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韓國老人拄拐種地,現在輪到中國了?

韓國老人拄拐種地,現在輪到中國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房寧】

【從3月1日至4月底,房寧老師及其團隊沿京杭大運河徒步3000多華里,從北京到杭州。本篇為其走讀大運河系列筆記中的一篇,其他筆記,觀察者網將為讀者陸續選登。】

在河北、山東調研的十來天里,我們基本上是沿京杭運河進行的。這裡是華北平原的腹地,保留著中國最廣大的傳統農業地帶。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行走里程的增加,隨著訪談的累積,我感覺到,這塊廣大平闊的地域是中國經濟的末梢,是社會治理的終端,是一個素麵朝天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社會的許多細節和真實。

與人口密度很高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不同,華北平原上基本還保留著自然村落,一路走過看到的是田野、村落、城鎮三種面貌,這樣的模式已有千年。華北大平原的中心區域冀魯豫三省的農村地區,走上五、六華里就會有一個村落;20、30華里一般會遇到一個鄉鎮;一個縣大約方圓百餘里。據說這樣的行政區域劃分自秦以來就比較穩定地存在了,翻閱華北地區的縣誌一般都會追溯到秦。古代的官員迴避制度一般是跨縣施行,所以有「百里不為官」的說法。

近十多年來,調查研究就成了我重要生活方式,號稱「在路上,在會上,在現場」。我自以為算是中國現在的學者里走的比較多的一位。但以往國內調研,經濟發達地區去的比較多,研究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比較多,調研訪談對象中幹部、老闆、城裡人比較多。這一次感覺像是一猛子扎到了泥土裡,可謂風塵僕僕。有一天晚上洗一件深色的襯衫,水完全變成了黑色,我以為是衣服掉顏色了,洗了兩遍水變清了,原來是白天風大搞了一身的塵土。

這些天走下來,經過不少村莊。這些村莊或大或小,或窮或富,但如果問到最突出的印象,那就一個字——老,不是說村莊建築老,而是人老。

現在農村房子大多是新的或比較新的。在我的感覺里,改革開放給中國農村,至少給北方農村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農民住上了磚瓦房。當年在農村插隊,農閑時當小工幫助村裡人蓋房子,那時基本上都是土坯房,房子四個角砌上磚柱,中間牆體都是土坯磚砌成。現在基本上「一磚到頂」的大瓦房。

但是,現在房子蓋好了,可裡面住的人卻越來越少了。我們經過的許多村莊十之二、三的院落大門緊鎖,院里沒有狗叫,這說明已是人去院空。我們了解到,現在華北農業、糧食種植為主的村莊,20、30歲的年輕人基本消失了,40、50歲的中年人也不多,最多的是60、70歲的老人以及他們10來歲的孫輩。

有一天,走到下午兩點多鐘,田野上北風颳得很猛,氣溫很低。我們有些疲勞,走到一個村頭見有一個場院,堆滿了鐵絲籠子編製的玉米囤,這樣的儲糧方式在華北平原上的鄉村隨處可見。我們趕過去坐在玉米籠子前面,背風曬著太陽很是舒服。附近一位老者看見我們,略做躊躇便走過來。他打量著我們搭起訕來。

這些天走村過鎮,有一種感覺村民對我們這樣的外來者似乎很警惕。老者詢問我們從哪裡來,是幹什麼的。我們說明身份並問他是否可以穿村走過,他說當然沒問題。我似乎察覺到什麼,便問他外人來村有什麼不安全嗎?老者說,倒沒有什麼不安全的,但前不久有個算命先生來村騙了一個老人4000多塊錢,結果老人憤而自殺了。

一來二去我和老者聊了起來。這個村離縣城約20公里,沒有什麼產業,主要靠糧食種植營生。這一帶土地還算肥沃,有運河水和機井灌溉,一年兩收種小麥和玉米。指著場院上的玉米囤,老者說,現在種糧食真掙不到什麼錢。他介紹說,村裡的玉米產量每畝能夠達到1200—1300斤,囤里的玉米棒子每斤大約賣6毛多錢,脫成玉米粒能賣8毛多。小麥當地畝產一般在900斤左右,價格比較好一些,每斤能賣1塊3毛錢。現在產量算是比較高,價格也還可以,但種田成本也很高,從機耕播種、澆水、打葯、收穫都要花錢或請專業隊伍,一年算下來每畝地也就能剩下500—600元。

