢不受常規約束,取長補短,表明他少年時即有不同常人的志向。

05兵務神速,事貴合機。

【釋義】軍事行動貴在神速,辦事貴在抓住時機。

【賞析】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請求歸附周太祖,太祖認為北豫州太遠,難以接應,諸將沒人敢去。李遠說:「北豫州遠在敵境之內,又有高歡屯兵河陽,按常理,實在很難救援。但軍事行動貴在神速,辦事貴在抓住時機。不入虎穴,又怎能得到虎子?我們若用奇兵出其不意,也許能成功。」此言表明李遠熟知兵法,洞悉雙方戰況,能恰當把握戰機。

06窮兵極武,仁者不為。

【出處】《周書·列傳第十九》

【釋義】用盡兵力,耗盡武力去打仗,仁者不做這樣的事。

【賞析】赫連達跟從大將軍達奚武攻打漢中,而蕭循拒守漢中拖延時間,以等待援兵。達奚武問諸將進退的策略。開府賀蘭顧德等人認為糧食就要吃完了,應急速攻打,奪取漢中。赫連達不同意,他說:「不進行戰爭就能奪得城池,這是上策……用盡兵力,耗盡武力去攻城,仁者不做這樣的事。況且敵人的兵馬還強,城池也堅固,攻打它,即使能勝,也將是兩敗俱傷。」

07大丈夫當建立功名,以取富貴,安能久處貧賤邪!

【釋義】大丈夫應當建功立業,以取得名位、富貴,怎麼能長久地處於貧賤的境地!

【賞析】蔡祐少年時便有大志,與同鄉人李穆,布衣齊名。他們曾互相勉勵。後來,二人果真都有所成就,實現了年少時的願望。這句話表現了蔡祐和李穆對立功建業的嚮往。

08政之於民,過急則刻薄,傷緩則弛慢。

【出處】《周書·列傳第三十七》

【釋義】政治對於人民,操之過急就顯得刻薄,失於遲緩又讓人感到鬆懈。

【賞析】武成元年,樂遜陳述時宜一百一十四條,其中有五條切合政要。他指出,現在的官員,大多數能做到自身清廉,卻達不到惠民愛物。他還舉例說西周因統治舒緩而失去天下,秦朝因統治急暴而遭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