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掉這9個「好習慣」,你的孩子也可以是學霸!

改掉這9個「好習慣」,你的孩子也可以是學霸!

第一閱讀

無憂解

學習與成長,我們永遠的話題

拖後腿「好習慣」1:

筆記記得像印刷品一樣

文 | 華明玥

圖 | 互聯網

第一閱讀 |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孩子特別聽話規矩,課堂筆記和課後作業都完成得無可挑剔;

孩子背誦詩文的聲音大得像敲鑼,平時最愛讀各種勵志名言;

孩子自願在課外再刷兩套題,孩子與外籍家教相談甚歡……

可是,作為家長,我的腦殼上還是被巨大的問號砸出三個大包:

我孩子都養成了這樣一堆好習慣,為什麼他還是被學霸牛娃甩出一大截,為什麼他的成績永遠在剛剛越過平均線的地方徘徊?

如果我們就此去問詢教育專家,問詢那些早就考進超級中學的牛娃的爸媽,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讓家長百般驕傲的「學習好習慣」,才是妨礙他的成績更上一層樓的根源。意不意外,驚不驚訝?和第一閱讀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好習慣」拖了你家孩子成績的後腿吧——

有的孩子,課堂筆記拿出來都像印刷品一樣,整整齊齊、密密麻麻、面面俱到,每一次老師抽查課堂筆記他都是模範生,可是他一考試,成績就是沒有那些課堂筆記記得疏疏落落、潦草塗鴉,還動不動在上面畫杠加框的孩子好,這是怎麼一回事?

第一閱讀分析:

課堂筆記記得特別完整的孩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時間去思考老師的講課內容!他埋頭記錄,像一個書記官,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進一出之間,輸出了這一行行筆記。不信,下了課你馬上問他,這節課老師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同學間爆發的爭論小高潮是什麼?你覺得要學好這一節內容,要避免掉進去的坑是什麼?他肯定一問三不知。

再來仔細看他記錄的內容,你更會哭笑不得地發現,這小子就是抄了一遍課本嘛!他當寶貝一樣記下來的東西,課本上都有,還比他記得更整潔清爽!這豈不是白耽誤功夫?再說了,筆記記得密不透風,最後複習的時候,孩子也不想去看,因為,就算有什麼新想法,他也補充不進去了,這筆記,瞧著多麼雞肋!

記筆記的原則是:

拖後腿「好習慣」2:

背誦詩文如「大聲念經」

在不耽誤聽課、發言與研討的前提下,速記一下這節課的要點、疑難點與拓展點。可以把筆記內頁一折為三,簡要地來記錄這三點。

凡是課本上有的,可以不記(這其實對孩子的預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只要你是一無所知地來上課,必定會記多了)。聽得入神忘了記筆記也無妨,孩子只要在剛下課時,花5分鐘補上這些關鍵點就可以。關鍵是,筆記要記得簡明扼要,留足空白,複習時,有地方加入啟發性與補充性的內容。

總而言之,筆記是用來幫助重溫、總結與提升的,不是用來應付檢查的。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筆記記得像楷模一樣,卻沒有入腦入心,是一件相當可悲的事。

「讀你千遍也難記得,誦你千遍也難領會。」這句篡改的歌詞真可以形容孩子學古詩文的窘境——那些讀得搖頭晃腦,背得唾沫橫飛,聲音響亮投入,彷彿拿出吃奶的勁兒來記憶的孩子,往往背得疙疙瘩瘩,遺忘也來得特別快,這是怎麼回事?

第一閱讀分析:

有一句老話叫作:「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句話正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背書背得極為嘹亮投入的孩子,短時與長期記憶都差。原因就是他只動了嘴皮子,沒有動心。

那些對古詩文理解特別深刻,隔多少年也不會忘記的孩子,都有一個重要的代入過程——把自己代入到作者的遭遇當中,與他同喜同悲、同哀怨同慷慨。

也就是說,不要急於機械化地投入背誦,而要跟從老師,把古詩文的創作背景、情感故事、深遠影響,以及它觸動了今天人們的那些情感之弦,一一搞清楚,這樣,再以情境再現,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幫助記憶,無須誦讀很多遍,就能記得牢牢的,還能很好地理解古詩文豐富的寓意與潛台詞。

拖後腿「好習慣」3:

舉手求發言四平八穩

每次,孩子都按照要求,左肘貼在課桌上舉起他的左手。他永遠不會如某些小夥伴那樣半站起身,急切地探出腦袋,右手高舉過頂,還不停地晃動手掌,務求木秀於林,要搶得發言機會。家長這個氣呀:「我家孩子規規矩矩舉手,發言機會都讓人搶走,然後每年成績單上老師還會留言說,孩子太悶葫蘆了,要提升口頭表達能力……請問你一學期都不給他幾次發言機會,他怎麼鍛煉思維與口才?」

第一閱讀分析:

家長這是苛求老師了!這就像總理做完政府工作報告,安排時間答記者問,下面那麼多舉手的人,要是總理沒有點你的名,你參加了好幾次會一次提問都沒趕上,能怪總理?

