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溫哥華的華裔父母也同樣焦慮:孩子,我該如何養你?又該如何教你?

溫哥華的華裔父母也同樣焦慮:孩子,我該如何養你?又該如何教你?

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作者星河:常常看到文章里有這樣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筆者也覺得挺可怕,但事實上世上真沒有這種考試。許多人在尚未準備好的時候當了父母,也有許多人自認準備充分才當了父母,那麼怎樣才叫合格的父母?也許唯一的評定標準是看我們製造的產品,我們的子女會最終成為怎樣的人。什麼樣的子女才算優秀,是有名、有錢、漂亮么?我看最打動父母心的子女是他們長大後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無論他們將來是否富有,或是達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然而筆者在溫哥華見到和聽聞的一幕幕,卻挺讓人心寒。為人父母,不是僅僅無償向孩子付出你的愛就夠了,如何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場景一:兒子對媽媽喊,「你傻啊,這事兒也來問我?」

一次筆者正走出溫哥華熱鬧的天車站,聽到一個華裔男孩突然發出不耐煩的喊聲,用中文說著,「幹麼,你到底要幹麼?」筆者對街頭說中文的人都比較敏感,況且聲音還那麼大,忍不住扭頭去看。一個高個子的大男孩,怒氣沖沖走著,後面跟著他的中年婦女媽媽,對他小聲說著什麼,聽不大清楚。

兒子後來又更大聲喊,「你傻啊,這事兒也來問我?」媽媽停了一會沒有說話,有點生氣,但並沒有非常意外,可能平時兒子如此不禮貌沖她說話已經習慣了。當媽的只是稍大聲嘮叨句,「你昨天玩了一晚上遊戲,不睡覺,今天就這個樣子啊?」兒子沒理睬她,滿臉熬夜過後的陰鬱,自顧自快速走下天車站台階,留下媽媽在後面一步步跟著。

我看著這一幕心裡很不是滋味,手裡正牽著幼小的兒子小心走下台階,想著,「我兒子長大可千萬別變成這樣,看不出一點對媽媽的尊重,有的只是不耐煩、懶得理睬。」十餘年前,這個怒氣沖沖的華裔男孩估計也象我兒子那麼小,被媽媽緊緊牽著小手,全心全意照顧著,怎麼長大就成了這樣?

前一陣聽一位華裔媽媽心懷遺憾地講,「我兒子小時候也象你兒子一樣非常粘我,現在一走進他的房間,就聽見他說出去。」我非常不解怎麼會變成這樣,孩子們象父母希望的那樣長大了,卻沒有變得懂事,反而和父母距離越來越遠,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給得太多,太無條件,還是對他們太漠不關心,尤其是心理發展。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最佳關係是朋友關係,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父母該如何對他們有效管束,又平等尊重呢?這個度很難掌握,筆者真希望世上有個父母學校可以上上,考試及格後才上崗。現實生活中卻又沒有,只好觀察著周圍,考量著自己,一點點摸索著。

場景二:華裔媽媽對女兒說,「看來我是養不起你了?!」

這是一位朋友向我講述的,時間過去很久仍然記得。她在Costco購物,遇見一對華裔母女在爭吵,十幾歲的女兒一定要買一種葯,說她的同學用的就是這種。不過,媽媽認為那種葯價格太貴,想選擇買另一種葯,它和貴藥效果相同,但價格適中。女兒堅決不答應,向媽媽發上脾氣,媽媽也急了,嚷嚷,「看來我是養不起你了?」

其實在很多家庭都發生過類似場景,子女們為了跟周圍人攀比,人家有什麼,自己也要有什麼,絲毫不關心爸媽的錢掙來多不容易。網上有篇文章說,現在國內有種現象,不管爸媽是不是有錢人,都把孩子當富二代養了。但這樣的結果是,苦了父母一輩子,還把子女養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不理解家長辛苦的人。但凡爸媽一供應不上子女的無止境需求,子女就能翻臉,罵是輕的,還能動手動腳打。

要想孩子養得起,真得從小培養,讓他們動手做家務,知道勞動的辛苦,送送報紙打打工,了解掙錢的不容易。一件事不親身體驗,光靠父母講,不會真的明白。

如果真想和周圍朋友在物質上比這比那,靠自己的能力去獲得,別老指望爸媽,啃老不是本事,誰也幫不了你一輩子。再說一個人的價值如果只能靠價格昂貴的包包、衣服等物才能體現,困在奢華外殼中的你又有何價值?

很多孩子從小習慣要求爸媽買這買那,一不滿足就發脾氣、哭鼻子。如果家長耐心講完道理他們還是不聽,就隨他們鬧會吧,世界上哪裡有事事順心的。父母從小苦心給孩子營造個順心環境,長大若遇到家長無法擺平的不順心事,又該如何處理?

場景三:一對老年夫婦發牢騷,「從小給她最好的,怎麼現在還不滿足?」

一次筆者帶孩子去社區中心上課,正急匆匆走路,聽到前面有對華裔老年夫婦在發子女的牢騷,現在溫哥華的華人真是越來越多,哪哪都能遇到。他們抱怨著,「從小什麼東西都給她最好的,鋼琴、衣服……這裡的房子咱們也出了很多錢,可她還是不滿足,嫌我們對她不好,簡直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一聲又一聲的嘆氣從兩位老人口中傳來。

是啊,他們該怎麼做,才被子女認為是合格的父母,才不被孩子嫌棄?這對老年夫婦頭髮已花白、腰板不再挺直、步履開始蹣跚,卻仍然發愁著該如何做爸媽,才能讓子女滿足。他們甚至不苛求子女感恩,只希望他們能暫時滿足,體諒下爸媽的付出。

對這些焦慮的華裔父母,包括筆者自己,很想說句殘酷的話:無條件的愛和付出,常常換來對方的不滿足、不感恩,因為得來的太容易了。為人父母者,努力在子女的各個年齡段做成他們的朋友和知己吧,別僅僅成為保姆和無止境的物品供應商。尊重孩子,但別縱容。

星河:用文字紀錄經歷感悟,釋放喜怒哀樂。寫子女寫另一半,寫故鄉的家人和自己的想念,也寫在異鄉的期望與堅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溫哥華 的精彩文章:

滿腹馨香,我要開始快樂的中年婦女生活了!
我在加拿大住的獨立屋,竟然從來不鎖門
從溫哥華出發,一生必去的10個地方

TAG:這才是溫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