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好萊塢在選擇東方文化元素上,為什麼更偏重於日本?

好萊塢在選擇東方文化元素上,為什麼更偏重於日本?

在文化元素選取上,為什麼更偏重日本呢?

讓我先看一個例子,在電影《金剛狼2》中,我們都看到了日本傳統的喪葬儀式,傳統服飾,建築,以及日本的生活哲學。

好萊塢在拍攝《金剛狼2》的時候,把控日本人在細節上的執著恰到好處,而注意細節的同時也不忘了日本文化內在的深刻思考。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票倉」,那麼美國好萊塢在拍攝電影時採用東方元素時為何不倚重中國文化元素,卻選擇日本文化元素,或者說在美國好萊塢眼裡是沒辦法將中日的文化元素分辨出來?

金剛狼躺在日式民居,桌上有一杯古樸的茶,這個角度的鏡頭拍攝顯然是典型的小津安二郎開創的「榻榻米風格」攝影高度。

海邊上的獻燈,很有日本風味,影片色調和日本電影會採用的色調基本一致。

金剛狼在日式民居中以自己現代科技對戰代表東方和傳統的武士刀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1:早期美國本土觀眾在觀看具有東方元素電影時,覺得中日文化同質性嚴重

美國好萊塢在採用東方元素的時候更加倚重日本文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為何出現這種情況呢?

眾所周知,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在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提供給全美乃至全北美市場票房的,那麼在選擇北美市場不熟悉的東方元素和題材時都是做好了十足的把握準備賠錢的。

所以好萊塢在最初時涉及東方文化時也並不是沒有考慮同屬東亞的中國文化和南亞的印度文化,畢竟這兩個國家人口佔有絕對優勢。

但是在最開始的好萊塢觀眾主體是美國人,所以就算是添加東方元素行為都是相當的大膽,這一舉動無關藝術造詣,純屬生意上的考量。

在實驗性的添加了中、日、印等等其他國家的元素之後,美國好萊塢發現美國觀眾更加樂於觀看東亞元素。

但是具體來說,美國觀眾是壓根分不清中日文化的,覺得中日文化太過趨同,可以歸為一類,所以當下的好萊塢已經將中日文化做出了熒幕上的雜糅,混合出一種東方元素,並沒有確定的中日韓國家所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混合出基於美國共同價值觀的東方點綴元素。

美國觀眾和大多數中國觀眾是一樣的心情,辛苦了一周,吃一頓大餐,買了自己喜歡的飲料和爆米花,滿心歡喜的挑選了大賣的電影並且進入電影院觀看,這樣一個「黑色密閉空間」里的帶入感固然強,但是大多觀眾是不喜歡在觀看電影時摻雜自己太多的想法的,大腦任由電影擺布,就宛若做了一場夢。

所以即便美國好萊塢對於中日兩國文化有著明確的區分,那麼電影的熒幕顯示感依然是很弱的。

舉個例子,正如你硬要一個中國人分清楚一部電影中的美國元素和英國元素一樣,可能美國和英國這兩國本身在很多細節上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特屬,但是相隔很遠的民族是很難僅僅通過兩個小時的電影了解到的。

所以,當我們以一個早期美國人的視角去觀察這種電影現象,其實要理解的更加透徹。

如果我是美國觀眾,我根本不在乎電影是否擁有中國文化還是日本文化,因為我壓根分不清楚,都是東方元素,加之我是帶著享樂的精神來到電影院的,就更難思考這個問題了。

那硬要分齣電影中的東方元素各代表什麼國家,那我作為美國觀眾肯定選擇我相對熟悉的日本文化作為熒幕中東方文化元素的主體代表。

這樣也就間接的引出了下一個話題。

2、美國觀眾和好萊塢對於日本文化的理解較之中國文化更加透徹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雖然經歷過元、清兩代的衝擊,造成斷層出現,但是這個當然不是好萊塢在東方元素的考量中把中國文化放在次要位置的原因。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好萊塢偏愛東方文化元素中的日本文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熟悉。

因為美國人對日本的認識遠遠早於對中國的認識。

早在黑船事件的時候美國就和日本有著千絲萬縷的往來了,而美國對日本文化的正式研究還要從二戰說起。

讓我們簡要看看日本和美國相關的歷史: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投下一枚原子彈。

1945年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堅持保留天皇制度,並且被美國獨佔。

1945-1952年,日本這幾年雖然處於無政府的狀態,實際上由麥克阿瑟所率領的駐日盟軍所佔領,具體詳情請看《天皇的頭上五顆星》

1951年,日美之間簽訂協議,確定日美同盟,並且1960年再次續簽,其中的第九條規定日本不得擁有自己的軍隊,並且美軍可以在日本擁有軍事基地,直至今天,可以說日本是一個「非正常國家」,或者說是「半殖民半資本的國家」。

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會,標誌著日本經濟的復甦,日本進入快速經濟發展時期。

不難發現,二戰結束之後,美國作為戰勝國,插手日本的經濟、政治、軍事,在當時的確是干涉了他國內政,但是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上都極大的促進了美日兩國的文化交流。

到了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至高潮階段,迎來「奧運景氣」和「神武景氣」,日本的生產方式和企業文化又反哺了美國,美國又大力的學習日本,兩國的互動空前絕後。

這與同時代的中國「乒乓外交」的破冰之旅的文化交流顯然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

而時間推移到50年代到80年代,這四十餘年的時間裡,美國接觸東方文化乃至於亞洲文化都是通過日本去接觸的,可以說是文化接觸的窗口,然而日本當之無愧的也就成了東方文化的代表和急先鋒了。

日本這段時間有很多探討傳統價值觀和新的價值觀之間的衝突的作品。

這類作品往往把人性的衝突放置在傳統故事的背景下,而這類對人性深層次思考的作品往往是美國學者喜愛的類型,可以符合美國學者的共同價值觀的精華。

這些作品中往往描繪了很多日本傳統元素,美國社會對日本傳統文化的認識可以說是直接從這些作品中獲取的。

比如日本文學體系下的川端康成的《雪國》、太宰治的《斜陽》。

直觀視覺上的電影展現上,最著名的一定是溝口健二的《雨月物語》和「電影天皇」黑澤明的《羅生門》。

《雨月物語》的劇照,溝口健二把美展現到了極致

含蓄美是日本留給很多美國人的印象

這四十年至少影響了至少兩代美國人,而這些美國人當今都是美國社會的主流階層,比如我們熟悉的特朗普,他在上個世紀可沒少和日本人做生意,對於日本人的文化和商業體系也是瞭若指掌。

除了總統,主流社會中的好萊塢的編劇和導演都多多少少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

因此上至總統,下到導演和編劇乃至美國普通民眾,都對日本相當了解,經常打交道,所以當好萊塢選用東方元素時,無論是從商業上的考量還是個人情感上的考量,都會將日本文化優先放置在東方元素文化的熒幕代表地位。

這或許也就是「偏重」的第二個方面的原因。

GIF/1K

日本物語

前身為日本戰國歷史文化社區浪人御所「看日大本營」(2006年創欄)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APP聯合發行。旨在以文化、歷史、旅遊、教育、匠人等角度,闡述中日之間的差異引發用戶思考,促進中國年青人對日本的全新認知,希望能有態度、有深度地傳遞有用的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淘 的精彩文章:

每日聽力之夏目友人帳短句
日本專業主婦紛紛開始出來打短工,說好的靠老公養怎麼變了?
日本第一家米其林拉麵館 到底有多好吃?看看就知道!
選對一款換季好面霜,效果比整容還強!

TAG:日本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