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專家開研討會探討相聲如何走出去?姜昆提出三步走戰略

眾專家開研討會探討相聲如何走出去?姜昆提出三步走戰略

近日,由中國文化報社主辦的「藝海問道」論壇在北京舉辦,眾多文化界專家到場。包括吳文科(中國曲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王 勇(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蔣好書(文化部外聯局傳播處處長)、管 寧(中國曲藝家協會外聯部副主任)、蔣慧明(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楊 菲(北京曲藝團有限責任公司青年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吳 鋼(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文化活動部負責人、著名旅法藝術家)、宋合意(中國文化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徐漣(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中國曲協主席姜昆和相聲演員戴志誠也參與了討論。

論壇以「中國曲藝走出去的實踐、經驗和前瞻」為主題,姜昆後來發表的《曲藝走出去 要把內容放在首位》的署名文章,也是在這次研討會上總結得出的。

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徐漣作為本次論壇的主持人率先拋出話題:「中國曲藝要不要走出去?怎樣走出去?以相聲為例,是原汁原味,還是可以嘗試用英語說相聲、用法語說相聲?如果語言都改變了,還是不是中國相聲?中國文化走出去,是否強求所有藝術形式都走出去?有沒有適於或不適於傳播的內容和形式?」

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則提出了兩點建議:「先不說我們的演員有能用外語說相聲的——這實在太難,但在走出去演出時,表演中嵌入適當的外語是否可以嘗試?讓長期生活在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相聲演員,比如姜昆先生的洋弟子大山這樣的人,參與作品的創作甚至創作外語相聲,是否可以探索?」

中國曲協主席姜昆則提出了三步走戰略:首先當務之急就是要做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這樣才能真正把文化走出去的戰略任務序幕拉開。其次是培養觀眾,第十屆巴黎中國曲藝節即將召開,從最初計劃的兩年一屆,到後來應觀眾需求改成一年一屆,觀眾以華僑華人為主逐步發展到如今的法國人佔據一半以上的數量,這樣的變化是我們在巴黎堅守十年、撒播種子、培養觀眾的最好例證。再次是創造良好的創作氛圍,希望我們的文藝批評家要及時針鋒相對地對內容不好的曲藝作品提出批評。

中國曲協外聯部副主任管寧也提出了新的思路,他表示他們也在考慮在曲藝表演中是否要加入現代舞美技術的元素,來豐富傳統曲藝的呈現方式。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文化活動部負責人吳剛從巴黎發來音頻中談到了法國觀眾對姜昆的喜愛,他說:有一位特別著名的法國女明星羅曼諾夫(Roumanoff),在法國家喻戶曉,經常上電視,她一個人的單口秀專場經常有幾千位觀眾聽。但是她專門來聽姜昆的關於幽默的講座,她就是想了解姜昆是怎麼把13億人逗笑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聲秘聞 的精彩文章:

薛之謙事件網友力挺謙哥?于謙:我會挺住的,我會堅強的
于謙到底有多少身份?相聲演員 養馬專家 北京搖滾協會副會長
為紀念郭德綱師父,侯耀華姜昆苗阜再聚首
Wephone創始人被騙婚騙財?常聽相聲的你一定熟悉這四大騙術
效仿吳京于謙?何雲偉參演趙文卓新片:我就是個挨揍的

TAG:相聲秘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