想想記者們為了贏下發言機會有多麼拼!有的女記者講究穿一身紅,有的有意識把電視台的話筒LOGO做得更別緻,有的圍上醒目的披肩,有的練習特別的舉手手勢……更重要的是,不能在總理真點到你了,問一個膚淺的問題,因此大家都做了刻苦的準備工作,以求提問有見地。

小學課堂雖然沒有那麼大的陣仗,但老師提問,也會遇上很多孩子舉手的情況。老師應該把發言機會給誰?除了「會回答得很周全,讓大家敬佩的孩子」,老師也願意把機會留給看上去「迫不急待尋求肯定的孩子」「有獨特想法要與大家分享的孩子」「一頭衝勁卻有很多漏洞等著大家彌補的孩子」……總之,孩子要有慾望,有主動意識,有不怵交流的勇氣,蔫搭搭舉手的孩子,往往少了那股積極性,於是老師給予的機會相對也就少了。

說到這裡,家長也許還會不服氣:左肘貼在課桌上舉起左手,這「舉手小規範」可是一年級時老師要求的!沒錯,舉手不離開座位,不站起來,不出聲說「老師,我來我來」,這種規定,一般老師也就要求孩子在上公開課的時候遵守就行了,平時,老師更樂意看到一個思維活躍、響應熱烈的課堂,這也是人之常情。你懂的。

拖後腿「好習慣」4:

作業要等回家再完成

語數外的課後作業,有的孩子在學校一筆也不寫,他的理由是:課間才10分鐘,還要上廁所吃東西交作業,哪有時間?中午吃過了飯要玩一會兒,再說了,教室里有那麼多人嘰嘰喳喳,哪有心思寫作業?這部分孩子,回家後作業要慢騰騰做到幾點呢?晚上九點算早的!再彈一小時鋼琴,已經困得人仰馬翻。因此家長得知學霸牛娃們放學後還能練習羽毛球,還能學奧數、超前學英語,還能閱讀大量名著,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他們哪來的時間?

第一閱讀分析:

有的牛娃在小學階段,從來沒有在家寫過學校的作業,他都是在校利用碎片時間,趁熱打鐵完成。這樣,一方面所有的知識都剛剛學完,短期記憶異常清晰,有理解上的疏漏馬上就可以找老師詢問彌補,問題都不會過夜;另一方面是大大提升了基礎學習的效率,回家才有整段的時間用來超前學習,有所拓展。

在學校沒有時間?想一想你家孩子坐地鐵公交都能專心在手機上玩電游,每個課間都看網路小說的更新,一年也能看上50萬字,想一想你家孩子課間跟別家孩子長長短短鬧的那些彆扭,治的那些閑氣,他絕對不是忙得沒時間吧!

拖後腿「好習慣」5:

作業寫完了由家長檢查糾錯

這差不多是所有愛面子的孩子與家長共謀的欺詐行為:每次,孩子作業本上都是100分,都是A+;孩子的作文寫得聲情並茂、極有條理與邏輯性……可是,一到考試,不管是單元測試還是大考,孩子的大錯小錯不斷,寫起作文來空洞乏味、一臉饑寒交迫的苦相。

為什麼孩子的平時作業與臨場考試差別就這麼大呢?為什麼連老師也覺得孩子一考試就滑鐵盧相當詭異?這裡面的真相不用我來揭穿吧!

第一閱讀分析:

孩子一寫完作業,家長就屁顛顛來當糾錯指導員;孩子咬著筆桿寫不出作文,家長馬上大包大攬地說「我來口述你來寫」……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家長基於虛榮心,認為只要孩子的作業拿出來滿是紅鉤可以展覽,只要孩子不被老師留堂訂正,不會被喚去補習,就是面上有光的事。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孩子的問題與弱點被捂著蓋著,都要長出霉斑來了好嗎!孩子寫不出作文,孩子一做數學綜合題就思維短路,孩子英語拼寫錯誤百出,這些問題,早暴露比晚暴露要好,因為,科任老師會有辦法幫他逐步解決。

此外,家長幫孩子檢查作業,還大大鼓勵了孩子的懶散、不愛動腦的習慣。孩子遇到困難,習慣性地喚父母來幫忙,一點兒也不想動腦動手,跨越障礙。這種晚期懶癌患者,你還能指望他積極思考,學業有長進嗎?

