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看了這篇才知道《敦刻爾克》跟王芳沒有關係

看了這篇才知道《敦刻爾克》跟王芳沒有關係

點擊

藍字

 關注樂尚她鄉



"一部偉大的戰爭片"



 

【樂尚她鄉(微信ID:chicvancouver)陽子撰寫】

《敦刻爾克》是由英國導演Chirstopher Nolan導演的一部戰爭題材故事片。該電影改編於二戰期間著名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40萬英法聯軍被德軍包圍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法國城鎮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方為了保存軍隊的有生力量以備後續戰爭,徵召了大量的私人小型船隻跨越英吉利海峽進行營救。






就個人而言,我並不喜歡看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無論是凸顯英雄主義還是凸顯殘酷性,無不彰顯著人類歷史上最愚蠢低級的發明——自相殘殺。每每看完都十分壓抑。但是身為專業影評人和Nolan作品的粉絲,這部電影不得不看、不得不評。令我驚喜的是,這部電影對於戰爭的闡釋獨具一格,身為故事片卻盡量縮減著「故事」和「角色」的概念,展現了戰爭真實的一面。

 


電影開場風格偏冷,以字幕的方式交代了故事背景。幾個英國士兵在漫天飛舞著德軍傳單的敦刻爾克街道上走著,城鎮中的平民早已撤退。槍聲突然響起,幾名英國士兵被德軍襲擊,最後活著逃到海灘的只剩一人,逃離的路上通過了法軍的防線。這一驟然的節奏轉換不止把觀眾從冷開場中直接拉入戰爭的緊張氛圍中,還十分自然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信息:德軍步步緊逼,英法聯軍陷入絕境。非常巧妙。


 



通過影片中的字幕提示,觀眾了解這部電影是由在多個場景發生的不同故事組成的。場景分別有敦刻爾克海灘的逃離、英國與德軍的空戰、一艘自願參加入營救行動中的英國小遊船和一些海上場景。一般來講,採取這種敘事方式的故事片會選擇其中一到兩個場景作為主場景,其他為輔助。故事的主線會放在主場景中,輔場景中的故事會逐漸貼向主場景。故事的主角當然也活躍在主場景中。但這部電影最與眾不同也最令我著迷的一點是它並沒有這麼做。所有場景在故事中的重要性幾乎等同,每一個場景中的角色也各領風騷,每一個場景單拿出來擴展一下都可以形成一部有主線有主角的全新電影。在我看來,這是這部電影最精彩的一點。戰爭本就沒有主場景、沒有主角。每一寸被戰爭燃燒的土地、每一條被戰爭犧牲的人命、每一個被戰爭摧殘的靈魂都是最重要的獨立成分。他們的歷史和思想對於他們自己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憑什麼別人手撕鬼子、饅頭當手雷、自行車跑得比火車快的就是主角,我們在戰爭中死活就沒人管,沒人當回事?憑什麼重要陣地被攻破了就哭天喊地、堵搶眼、扛炸藥包,俺們屯兒被誰佔領就無所謂?(因此,我看《三國演義》,關羽這種所向披靡的英雄的悲劇命運令我同情,那些上了陣一個回合就被斬於馬下的無名小將的結局,我也同樣同情。)《敦刻爾克》這種故事闡釋手法展示了戰爭最應該被陳列的方式,那就是每一個死去的人都是戰爭最大的罪惡,每一處燃燒戰火的場所都是值得矚目的焦點。多個場景在影片結尾匯總,這個手法對於Nolan來說已經順手拈來,無論是《記憶碎片》還是《盜夢空間》都有類似的「匯總」出現。被多個場景和「主角」撕扯的觀眾在這一刻也終於鬆了一口氣,《敦刻爾克》也給出了一個故事片應有的結局。


 





除了這最精彩的一點以外,影片中還夾在著許多可圈可點的精妙之處。例如種族歧視、對抗和衝突的問題,在這部影片中也有恰當表現。所謂種族的矛盾不僅僅表現在影片的背景「德軍大戰全世界上」即德國民族優越論上,也表現於作為同盟軍的英法聯軍中。影片多處表現了英軍對法軍的鄙視。英軍一邊叫著「法國青蛙」一邊逼一名法國士兵充當犧牲品;一名法國士兵為了擠上英國的營救軍艦需要偷偷換上英軍軍裝。同為聯軍,在對待士兵生命的態度中的處理上,「種族」之別還是被凸顯了出來。如果排除利益糾纏、排除希特勒的極端性,當年乃至如今的「種族」問題真的在任何時候有過本質上的改善嗎?


