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在市中心廣場舉辦的杜塞中國節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 阮佳聞):當地時間16日,德國北威州首府杜塞爾多夫在市中心廣場舉辦第七屆「龍騰在杜塞爾多夫」中國節。作為當地的傳統活動,如今每年的杜塞中國節都吸引了超過三萬名觀眾參加。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英文漢寫書法第一人郭春興向科隆市市長蓋澤爾進行現場展示

題有「歡迎光臨」字樣的紅色牌坊,紅色的帳篷,紅色的燈籠,紅色的舞台背景……杜塞的市中心當天儼然成為一片充滿喜慶節日氛圍的紅色海洋。書法、中醫氣功、茶道表演、精美手工藝品、中國旅遊資訊等數十個攤位前都擠滿了當地民眾。包括拉麵、煎餃、肉夾饃、涼皮在內的中華美食更是引發觀眾極大的熱情,每個攤位前人頭攢動,始終排著長長的隊伍。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們來觀看演出

在市政廳前搭建的舞台上,民族舞、民樂、太極、武術等精彩文藝節目也是全天不停歇地上演,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52歲的米歇爾是土生土長的杜塞人。他告訴記者,從第一屆中國節到現在,他一次都沒有錯過,這已經成為他每年夏末秋初的習慣了。談及原因,米歇爾說:「中國節的活動非常豐富,都特別有意思,能夠見識到很多新鮮事物,可以說每屆都令我印象深刻。」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大熊貓是孩子們的最愛

觀眾中也不乏中國身影。在外企工作的金啟選是從臨近城市科隆特地趕來杜塞的。他說,雖然早就有所耳聞不少德國城市會舉辦「中國節」,但這還是他第一次參加,金啟選表示:「今天我特別的震撼,看到了很多外國人在跟著打太極,也看到了很多外國人在排隊買中國的美食。還有比如說中國大熊貓、中國特色產品的一些展台,(讓我)有一種親切感。在杜塞之前就有日本節,但很少有這種中國節。前些年開始有中國文化的影響,我感到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非常的開心。」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德國民眾欣賞手藝人帶來的精美蔬菜瓜果雕刻

德國杜塞再掀「中國風」

老外也愛肉夾饃

在一個擺滿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和小玩意的攤位,記者見到了杜塞爾多夫德中友好協會的主席迪特博寧。他介紹說,有著250多名會員的杜塞德中友好協會,從第一屆中國節開始,就是活動的協辦方,迪特博寧說:「我們最大的願望是,每年來中國節的三萬多名觀眾中有很大一部分能夠光臨我們的展台,並且對我們發行的季刊《杜塞龍刊》感興趣。這對我們提高協會在當地、乃至整個地區的影響力會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我們參加中國節獲得的反響還不錯,這讓我們挺受鼓舞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藉助這一平台,讓當地民眾認識一個真正的中國、消除成見,或者鼓勵那些沒有成見的民眾有機會自己到中國去走走、看看。」

迪特博寧很欣慰地表示,比起早些年很多人不了解中國的情況,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過中國。有了自己親眼看到和親身經歷過的事實作基礎,他們便不會去相信媒體有失偏頗的報道,而是形成自己客觀的印象。

杜塞爾多夫中國中心是中國節的發起方和主辦方之一,其項目主管趙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非常高興,能夠用這樣一個機會讓中華文化在杜塞爾多夫、在德國發揚光大。我們也非常高興地看到,這幾年中國節不斷地壯大。中國的影響在世界上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德國,大家提到中國,從以前的不知道或者了解甚少,到現在全方位地去了解中國。大家問德國人,他們都知道『一帶一路』,包括『中國製造2025』等,所以說中國的整個形象在德國我可以自己感覺到是提升得非常快。(未來)杜塞爾多夫中國中心也會一如既往地作為中國文化在德國的推動者,發揮中國和德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作用。我相信明年的中國節會更加精彩。」

杜塞爾多夫市長蓋澤爾在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杜塞爾多夫與中國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以經濟領域為例,目前在杜塞爾多夫已經吸引了500多家中資企業落戶。蓋澤爾介紹說:「與此同時,在杜塞居住著超過3500位中國公民。據我了解,他們都在這裡找到了家的感覺。另外,我今天還很高興地邀請到了好鄰居:來自科隆和杜伊斯堡的市政府代表。眾所周知,我們三座城市正在打造萊茵蘭地區的大都市集群。所以我們計劃未來輪流舉辦『中國節』,以將其打造為整個萊茵蘭地區的品牌活動。最後祝願大家在活動期間盡情享受和體驗中國極為多樣化的風土人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賡續文脈好傳統 傳播對接「新常態」
湖北:百姓宣講「說唱新變化」
中國移動在巴西成立子公司 助力中巴深化通信領域合作
2017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開幕
英國駐華使館舉辦開放日活動 佟大為到場助陣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