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看不慣的事物越少,證明你越在進步

看不慣的事物越少,證明你越在進步





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印象特別深的同窗。那時候

學校管理是很嚴格,對宿舍衛生包括內務等要求都比較高。那個年紀的男生,很大部分都不喜歡整理和清潔個人物品。但是數他的床鋪永遠是最乾淨、最平整的,就連床下的鞋子、洗漱用品都擺放得像是列隊集合一樣。



每次擔任宿管的教師去做檢查,總是指著他的床鋪讓我們學習,以他為標杆,假如做不到就謙虛向他請教。我和別的舍友當時因為這事而忿忿不平,打心裡看不慣這個「異類」,同在一個屋檐下,何必總是搶著出風頭呢?覺得他是存心想討好老師,在綜合評定上給他加點分數,勢必也很享受誇獎所帶來的虛榮心的滿足感。




畢業後出來工作了

,也總覺得身邊同事奇葩的太多。個別同事,明明是同一職位,總是把自己放在領導的地位上,不但自己每天勤勤懇懇,該吃飯不立即去吃飯,該下班不立即下班,好像廢寢忘食似的忙起來沒完。




更有甚者,還總關懷他人有沒有完成工作任務,如若看到他人不認真工作,他就會發揮主人翁精神,語重心長地勸說:時間是寶貴的,最好還是利用好所有剩下來的時間努力賺錢。這著實令人看不慣,這麼做還不是為了拍領導馬屁,還不是為了引起領導的注意。對方還美其名曰:要把自己當成公司領導才能更好地完成這份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感受,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的看不慣。看不慣別人用蘋果手機裝腔;看不慣別人穿名牌顯擺;看不慣別人整天嘚嘚瑟瑟;看不慣別人經常扣扣索索;看不慣別人整天意氣風發;看不慣別人時常我行我素;看不慣別人出盡風頭;看不慣別人八面玲瓏……






當看不慣別人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其實無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了他人。認為自己是怎樣看待事物的,別人也就該通過這個標準看待。





殊不知每個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長環境都大相徑庭,做事風格當然也不盡相同。除了大是大非的問題,其實並無好壞之分,只是習慣之別。




看不慣別人,對於自身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因為當你產生看不慣的情緒時,自己的狀態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句話說:看不慣別人,是自己修養不夠。我個人比較認同。真正有修養的人眼中不會有這麼多看不慣的事情,他們懂得求同存異,懂得世界上根本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格了,就沒有夥伴。所以,我們做人也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你打交道。



當你看不慣別人,潛移默化中你就會把這個點擴大化,隨著時間推移,覺得對方果不其然是自己心中想像的那樣,越來越不可理喻。





有句話說: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而當你恨一個人,則需要不斷地鞭策自己才行。

其實這就是掉進了自己思維的陷阱,自己給自己挖坑。逐漸積累的怨氣只能是自己生氣又傷身,而別人依舊我行我素,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甚至我們會發現,那些我們總是看不慣的、做事極具個人風格的人,反而現在都混得比較好。這是因為對方不會因為別人的舉動而影響到自己,目標導向性比較強,也很具有包容性,故容易成事。哪哪看不慣的人,實乃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陷在看不慣別人的泥潭裡,只能讓我們蒙蔽雙眼。掙脫開雜念的束縛,試著用包容的心態去面對周圍的事物。當你看不慣的事情越來越少,也就證明你在逐漸進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敏 的精彩文章:

白宮土豪風大改造 ! 但有些東西川普也不敢動
評委剛嘲笑完中國大媽的口語,就被精彩表演征服了……
音樂,帶你一分鐘游遍世界!
這裡居然是柬埔寨!不是馬代,也不是巴厘島!只有1%的人知道
當妻子遭遇色狼,美國男人和中國男人的不同表現!

TAG: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