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觸控筆到無線充電,蘋果為什麼總是喜歡打「自己的臉」?

從觸控筆到無線充電,蘋果為什麼總是喜歡打「自己的臉」?

編者按:如果你經常關注蘋果的話,你就會知道有這麼一個現象:蘋果的高管們把一項前言技術給批評的體無完膚,表現出一副永遠都不會觸碰的樣子。但很快他們就會在這項技術上來個180度的大轉彎,並推出基於該技術的產品或者功能。這背後是蘋果的創新乏力嗎?在作者看來並不是,而是因為蘋果公司的定位所在,他們總是想在自身的產品體系中推出更加成熟完善的技術,以對用戶帶來更加切實的幫助。

長期以來,Android粉絲們一直在抱怨,蘋果只是在他們的移動生態系統中添加了一些已經存在多年的東西。毫無疑問,蘋果公司肯定會等到它相信一項技術被完善好之後,才會推出一款基於該技術的新產品或新功能,雖然說這項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了,但它至少在商業上是明智的。

因此,蘋果經常被指責為創新乏力,只會抄襲。雖然蘋果的高管們總是在回答為什麼這樣的產品或功能不在蘋果的產品陣容中。

你甚至可以說,該公司的策略是對預期的管理不善。如果你熟悉蘋果的產品發展史,你就會發現,它經常從公開對某種設備類型或技術的詆毀中改變態度——因為在幾年之後,它又熱情地擁抱了它。(如果非要找個例外的話,Flash不是這樣的。)

史蒂夫?喬布斯是這種黑暗營銷藝術的大師。你通常不會看到他溫文爾雅的繼任者蒂姆?庫克,他在公開場合談論喬布斯沉溺於此,大肆抨擊競爭對手的技術,認為這是可笑的、不可能使用的、設計得很糟糕的,然後最後來個180度大轉彎。

庫克基本上限制了自己在關鍵時刻對Android安全性和碎片化問題的關注。不過,這位蘋果現任CEO在科技發展方面仍有一些重大轉變——從2014年令iPhone的屏幕尺寸擴大,到增加和(現在)擴大對NFC的支持,以及在最新的iPhone 8 Plus和iPhone X機型中引入無線充電技術。

當蘋果在iPad Pro產品線中推出觸控筆時,他也在掌舵——這是由於喬布斯非常公開地討厭這種東西(喬布斯給我們留下了這樣的選擇:「如果你需要一支手寫筆,你就已經失敗了」)。

這裡的教訓是,蘋果總是說,不管廣大用戶需要什麼,它會一直在等待,繼續分析,直到它的目標主流市場會意識到它正在開發的東西的實用性。正如喬布斯曾經說過的,蘋果選擇不做的事情對產品中所包含的內容同樣重要。

當然,這種平衡並不總是正確的。畢竟,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增加了,進入平板手機的空間也相當緩慢。但與此同時,許多iPhone用戶顯然喜歡四英寸的手機,因此蘋果隨後用iPhone SE。

2013年,蘋果試圖推出一款塑料支持的iPhone,也就是iPhone 5 c,這是一個更為嚴重的錯誤判斷。市場反應熱烈:不,謝謝!而且,這種模式已經悄然終止。(也許是因為提供更便宜的材料,與蘋果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背道而馳。)

不過,蘋果公司做出的任何聲明,似乎都是為了給競爭對手的創新貼上「垃圾」的標籤,但我們不能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而應該將其解讀為一個這樣的信號:是的,蘋果很感興趣,是的,蘋果可能正在測試和原型設計;但蘋果還沒有準備好冒險嘗試。

蘋果並沒有製造出第一台個人電腦,也沒製造出第一台平板電腦,更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機的製造商。用喬布斯的話來衡量,這是在用一種愚蠢的眼光來看待公司,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相反,它的能量被剝離出來,花在了艱難的評估工作上,以找出如何讓關鍵的技術創新能夠讓廣泛的受眾中獲得和使用。從幼兒到老年人。

