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低血壓】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艾灸也能治哦~

【低血壓】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艾灸也能治哦~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的臨床表現是卧位時血壓正常,直立時血壓迅速而顯著降低,但心率無變化。血壓降低可產生一系列腦缺血、缺氧表現,輕者直立時逐漸發生

眩暈

;重者立即發生暈厥,被迫長期卧床休息,卧下後

眩暈

或暈厥癥狀能緩解。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的病因常不明,筆者近幾年來在臨床中應用艾灸治療本症27例,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27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齡40~50歲者13例,50歲以上者14例;病程3個月~5年不等。





治療方法


取穴

百會、關元、氣海、足三里

。在百會穴以艾卷施溫和灸,每次20分;在關元、氣海、足三里穴以艾炷施直接灸,每穴灸5~7壯,灸至穴位局部皮膚出現輕度紅暈。灸時施用補法,即不吹活,待其燃盡後去之,然後手按其孔穴。以上灸治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後休息2~3天再行下一療程。治療3個療程後觀察療效。





治療結果


顯效

:立位時收縮壓升高4.00~6.67kPa,癥狀基本消失;


有效

:立位時收縮壓升高1.33~3.87kPa,癥狀好轉;


無效

:治療前後無變化。


本組經治療結果

顯效12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



典型病例


夏某,男,48歲。患者訴3年來頭暈,久站曾多次昏倒,現自覺頭重腳輕,神疲乏力,少氣自汗,陽痿。診見面色蒼白,卧位血壓正常,站立時收縮壓與舒張壓迅速下降為6.67/1.96kPa,雙指震顫,雙膝腱反射亢進,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診斷為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中醫診為眩暈,由氣血不足、腦失充養所致,

按上法行艾灸治療3個療程,治療後卧位直立時血壓均正常,頭暈等癥狀消失,隨訪3個月未見複發。


小  結


本病屬中醫眩暈範疇,

微信搜索zyk38142804,

多因氣血不足、腦失充養所致。所灸諸穴中,

百會有昇陽舉陷,振奮陽氣,安腦寧神之功效;關元、氣海為陰中陽穴,二穴同用有培補下元,益氣壯陽之效;足三里能健運脾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旺盛後天之本

。諸穴同用,可起到補氣益血、升舉清陽、補髓安腦之功效。


因本病多屬虛證,故宜用補法

。筆者在施灸時,不吹艾火,待艾炷自行徐徐燃盡自滅,故灸法時間長,火力微而溫和持久,徐入緩進,透達深遠,連綿不斷,自能循經內達臟腑,直趨病所,溫通其經脈,補陽益氣,行氣活血,升舉清陽,補髓充腦,使氣血通暢,機能旺盛,而疾病得愈。




  • 本文來源自

    《內蒙古中醫藥》

    ,作

    者王秀君,

    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購買艾條艾炙盒等艾炙用具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昨日分享:





  • 【保健】灸12原穴,調全身百病,值得收藏!



  • 【脾胃調理】視頻:現場診斷+艾灸,治療脾胃虛寒患者



  • 【炙法】CCTV報道:活用麥粒灸,我的健康我做主!滿滿知識點~



  • 【咽炎】教師常見職業病,用艾灸就能調理好!



  • 【炙法】趙吉平為您推薦強體丹田灸:隔姜VS隔附子餅,隔物不同作用亦不同!



  • 【保健】這個部位,搓一搓,灸一灸,全身都舒泰了!



  • 【祛濕】趙吉平為您推薦化痰降脂灸:原來豐隆化痰最強,那祛濕哪家強呢?



  • 【炙法】腰腿無力怎麼辦?專家為您演示隔鹽灸(附視頻)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3000

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視頻學習

獨穴炙法

艾灰、

配穴全集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月子病

閉經

月經不調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多囊卵巢

子宮肌瘤、

早衰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

卵巢保養

宮寒


升下垂臉

祛痘

黃褐斑

美容

臀部排毒

不孕


卵巢囊腫

陽瘺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鼻炎

感冒

風疹

落枕

關節炎

禽流感


痛風

祛濕

腰間盤突出

神經痛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過敏、

腰腿疼痛

小兒艾炙

扁桃體

咳嗽


帶狀皰疹

老人艾炙

白髮變黑、

老花眼

富貴包


手麻

腫瘤

自汗

體虛

耳病

甲狀腺

高血壓


咽喉疾病

頸椎痛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舒肝解郁

退燒

癌症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腦梗

撞傷

、、

腎陽虛

骨質增生

節氣炙


化痰

中風

糖尿病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腳氣


頸椎病

消炎

皮膚癢

咽炎、

陰虛

浮腫

偏癱


骨刺

心悸

水腫

高血糖、

尿失禁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威靈仙炙


隔物炙

火柴灸

督脈炙

隔蒜炙

蓖麻仁炙


葯捻炙

隔鹽炙

桑枝炙

桃枝炙

白芥子炙


鼠糞炙

燈火炙

葯錠炙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毛莨炙

斑蝥炙

甘遂炙

巴豆霜炙


蠟炙

隔附子餅炙

水炙

冷炙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炙大全 的精彩文章:

【皮膚病】尋常疣,試試麥粒灸,效果還不錯哦~
【高血脂】降脂湯+艾灸治療高脂血症型脂肪肝,效果杠杠滴!
【脾胃調理】健脾和胃灸,四個穴位讓你的脾胃強大起來~
【皮膚病】艾灸治療頑固性蕁麻疹的特殊方法,您可能沒聽過~~
【感冒】真人演示:感冒咳嗽如何選穴刮痧

TAG:經絡艾炙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