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個月到3歲,如何讓孩子自己吃飯?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6個月到3歲,如何讓孩子自己吃飯?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如何讓寶寶自己吃飯,做個愉快的小吃貨,是所有媽媽關心的事。寶寶月齡越小習慣越容易養成,而大寶寶又該怎樣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呢?

餵養不僅僅是技術活,更加是一個母親的心態修鍊。

1歲前的寶寶如何引導自主進食?

關於寶寶自己吃飯,很多媽媽都有個誤區,覺得一定是要拿著勺子才是自己吃飯。於是1歲前我們拚命喂孩子,不讓孩子碰食物,然後希望1歲後突然她就會自己拿著勺子吃飯了。這就好比,讀書時不讓談戀愛,一畢業就要結婚一樣。

1歲前的自主進食定義是寶寶可以自己用手抓食物喂自己吃,這樣不僅鍛煉寶寶的精細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寶寶感受和探索食物的形狀大小,從而建立對食物的信任感,這樣才能更容易接受新的食物。

1、引進手指食物

在勺喂的基礎上,每頓引進一些手指食物,讓寶寶抓著吃。一開始提供的食物要方便拿起,可以讓寶寶多體驗成功的感覺,激發寶寶的興趣,厚的條狀食物是最方便抓握的。

2、允許寶寶適當玩食物

1歲前寶寶仍然從奶攝入大部分的營養,因此剛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都會把吃飯當成玩耍時間,因為他們還不明白「吃飯」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是個「新玩具」,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出現抓食物、扔食物、搶勺子等情況。

但很多家長不理解寶寶的行為,覺得這是吃飯不乖,於是一味地制止,結果反而弄巧成拙,不僅打消了寶寶積極性,還不斷強化了這個「壞習慣」。 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1歲前),我們越不當一回事,寶寶越容易度過這個階段。

3、提供多種多樣的食物

保證每一餐都有不同形狀、味道和材質的食物,這樣不僅讓寶寶一直有新鮮感,也是在幫助她發展進食能力。

當寶寶在自己嘗試拿起食物時,不要催他,不要分散他的注意力,更不要著急幫忙,讓她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這也是提供手指食物的一大好處。

1歲後的寶寶如何引導自主進食?

1歲之前引進手指食物是最理想的引導自主進食的方法。但如果你家孩子之前一直被勺喂,也沒引進過手指食物。過了一歲再開始是不是太晚了呢?自主進食的方法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只不過開始之前,你需要結合寶寶情況對症下藥。

1、寶寶的精細運動能力如何?

換句話說,你家寶寶有沒有自己喂自己的能力。這個判斷方法就是,你可以給寶寶一些小顆粒的食物(比如切成丁的煮熟胡蘿蔔),看看寶寶是否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抓起,可以非常準確地送進嘴裡。這個技能是1歲的寶寶就可以掌握的,如果你家還無法做到這個,那說明你需要開始提供手指食物,讓他彌補欠缺的技能。

下圖就是大拇指和食指抓藍莓的示範

2、寶寶的性格脾氣如何?

1歲後的寶寶自主意識更加強烈,有些寶寶習慣被餵了,精細運動的能力又不好。如果直接就訓練自主進食,就會更加容易沮喪,發脾氣,甚至就「絕食」了。

對於這類寶寶,當她不是那麼餓的時候讓她自己喂自己是個不錯的折中方法。 這樣她就可以集中注意力來探索和發現食物的有趣之處,而不用考慮填飽自己的肚子。一開始可以繼續用勺喂,同時每餐給她一些手指食物來鍛煉她的進食能力。隨著她的能力提高,你會發現她逐漸對勺喂失去興趣。

3、何時引進勺子?

只要你家寶寶可以很好地用手自己喂自己,就可以開始考慮引進勺子,一般這個時間在1歲~2歲之間(可見這個年齡段是很寬的)。一開始,你可以幫助寶寶用勺子把食物盛好,放在桌上。讓寶寶自己拿起勺子送到嘴邊吃掉。慢慢地,你可以開始放手讓寶寶自己拿著勺子去舀碗里的食物。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引進勺子時,更要保證你可以和寶寶一起進食,這樣她才有足夠的機會學習如何用勺子。另外,如果你引進勺子後,寶寶並不熱情,仍然喜歡自己抓著吃,那不要強迫。但可以每餐在一旁放一個勺子混個臉熟,等待寶寶自己準備好了用勺子。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至少可以記住,吃飯是愉快的,是和家人一起吃的,吃不完是正常,那你已經在正確的路上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吃貨也不是一天養成的,而培養獨立吃飯的小吃貨更是需要媽媽一個強大的內心作為支撐的,懂得如何有技巧地放手,也是一門學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之孕 的精彩文章:

產後這些極端減肥方式,你有在做嗎?
胎兒有這8種缺陷,B超是查不出來的
秋冬洗澡小妙招,讓BB舒服不著涼
產後頭痛到想撞牆,及時調理是關鍵
對產後長肉說不!產後媽媽健康催乳不長肉食譜大公開

TAG:雅之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