人多地少,村裡青壯年多數都要出外打工。我和他聊到國家放開二胎政策,老人說,現在放開了也不敢生啊,養個孩子花銷太大,生不起呀!別說生孩子,結婚娶媳婦也不得了,現在結婚起碼要有樓有車。我問他什麼意思,他說,村裡挺好的磚瓦房女家是看不上的,一般要求到附近的縣城裡買套商品房結婚,現在城裡的樓價可也不便宜。他還提到,現在村裡有些年輕人在家種地,人卻住在城裡,常常要開車回村種地。老人對此很不以為然。

一路上,我們對沿途村莊仔細觀察和做比較。農業地帶的村莊大同小異,靠種植業為生,基本上沒有工業,養殖業也很少,很少見到成一點規模的養雞場、養牛場,這與長江流域的情況有不小差別。再有就是老人種地。

記得幾年前我們在韓國做東亞政治發展調研,就當年朴正熙總統搞的「新村運動」做一些了解。我們訪問了慶尚北道的一處普通村莊,這個村莊頗為富裕,設施農業相當發達,整個村子和田地彷彿花園一般。這個村的村民平均年齡高達67歲,基本上沒有60歲以下的青壯年。當時,我們開玩笑說,韓國老人「拄著拐棍」就把地種了。如今中國農村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

在路上途經一村,這個村子回民居多,我們遇到一位開著電動三輪車的老者並與他攀談起來。老漢是回族,今天71歲,滿嘴牙沒剩幾顆了,但身體還挺硬朗,他剛從地里澆麥子回來,一腳的泥水。老漢家四口人共有14畝糧田,但現在就他和老伴兒在家,他一人操持種地。眼下正值澆春水的時候,當地抽河水澆麥,澆地按小時算電費,一小時電費為21塊。根據了解和計算,因一人種地顧不過來需要僱工,他這一年下來,小麥、玉米兩季收成不計他本人的人工,大約可以收入8000元左右的現金。老人基本上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老兩口靠這不到一萬元的收入,過一個簡單清貧的農家生活也算過得去。談話時老人一直滿臉笑容,一張嘴只露出一顆牙。

現在這一帶農業完全實現了機械化,種與收兩頭都是請專業機耕機收隊伍,農戶基本上是從事田間管理,主要是澆水和打葯。我們一路上迎著春天走,旁邊農田裡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幹活的人,當然都是老年人。他們不是澆水就是背著葯桶打葯。這樣的活兒,按當年我插隊時的概念叫半勞力乾的活兒,這些活計對於常年田間勞作的農民來說,即使70、80歲也是能夠勝任的,當然會是相當的辛苦。

現在不是有個概念叫「無齡感」嗎!城裡人不少上了些歲數的人還能跑馬拉松呢!去年北京馬拉松參賽者從20歲到70歲以上的11個年齡組中,平均成績最好的年齡組居然是55—59歲這一組,而80歲以上參賽者的最好成績竟然在4小時左右!神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所見河北、山東即使是沿運河一線的農田水利設施還是相當落後的,基本上還是大水漫灌。農田澆灌既浪費寶貴的水資源,效果又不好,我們經常看到農田低洼處被水淹沒的情況。如果能有即使是簡單的噴灌設施那能解決多少問題呀!當然這需要一次性的投入,而一家一戶的農民是負擔不了的。

當晚我們住宿河北衡水地區一縣城,我們一路走來看到該縣鄉村並不富裕。晚上在縣城裡的大街上走走,市區建設得像模像樣,街道寬闊,路燈華麗,像是北京的大街,只是車少人少,顯得十分空曠。我忽然想到,如果把這些錢投一部分用於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那該多好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違法分子」回國變「愛國義士」?留美博士再回應
戰略金屬鎢近期價格暴漲超50% 中國產量佔全球80%
林心如起訴微博博主 「一毛不拔」等言論不實
北京監管機構正式下發關停比特幣交易所通知
颱風「泰利」來襲 浙江台州風力11級浪高十幾米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