 


相比於其他故事片,該電影中的台詞部分非常少,大量鏡頭充斥著畫中音和畫外音樂。這一點我相信也是創作者有意為之。戰場上誰在說些什麼有幾個人聽得到?又有誰在乎?每個人的耳中響著的都是死亡的噪音,心中響著的都是悲壯、恐懼和麻木的吶喊。台詞在這裡則是少少益善。


 


在《敦刻爾克》中,Nolan展現了一個純粹的戰爭,有英雄但沒有英雄主義,有戰場但沒有主場情節。




戰爭小解


    戰爭,是人類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整個人類歷史如果只看個梗概的話,就是由戰爭串聯起來的。就像大陸板塊在不斷地漂移一樣,人類各國之間的戰爭其實一直也沒有停止過,變的只是它們的理由和方式。我認為,人類目前為止的發展,基本上都是由戰爭推進的。也許會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太過偏激,但如果將人類的進步簡化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深入考察一下科技進步的動力,這個論點就說得通了。首先我要說明為什麼我將人類的進步歸結於科學的進步。身為一名文科生,我當然更關注人類的文化、藝術與哲學等等,我一直認為正是這些元素,而不是科學技術,定義了我們人類的存在,構成了地球人的特徵(畢竟外星人也有類似的科技能力——如果有外星人的話)。但是對於一個種族來說,只有科學才能夠決定它在宇宙中的生存能力與進化歷程。所以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發展歸根結底還要靠科技的發展。





那麼再回過頭來看咱們人類的科技是如何發展的。無論是對能源的應用、還是對自然的研究都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基礎,但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是有限的,那麼,如何分配人力與物力便成了每個國家的最大問題。了解一下世界史就不難發現,迄今為止,絕大多數國家都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來發展國家的軍事實力。也許其中大部分國家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只有極少數國家是為了侵略,但結果與手段卻都是一樣的。從冷兵器時代開始,那簡陋的冶金術作為科學的一部分就輔助著軍事的力量,現在更是如此。為了擁有更強大的軍事力量而研發科技也是所有國家都在走的道路。當最多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到了軍事科學的研發當中時,絕大多數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自然會在軍事科學中產生,而軍事科學的附屬品和衍生物也逐漸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雖然不知道別的高智能生物是如何發展他們的科學的,但至少人類是以戰爭科學為主線的。以不同的理念為主線,發展出來的科學自然也不同,至於孰優孰劣,恐怕就只有在接觸之後才能知道了。


 


由此可以看出,戰爭對於人類歷史來說,佔了多麼大的位置。這倒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呢?除了主觀地排斥戰爭之外,我還希望能夠通過解析戰爭的本質來闡釋這個問題。所謂戰爭,實際上就是一方因為某種原因攻擊另一方。這個原因在歷史中「多姿多彩」,有可能是宗教,有可能是財富,有可能是女人,也有可能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一方是對的。無論這個原因是什麼,本質都是一種「目的」,而戰爭便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手段」。道德哲學中最廣為接受的根本原則就是:不能將他人純粹地當做達到「目的」的「手段」。而戰爭這種打壓他人、掠奪他人、奴役他人、屠殺他人的「手段」卻正是完完全全地破壞了這一原則。戰爭已經違背了道德哲學最根本的原則,從而為它做的任何辯解都軟弱無力了。


 




綜上所述,人類的發展歸根結底是由科技的發展推動的,科技的發展又主要是依賴戰爭推動的,而戰爭又是一個錯誤的產物,那麼就完全可以說,人類目前的發展進程就是在朝著一個錯誤的方向行進著。現在改正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但是如果繼續走下去的話,不需要與別的高等生物競爭,我們自己就完全可能自我滅絕。






溫哥華女性第一平台




「 關注樂尚她鄉,享受生活 」








回復「活動」 | 獲取大溫精選活動


回復「購物」 | 獲取大溫購物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尚她鄉 的精彩文章:

溫哥華首個戶外音樂節集結亞洲巨星!民謠嘻哈流行製造夏末狂歡
-樂尚娛樂-薛之謙的深情人設崩塌,渣男本色出現,是不是以後找男人要擦亮雙眼?

TAG:樂尚她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