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性實驗:誰的人生不委屈?

人性實驗:誰的人生不委屈?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霧滿攔江


來源:霧滿攔江

(ID: lwwuwuwu)




01




早年間,美國有家電視台,播出了個很轟動的節目。


主持人做簡短介紹,請一位極有聲望的心靈導師出場。

導師向觀眾展示一隻許多小抽屜的木箱。把木箱留給主持人,然後心靈導師轉過身,背對觀眾。


他要表演的是:

透視你的心!


願意接受心靈導師的諮詢的觀眾,請舉手,主持人隨機派叫。


第一個上來的,是位家庭主婦,心靈學導師並不回頭,略微沉吟了一會兒,開口說:


請主持人拉開木箱上標號為6的小抽屜,取出裡邊的信封,交給這位觀眾。


主持人依言照辦,打開6號抽屜,裡邊果然有隻信封。


主持人把信封遞給上台的主婦。


主婦狐疑的打開信封,看了一眼,頓時瞪大了眼睛,然後她淚如雨下,失態的嚎淘起來。


好半晌,才泣不成聲的說:

導師,你看到了我的心裡,看到了我這些年來的辛酸心路。你一定是上帝派來的,我的心事,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可是你卻早已寫好,放在抽屜里等待我。從現在起,我可能對上帝不夠恭敬,但絕對信任你。


謝謝。心靈導師對觀眾的動情,視若尋常:


下一位。




02




下一位上場的,是位工程師。


工程師上台,心靈導師仍不回頭,沉吟片刻,說道:「

請打開標號為12的小抽屜,取出裡邊的信封,把信件交給這位觀眾。

主持人依言照辦。


工程師狐疑的接過信封,取出裡邊的信,看了一眼,頓時驚呼起來:


我的上帝,這簡直太神了,我心中最隱密的事情,從未告訴任何人,可是你知道。在我上台之前就知道。如果不是我親眼目睹,我是不會相信的。


心靈導師無動於衷:


下一位。




03




第三位上台的,是個小學教師。

心靈導師仍是背對觀眾,沉吟片刻,吩咐道:這一次,請打開標號為7的小抽屜。


主持人打開7號抽屜,取出裡邊的信封,遞給小學教師。


教師打開信,看了一眼,也驚呼起來:


不可思議,無法理解,你如果不是上帝本尊,那就是魔鬼現身。你在我出現之前,就預知了我從未對人說起過的心事,這是不可能的,卻是我親眼見到的。


心靈導師懶得理他:


下一位。




04




這不可思議的表演,讓台下觀眾驚疑不定,紛紛舉手要求上台。


但無論誰上來,那隻小木箱中,必有一隻抽屜里裝有一封寫給你的信。


看到這封信的人,或是失聲尖叫,或是失態嚎淘。


這位心靈導師,他知道每個人的心事——而且,在見到這些人之前,他就已經把每個人的心事寫好,封存在木箱里的抽屜里。


真是太神奇了。


主持人和每個上台的觀眾,都知道自己與這位心靈導師,是生平第一次見面。


而他竟然先知先覺的察知自己心底的隱密,這隻能用神跡來解釋。


顯然,上帝是真實存在的。


又或者,這位心靈導師,是位具有神異能力的人。


對此,觀眾們深信不疑。


然後,主持人宣布:節目正式開始。


什麼?前面那幾番神跡展示,還不算正式節目嗎?




05




主持人請所有拿到信封的觀眾上台,按次序站好。


先請第一位觀眾,泣不成聲的家庭主婦,取出她的信封,念給大家聽。


家庭主婦哭成了淚人,拿出信紙,邊抹眼淚邊念:



你不是沒有考慮過擺脫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來。善良已經成為你的軟肋,讓你屢遭欺騙。


你知道這對來說太不公道,只是為了你的至親所愛,你選擇了隱忍。但你的心,越來越失望。


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你的大度與包容,視為軟弱可欺,就連你自己都把握不準了。


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你無法接受的。委屈與無奈,你已經默默承受至今。


家庭主婦念完 。主持人請第二位觀眾,工程師念出他的信。


工程師念信之前,看了好一會兒家庭主婦,這才吞吞吐吐的念起來。


他一開口,台下的觀眾頓時騷亂起來。


主持人念的,竟然是和家庭主婦的,一模一樣,每個字兒都一樣。


奇怪……


輪到第三位小學教師念他的信。他念出聲,觀眾再度騷動。


小學教師的信,居然也跟家庭主婦,工程師的信,一模一樣。


依次往下,每個觀眾念出來的,都是同一封信。




06




原來,在心靈導師的箱子里,每隻抽屜里的信,都是一樣的。


每個上台的觀眾,拿到的都是同一封信。


可為什麼,拿到信的觀眾們,有的哭,有的笑,有的驚叫上帝下凡,有的尖叫魔鬼出世呢?