說到這裡,一部分家長可能要大呼「冤枉」——這檢查作業的任務,可是老師派送的,有的老師為了督促家長當「批改作業小助手」,還要求家長每天簽字!遇有這種情況怎麼辦?其實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先自查一遍,把自己的錯誤找出來抄在「錯題本」上加深印象;如果孩子犯懶,一遇到難題就想照抄家長思路,家長不妨乾脆告訴他「我也不會」,「你明天去問老師」。總之,要痛下決心,養成孩子獨立思考、獨立糾錯的本領,不然,你想想,你這根大拐杖將來孩子能帶到考場去嗎?

拖後腿「好習慣」6:

遇上小組學習就想「摘個桃子」

如今不少小學搞課改,讓孩子們分組確定與這學期教學內容相關的研究課題,互相協作來收集資料,做小範圍的統計調查,學會怎樣收集樣本,怎樣逼近真相,怎樣做規範的PPT來向大家彙報學習成果。總之,在某些家長眼裡,就是「十來歲娃娃搞得像研究生一樣,一考試,屁用沒有!」

於是,在家長的暗示與慫恿下,孩子對這種研究性學習非常敷衍,不管小組裡分配他什麼任務都往後退,只希望整個研究課題都搞成功了,他也署個名交個差就行。

第一閱讀分析:

家長為什麼覺得這種小型研究課題沒用呢?他們覺得這與考試無關,而且研究方法跟大學生研究生相似,非常「洋盤」。

有沒有道理?沒道理!因為在發達的互聯網時代,小學課堂在知識灌輸方面的優勢,已經不像20年前那麼吸引人了。孩子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哪個在百度上查不到?此時課堂的吸引力,一定是教會孩子掌握一種基本的研究方法。小學生搞研究課題的基本程序與方法,對孩子自學能力的養成、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及他與小夥伴分工協作能力的形成,都相當有好處。

這種跨學科研究的分組學習方式,目前在英美與北歐等教育發達國家都十分流行,也被證明對小學生想像力的發展,對他的思維由單一的線性模式,轉化為交聯拓展模式非常有利,也就是說,以後孩子提到環保,不會認為那只是環保專家的事;提到公益,不會覺得那只是政府的事;提到人文保護,也不會覺得與己無關。

他不再是一個只會吃饅頭的人,他從種麥子干起,一直到收麥子、脫粒、磨粉、發酵、蒸饅頭,他所經歷的這一切大大提升了饅頭的好口味,讓他滋生出「我像大人一樣有用」的自豪感。這是把他所學知識來一次大發酵的過程,他也許收穫了饅頭,也許收穫了甜麵醬,也許收穫了麵包,也許收穫了手擀麵,他的快樂,就是他進一步求知的薪柴好嗎!

拖後腿「好習慣」7:

多刷兩套基礎題求提升成績

每年一開學,在新華書店總有排隊結賬的父母,語數外各給孩子買三套練習題,家長的意思是:除了學校規定要做的一套,咱再多做兩套,這樣,你就不用去上外面的提高班了!打好基礎咱也能得95分。這期待能不能實現?一到三年級,沒問題!到了四年級以上,你會發現,孩子拿到理想的成績越來越吃力,別說95了,到了六年級,連85也難以保證。

第一閱讀分析:

總在基礎部分重複刷題,指望不學奧數就能解出數學考試中的難題,不學新概念就能在英語學習上一騎絕塵……也是一種相當天真的想法。幾乎所有的學霸牛娃都是提高班的常客,原因就是,「譬如運動員,你總要經歷過高原上的魔鬼集訓,才會在平原賽場上取得好成績」。

參加奧數、奧英學習,就算你家孩子沒有特彆強大的天賦,不會在學科競賽中頻繁拿獎,但它的訓練方式,它對思維的拓展,或對「解題感覺」的強化,都會提升你家孩子攻克課堂難題的能力與自信。適當的拔高性思維訓練非常重要,這是不容置疑的,就像你爬過黃山,回頭來爬家門口的小山包,再也不會腿軟頭疼大喘氣是一個道理。

