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如曇花一現,雖在位時間較短,卻也掀起不小的波瀾
說起秦武王,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歷史上有過這個人。秦武王,真名叫做趙盪。他這個人的出現,就像煙火一樣,瞬間而熄。雖然他在位時間很短,但是對秦國的影響卻非同小可。
趙盪是秦惠文王趙駟的兒子。而秦惠文王又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君,他是秦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王的人。比如說,你之前聽過秦穆公,秦獻公之類的,但什麼什麼王卻是從他開始,趙駟就是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他之後,秦國國君開始稱王,按當今的說法什麼富二代啊,官二代啊來說,趙盪就是名副其實的王二代。
那麼趙盪究竟是怎樣死的呢?他的死對秦國有什麼意義?倘若他不死,秦國會不會更加強大?會不會更早的一統全國?答案是不可能!
秦惠文王,一個不平凡的君王。他繼承了父親秦孝公的遺志,竭盡所能的讓秦國穩步強大。秦孝公重用商鞅,使秦國開始強大,而商鞅的權利也在擴張。到惠文王時期,這對王權已經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惠文王利用有人告發商鞅謀反為由,迅速處決他;然後再以誣告為由將告密人殺害,制約了雙方的權利,進一步鞏固了王權。
秦惠文王有很多第一次,比如,是他第一個大膽啟用非本國人士的高級官員,也就是客卿,尤其是張儀。這個人對秦國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換句話說,沒有張儀,就很難有後來的大一統局面。可以說他開啟了秦國的客卿文化,將秦國又推上了一個高峰。
秦惠文王對外大興連橫之術,與諸多諸侯國聯盟,從而孤立打擊其他國家,進而使秦國更加強大。他在外時期,秦國的領土得到了擴張,他進攻東進的障礙魏國,並攻下了蒲陽;派樗里疾大敗韓、趙、魏聯軍,斬首八萬;派張儀離間齊、楚關係,趁機襲取楚漢中之地。
秦惠文王一走,留給了趙盪一個完美的強秦。那麼趙盪又是怎麼繼續前人的事業的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趙盪這個人。
趙盪,可謂是有勇無謀,一上任,就先驅逐用腦力吃飯的人,重用一些武士,留下了一些天生神力,勇武好戰的人。緊接著趙盪就有了大動作,想要打下來韓國。雖然有人不同意攻韓,但趙盪還是執意派左丞相甘茂領兵,費了很大事才拿下來。他一介莽夫,痴心妄想竟然準備消滅周王室殘存的西周國,並且完全就是想用武力來征服一切,這個二愣子也把政治想的太簡單了。他的死法同樣符合他的性格,為了顯示自己力大無窮,他力扛大鼎,結果卻命喪於此。
縱觀趙盪一生,不但沒有繼承好父親的政治遺產,走的路線反而大相徑庭。使秦國的國力開始下降,引起了各國的不滿。他的所作所為讓秦國岌岌可危,還成為了眾矢之的。齊國不就是這樣倒下去的嗎?
趙盪之死,這樣看來,對秦國也許是種福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