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本身卓越的軍事才能,四次揮軍南下,皆取得勝利

他本身卓越的軍事才能,四次揮軍南下,皆取得勝利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寵愛皇太孫朱允炆,並立詔由太孫傳承大統。燕王朱棣表面恭順卻心懷不忿,暗中招兵買馬欲謀大事。君臣父子,如同鴆仇,局勢之險如箭在弦……公元1398年,洪武皇帝駕崩,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次年,燕王以「清君側」為借口發動靖難之役,明軍節節敗退。公元1402年,燕軍攻破南京,建文帝在守軍的掩護下愴惶外逃,自此下落不明……

洪武3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病逝應天(今南京),傳位皇太子朱允炆,年號建文,一登上帝位這位建文帝便不甘寂寞,害怕諸藩王擁兵自重,威脅皇權,於是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推出了一系列的削蕃政策,首先襲執周王朱橚(su),貶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於大同,囚齊王朱榑於京師,湘王朱柏自焚死。

因為削藩政策搞得諸藩王人人自危,想要奮起反抗卻又沒有正當借口與勇氣,這時候燕 王朱棣預感削藩大刀馬上就要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了,現在不反抗就沒有機會了,但是缺乏借口,這時他的幕僚袁珙提供了一計:「建文帝的削藩運動搞得諸多藩王心生不滿,肯定有佞臣作祟,幫陛下除掉這些人。」於是就有了「清君側」這個借口。於是朱棣集結府兵,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揮軍南下,集合了各藩王的力量,加上他本身卓越的軍事才能,四次揮軍南下,皆取得勝利。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第四次出師南下。這一次出師,他一如既往地發揮著自己高超的戰爭智慧,並取得了最終勝利。在此之前,朱棣的「靖難」策略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即由北至南,一步步征服天下。但是在山東屢屢被南軍大將鐵鉉和盛庸頑固糾纏後,他發現,爭城爭池的拉鋸戰遠不如輕騎奇襲的效果好。

於是,他決定繞道山東,逼近徐、淮,一路絕不打攻堅之戰,直撲南京而去。建文四年五月二十日,揚州城不戰而降。南京危矣。二十多天後,六月十三日,守金川門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開門投降,南京淪陷,朱棣勝得一塌糊塗。

這次的勝利怎麼看都不可能,卻偏偏成功了,這是建文帝的失敗,如果不是他太急於求成,等他徹底掌握了力量在進行削蕃也不會出現這回事,也是洪武大帝的失敗,如果不是他把重臣全部砍得砍,貶的貶,他一死,朱允炆無法掌握這股龐大的力量,也就不會出現無人可用,只能在南京城等死了。

朱允炆於 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 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謚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