這時候,主持人才說出真相。


這位所謂的心靈導師,研究的根本不是什麼心靈學。


他只是一位心理學家。


他在研究,人類社會的共同的情緒與情感。




07




上台的每位觀眾,拿到的信完全一模一樣。


可每個人都聲稱,這封信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從未對人說起過的隱密。


這是因為,在這封信中,表達了現代人的共有的情緒與情感。


上我們把那封信再拿回來,認真的看一下:


——你不是沒有考慮過擺脫眼下的一切,但你狠不下心來。善良已經成為你的軟肋,讓你屢遭欺騙。


你知道這對來說太不公道,只是為了你的至親所愛,你選擇了隱忍。但你的心,越來越失望。


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你的大度與包容,視為軟弱可欺,就連你自己都把握不準了。


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你無法接受的。委屈與無奈,你已經默默承受至今。


這封信所表達的,是現代人共有的心態。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並因為太善良而屢屢吃虧受騙。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甚至極不公正的對待。


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


相當數量的人都認為,自己為了家庭友人,付出極大代價。


總之,心理學家精心寫出來的這封信,就是上面的四句話,經過變形組合而構成。


每個拿到信的觀眾,都驚呼說出了心中的隱密,只是因為這是現代人共有的情緒與心態。


這個節目的真相,讓參加的觀眾大失所望。


此前,他們都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現在才發現,就連他們的想法,都和別人毫無區別,這真是太沮喪了。




08




上面說的這個節目,實際上是前些年特異功能甚囂塵上之時,心理學家看得窩火,就從書齋里跑出來,專門製作了這麼個節目,用以戮穿那些特異功能大師們的心理幻象。


但這個節目,確實也揭破了現代的共同情緒:


委屈!


每個人,都活得倍感委屈。



委屈,是認為自己太善良,卻沒有獲得回報。


委屈,是認為自己為親友同事做出了太多的犧牲,但這些付出,卻統統被無視了。


委屈,是認為自己有多次傷害他人的機會,都被自己高風亮節的放棄了。而在事後,卻未獲得絲毫感激。


總之就是個委屈,委屈到了不要不要的。許多人背負這種委屈心結,甚而至於感受到了一種神聖的莊嚴,每一天,都為自己悲壯的犧牲所打動。


但是,心理學家通過這個實驗,已經把話說明白了:


——不是說你不委屈。


只不過,你所表達出來的委屈情緒,與你真實的際遇根本不成比例。


簡單說:你的委屈,就是個扯蛋,就是個……自我的心理幻象。




09




為什麼,現代人普遍的感覺到委屈呢?


第一種是真的委屈。

這種真實的委屈,也分大小,有的人遭遇到很嚴重的不公正——諸如處身於一個極端不公正的社會裡,又或是遭遇到令人髮指的權力傷害。


這事確實有。


但,大部分遭受委屈的人,並不會流露出委屈情緒。當不公正感過於強烈,個人的委屈,就不算什麼了。


相反,一些遭受小委屈,甚至根本沒什麼委屈的人,卻流露出衝天的抱怨,認為自己虧大了。


委屈他媽敲門,委屈到家了。


後面這類人,不過是思維的方式,有點不對勁。


正確的說法是,是這些人的思維,打開方式不對,讓他們從很正常的工作生活中,釋放出一股衝天的怨氣來。




10




人和人區別不大,智商相差無幾。


但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卻是完全不同。


至少有兩種思維,讓人分別成為進取者,與委屈者,或抱怨者。


進取者,他們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並認可現實生活的存在性。


認為要達成於個人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從現實生活中,一步步的走過去。


委屈者,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他們拒不認同現實工作或生活。


他們把工作生活中的一切常態,視為對自己的迫害。


在這類人的心裡,迫害是全方位的,別人的存在是對他的迫害,工作生活是對他的迫害,甚至連無生命的物體,都在參與對他的迫害——有些人憤怒時會踹桌子,踢椅子,摔杯子,砸碟子,打妻子,罵孩子。


總之這個世界上一切的存在,都讓他超級的不爽。


看什麼都不順眼。


具體來說,面對工作的問題時,進取者會很亢奮,因為這是他顯露本事的時候,他就是靠了這個,和這個社會交換,獲得生存資源。而對於委屈者來說,這一切都意味著對他的傷害,是別人故意難為他,陷害他。


再打個比方:



在追異性這方面,委屈者會問:

憑什麼好姑娘不讓我睡,憑什麼?進取者則會問:我要怎麼做,才能夠成為女孩子喜歡的類型?


找工作時,委屈者會問:憑什麼我找不到工作?憑什麼?進取者會問:我要如何做,才能讓老闆們跑來找我?


雙方對問題的定義不同,看待工作生活的態度不同。


你接受現實,就會心態平和。


你不接受,自然就倍感委屈。因為你已經很努力了,可現實仍然是現實,你說你能不委屈嗎?




11




由此,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就獲得了幾個或可有益於我們的觀點:


第一:接受現實生活,認可現實的不完美性。


正是因為現實的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價值。一個完美的世界,絕對會排除你這種不完美的人,絕對是。


第二,接受人性的不完美性。


這世上沒有什麼天生的善良,你做了善良的事兒,才勉強算是個做善事的人。


人性有光明也有暗黑,只有時刻保持對暗黑的警覺,才會避免淪為壞人。無端拿自己當善人,這也許不是明智的做法。


第三,這世上,委屈的人比比皆是,車載斗量,真的不差你一個


看看這世界,有多麼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產品,再看看自己,你的貢獻率有多大?


無論怎麼比較,我們都是佔盡了便宜的人。千萬別成為佔便宜少了嫌吃虧的類型,那決非是受歡迎的種類。


最後一點,如果願意,不妨觀察一下自己的思維。


萬不可把現實存在的機會,當成你人生的障礙。


有成就的人,和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現實,他們看到的是機會,有人看到的卻是障礙,這種思維的差別,將彼此人生拉開了鴻溝。


你希望成為哪種類型的人,就需要獲得哪種類型的思維方式。


注意你的思想,它會成為你的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它將構成你的思想。當你意識到思維需要改善,就意味著全新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牛逼的人只會往前看,只有慫人才會「想當年」
說什麼累覺不愛,你可曾見過那條至死不渝的「愛情天梯」?
李晨求婚成功范冰冰:把自己活成豪門,才能嫁給真正的愛情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