拖後腿「好習慣」8:

依賴「骨頭型」作文素材庫

若是孩子作文水平夠嗆,一開學,父母就會給他買各種「速成式素材書」,這種書,收集了海量的名人名言、心靈雞湯、名著故事梗概,收集了各種看似很有道理的段落與詞語。家長說:各種主題,孝心哪,毅力呀,理想啊,同情心哪,協作精神哪,你都背上十來條,以後寫作文,趕緊往裡套。

背下這種梗概型作文素材庫,就能寫好作文?語文老師發個捂臉流淚的表情包:孩子,為啥我覺得你是帶著一肚子難消化的石頭在寫作文哪?

第一閱讀分析:

為何越想走捷徑,作文越是寫不好?原因就是這些梗概型的作文素材庫只提供骨頭、沒有提供任何血肉與情感。而作文,需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是難以速成的。

也許家長會說:孩子時間緊,任務重,沒空看磚頭一樣厚的名著怎麼辦?我們可以給他訂閱一些品牌雜誌,如《讀者》《青年文摘》《讀友》《天天愛學習》,上面經常有感人肺腑的短文,或者名著的原樣節選與賞析,有名人們流傳甚廣的演講稿與他們的成長經歷,有這種各樣的生活體驗發酵出的有趣故事。

我們不用強迫孩子有口無心地背誦,我們只需要每天抽少許時間讀給他聽,與他討論為什麼這樣寫,你會聽得流淚?它的動人之處在哪裡?堅持這種討論與朗讀,一年、兩年、三年,就能扭轉孩子的情感貧乏與心靈空洞,治癒他的淡漠症。這,才是寫好作文的前提。

拖後腿「好習慣」9:

有外教英語學習就撒把

有的家長以為,孩子英語不好,是缺少語境和鍛煉口語的機會,所以特地雇了在華讀書的外國留學生來教孩子英語,出去報培訓班,也要報有外籍老師教課的。家長以為,這樣英語學習就不愁了,來個大撒把,指望不督促孩子,成績也會火箭一樣上升。結果一考試就傻眼:為啥去年考86,今年反而考了82?

第一閱讀分析:

不管是在華讀書的外國留學生,還是一些培訓機構的外籍老師,都是沒有教師資質的「業餘選手」,輔導起孩子來:第一,不了解中國的教育特點與考試體制;第二,不了解中國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一些外教為了博取孩子的親近感,不惜以說段子、演喜劇的方式來上課,課堂氣氛是很活躍,孩子也笑得直不起腰,但如果要問學到了什麼,真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語言學習,需要在聽、說、讀、寫幾個方面都猛下苦功,肯定有其枯燥、重複的一面。如果我們把孩子交給這些帶著濃重墨西哥口音、印度口音或巴西口音的外教,就認為他的英語學習,一定能超過那些中方教師教出來的孩子,那您真是太天真了。一些簡單的聽說對答,只是語言學習中一個很小的部分,與全面提升孩子的英語水平是兩回事。

《第一閱讀》最後給父母的提醒:

「好習慣」釀成的壞慣性,需要您與孩子一同去破除

習慣性地要幫孩子檢查作業,習慣性地讓孩子背誦雞湯句子,習慣性地以能否迅速提升成績,來判定某些研究性學習是否重要……瞧見沒有,孩子的習慣,根子與家長息息相關。家長的短視,引發了孩子的投機取巧,家長的功利,引發了孩子的虛榮浮躁。

因此,我們做父母的,若要孩子徹底擺脫這些「好習慣」釀成的壞慣性,需要先在內心深處扭轉自己的虛榮、勢利與浮躁。要從孩子未來成長的角度出發,為他的思維與能力發展構築必要的空間。這樣,新學期我們才能沉下心來,幫助孩子破除偷懶耍滑的心態,一步步把學業成績搞上去。大家一起來加油!

作者簡介

華明玥

雙魚座,學的是化學,搞的是文學,出版散文隨筆集7部。家庭教育業餘重量級選手,長期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發表家教類文章上百萬字。獨生女為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生,本科期間獨立譯著6本,現就讀英國曼切斯特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版權聲明

本文為第一閱讀原創稿件。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閱讀 的精彩文章:

這才是老師最想要的教師節禮物!
種下學霸基因的8部電影,你孩子看過幾部?
帶孩子爬好三個坡,玩轉記敘文

TAG:第一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