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年輕男性越來越喜歡甜食,「大阪大媽」確實存在

日本年輕男性越來越喜歡甜食,「大阪大媽」確實存在

GIF/41K

用口香糖來交朋友,放在當下未免顯得有些俗套。但糖果作為緩和社交氣氛的道具在日本依然十分管用。

日本調查網站しらべぇ編輯部對全國 20-60 歲的人就「平時會隨身攜帶糖果點心」的人數比例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

日本人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表示會隨身帶一點糖果。其中 20 多歲的女孩子最喜歡隨身帶糖(甜類零食),比例高達三分之一。其次是四五十歲的大媽,比例為 24.8% 和 26.5%。

關於吃甜食,無論哪個年代都是女性占多數。不過調查發現,日本年輕男性越來越喜歡甜食,此次調查中每五個 20 多歲的男性里,就有一個包里裝著零食。

此外,調查結果也顯示,經常在日本綜藝節目里出現、總是一臉爽朗地勸你吃糖的「大阪大媽」,確實是存在的。28.9% 的大阪大媽都會隨身常備零食。是日本各大城市帶糖率最高的大媽群體。

註:大阪大媽,日本經常被調侃(甚至出了表情包、玩偶、零食、偶像海報等周邊)的「特殊群體」,如同「中國大媽」一般富於喜感和戲劇性標籤。典型「大阪大媽」辨認度極高,她們喜歡燙如來大佛般的捲髮並染色,穿豹紋服裝,出門以自行車代步,說話大嗓門,跟誰都自來熟,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東西為樂,熱情,愛管閑事,還擅長九成日本人都不懂的討價還價之術。此外,她們總是隨身帶著糖果。不少留學生表示,遇到過大阪大媽在超市和陌生人說:「小姑娘,這個罐頭很好吃喲!」然後把罐頭放入對方的購物籃里。或者在路上熱情地跟陌生人閑聊,「要來顆糖嗎?」

GIF/127K

除了好吃解饞外,日本人隨身攜帶糖果的理由大致還有這些:

「工作的時候只要吃一點,心情會得到緩和…」

「加班晚了,但想自己回家做飯吃,所以就用糖果或者巧克力來壓制想在下班回家路上去店裡解決的心情,然後忍著回到家,這種情況比較多。」(30 多歲,日本女性)

「在前公司里,女前輩的抽屜里裝滿了糖果點心,如果加班,她回去時會把裝有點心的小袋子當做慰問品。工作委託的小紙條上也會附帶糖果小點心。

跳槽到了新公司,氣氛稍微冷淡了些,就會模仿那位女前輩,氛圍就會轉好。即便沒怎麼接觸的同事也會來搭話「有小點心嗎?」對打開話題引起互動,十分管用。

公司領導知道後,特別設置了每月『零食經費』,雖然沒有很多錢,大家都覺得公司很溫暖。」(20 多歲,日本男性)

動圖來自:GIPH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以一款布料為主題的展覽,19 個設計師會怎麼玩?
王小波書信集《愛你就像愛生命》再版,李銀河聊了王小波、小說和其他
10 個詞,幫你了解美國 50 年前那個「除了愛就沒別的了」的夏天(一)
揮手刷卡,感知電器,生物黑客捯飭自己的時候在想什麼?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