這些技術的大量消費者採用是蘋果真正的創新之心。

因此,當這種精鍊的做法意味著公司必須公開改變路線,並與之前所說的矛盾時,公司的高管們甚至都不覺得有必要去尷尬。因為這是他們自己設定的任務的現實——引導消費者在科技階梯上更進一步。

這正是蘋果公司所從事的工程業務。我們可以看下面的一些產品歷程:

OLED顯示器

2013,蒂姆?庫克:「有些人使用OLED顯示屏,但色彩飽和度很糟糕。如果你在網上購買任何東西,想知道他的顏色是什麼,就像很多人一樣,你應該三思而後行。」

2017年,菲爾?席勒(全球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這是第一台能夠在iPhone中使用的OLED顯示屏。」

無線充電

2012年,菲爾?席勒:「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得不創建另一種設備,你必須把它插到牆上去,這就更複雜了。」

2017年,菲爾?席勒:「文字無法描述,只要你想要充電,就把它放下來,而不是每次都需要插上線纜。」

NFC

2013年,Craig Federighi(蘋果軟體工程主管)把蘋果的AirDrop吹捧為一個更好的NFC替代品:「不需要在房間里四處走動,碰手機……模仿手機」。

2014年9月,Eddie Cue(蘋果高級副總裁):「我們已經在頂部建立了一個開創性的NFC天線。Apple Pay很簡單、安全,而且是私密的。」

2014年9月,蒂姆?庫克在Apple Pay上寫道:「太酷了!」

2017年:蘋果(悄然)在iOS 11中擴展了NFC技術支持,超越了Apple Pay的支持——讓它能夠在現實世界中讀取NFC標籤。

更大的顯示器

2013年,蒂姆?庫克:「iPhone 5提供了……全新的4英寸視網膜顯示屏,這是業內最先進的顯示器。它還提供了更大的屏幕尺寸,同時又不犧牲我們的客戶所喜愛的單手操作。」

2014年,蒂姆?庫克介紹了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今天,我們推出了iPhone歷史上最大的進步。」

2014年,菲爾?席勒:「是的,它們更大……你的照片看起來很漂亮,而且每一個照片都有更多的東西可以看到。當你把它們放在風景中時,我們會展示更多。我們還利用了iPhone 6 Plus的特殊優勢,因為大屏幕可以讓我們在應用中做一些新事情。」

第三方鍵盤應用

2013年,蒂姆?庫克在被問及為第三方應用開放iOS鍵盤時表示:「我認為未來你會看到我們進一步開放,但不會讓我們將客戶置於糟糕體驗的風險之下。」

2014年,Craig Federighi介紹了安裝全系統第三方鍵盤的能力:「所以現在如果你有一個特殊的鍵盤,你想要使用,你可以在iOS上安裝這些鍵盤,而默認情況下,這些鍵盤當然是在沒有聯網的情況下運行的,因為我們想要確保保護你的隱私。」但如果鍵盤需要或者你想要賦予它功能,它就可以請求訪問網路以提供擴展功能。我們把這些控制放在你的手裡。」

HomePod

2017年5月,菲爾?席勒在被問及亞馬遜Echo和Google Home的問題時:「我媽媽曾經說過,如果你沒有什麼好的話要說,什麼也別說。」

「有很多時候,語音助理是非常有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永遠都不想要一個屏幕。」所以,沒有屏幕的想法,我認為不適合很多情況。」

2017年6月,菲爾?席勒:「這真的很令人興奮。有機會重新發明我們在家裡享受音樂的方式。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我們這些人更重要的了。」

其他還有很對這樣的例子,比如觸控筆上的轉變,推出iPad mini等等。蘋果總是在這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寸明言 的精彩文章:

經濟學人:蘋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為了更好地控制人工智慧,我們需要讓機器明白「群體規範」
區塊鏈的顛覆性體現在哪裡?ICO騙局又是怎麼回事?
未來的人機交互:屏幕會越來越少,人工智慧會越來越多
致三星與蘋果:提高你手機的價格,人們會繼續購買

TAG:一寸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