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個老闆身價過億,互聯網轉型5年後,移民了

有個老闆身價過億,互聯網轉型5年後,移民了

導語:

今天『你不知道失敗前他們做了什麼』講一個剛剛互聯網轉型失敗,移民國外的52歲企業家的故事,因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全部用化名。

周總在廣東,原來靠做代工起家,最多時身價也有近億元。伴隨中國人工成本上升,代工越來越難做了,五年前他開始考慮如何轉型。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和幾個朋友決定做一個物聯網項目,經過調研後,覺得有市場,技術也成熟,競爭者基本沒有,就開始做了。但沒想到這一開始,5年後,當處理完項目所有事宜,竟然賠了近3000萬,他再也沒有勇氣互聯網轉型,趁還有幾千萬全家移民歐洲了。

諾基亞CEO說:我們什麼都沒錯啊,怎麼就倒閉了呢?

項目啟動後,因為周總他有20多年企業經營經驗,所以他很快制定了項目計劃、組織了團隊。第一步生產物聯網設備100套。因為沒有設備,這個項目沒法推行。經過近半年的設計,設備定型了,然後是尋找生產商,因為原來做代工,這個很快搞定,一套最後確定為5000元。滿足前期市場測試需要。

這些安排好開始開發APP,因為之前沒有任何互聯網技術人才儲備,也沒有經驗,想到是先找外包團隊,很快尋找了近10家外包公司開始談判。報價從60萬到200萬,周總以商人精明,經過幾次談判,最後以50萬簽定一家廣東本地的外包公司,約定,產品上線後,利潤10%歸這家外包公司。選這家,根本原因是,第一,距離近,溝通方便,第二,價格最低,第三是當地合伙人有一位和這個公司老闆認識。

楊元慶:我們一直這麼做的,怎麼就虧損了呢?

三個月產品上線了,沒有任何意外 ,周總一看APP的功能與他想要的差的很遠,然後開始升級,很快又升級三個月,在這個過程中,經過了免費升級、先升級後付費、先付費後升級,到最後,人家直接不給升級了,因為升不了。又付出近40萬升級費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時開發費用壓的太低,為了賺錢,外包公司直接用的別人現成APP,在原來基礎上簡單修改了一下。本來也沒賺到錢,後面升級,當然要多賺些,再後來,修改的涉及到一些地方,如果要改工作量非常大,根本沒法了,就直接不給改了。

一看沒辦法了,周總只能自建團隊,招聘7人開發團隊,又花了30萬把產品代碼買回來。7人開發團隊,一個月人工成本20萬左右。經過近一年的升級,在這中間經歷了人員變動,最後穩定為10人團隊,產品經理、設計人員、前端開發、後端開發、測試人員、運維人員,一個月人工成本35左右,產品可以穩定升級了,當然後來還是把外包公司的產品放棄,重新開發了。

地產這麼難都搞定了,怎麼一個網站就不行呢?

產品勉強讓周總滿意,設備已生產好,APP也有了,開始運營推廣吧。

招聘運營人員組建運營部,很快近10人運營部組建起來,一個月20萬左右人員成本,這時整個項目已有近50人,一個月固定支出150萬左右。

在不斷尋找運營推廣方法中,不斷產品升級中,又過一年,轉眼項目已經3年了,先後投入近2000萬,項目一分錢回報都沒有。

如果不繼續投入,項目只能停掉,繼續投入,一時半會看不到回報,只能融資。因為項目運行了近一年,有些數據,經過半年努力,還是有投資人有興趣,承諾投5000萬給他,但要根據項目進度分階段投入。結果第一期投了500萬後,就再也沒有投過了。當項目來到第四個年頭時,公司原來商業模式已被其它公司做出來,而且拿到融資,已快速發展起來了。而公司市場佔有率在競爭對手面前已毫無勝算。沒辦法,公司開始調整戰略,把近80人公司裁員40人左右,把原來物聯網項目調整為一個共享項目。

一年前,找到事了了,希望與我們合作網路運營推廣,因為他一直沒有招聘到一個適合的運營負責人,而運營部近10人編製,一個月近20萬支出,基本是沒有回報。

當我們分析其戰略、梳理商業模式後,認為其有成功可能性,但非常低,預計還需要1億左右投入,才可以達到一個盈虧平衡。而運營推廣原來的方向、方法均不合適,如果重新開始運營推廣,最少要半年後運營才會有效果。在雙方不斷溝通中,已經過三個月,他的團隊越來越不穩定,而他對於事了了運營策略也一直有疑心,最後在半年前,他下定決心與我們合作。綜合評估後,我們放棄了合作,因為已經太晚了,他的團隊、資金、市場均已錯過了最好時機,就算我們開始重新的運營,半年後,估計他已沒有機會做成了。

半年後,他電放話告訴我,項目結束了,最後公司人員基本走完了,說不結束,也沒有辦法了。

5年時間,開發團隊人工成本近1500萬,運營費用近1000萬,設備研發,生產近300萬,管理費用近1000萬,共計3800左右 ,除了投資人的500萬,自己投資3300萬。

一夜之間,我們的市場就沒有了,甚至不知道競爭對手是誰?

他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很多傳統企業轉型,都會是這種結果。受原來經驗、習慣決定,制定的戰略、商業模式、運營推廣、組建的團隊,均不符合互聯網項目經營需要,管理方法也是傳統企業方法,根本不能發揮人員能力,但往往因為有些實力,一開始不明顯,當團隊越來越大,費用越來越高時,或者到最後錢沒了,突然才明白,很多做法不合理,不科學時,根本沒有改變的機會了。

而創業者,因為一開始往往沒有錢,也沒有經驗,更能利用社會資源,更能用最省錢的方法啟動項目、推動項目,並且能儘快變現。而互聯網下,最大的不同就是企業經營環境變了,人才想要的變了、管理方法、經營方法都要變了。

其實每一個轉型失敗的企業後面,都有一個奮鬥史,老闆和管理人員付出極大艱辛 ,就因為不懂,因為老的經驗,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到失敗後才知道了,你是不是也在這個路上呢?千萬不要以為你有經營企業的經驗,也許那些經驗就是讓你失敗原因,想想王健林的電商、楊元慶的聯想、諾基亞的手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東頭小伙 的精彩文章:

賓士宣布:2022年前停產燃油車,所有車型電動化

TAG:村東頭小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