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經驗出賣了你

你的經驗出賣了你

一直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依照現代人的經驗,這句話已經不再被人認作是一定正確的說法了。

耳聽未必為虛,眼見也未必為實。人對世界的認識會隨著成長,經歷過不同的經驗體驗之後得出一套成人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會因為不同人迥乎不同的先天原因、性格因素和成長環境得出迥乎不同的結論。這其實是一個可以很深刻的話題。

十九世紀時,哲學界就已經存在兩種觀點: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認為理論應建立在對事物的觀察上,而不是直覺和迷信,即通過實驗而後進行理論推導優於單純的邏輯推理。代表人是亞里斯多德、培根、休謨等。

以笛卡爾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則認為哲學應經由思考和演繹推理而得出結論。

康德認為理性主義者與經驗主義者都只對了一部分了。理性主義者幾乎忘記了經驗的重要性,而經驗主義者則無視於我們的心靈對我們看世界的方式的影響。

就因果律來說,休姆認為這是人可以經驗到的,但在康德的想法中,因果律仍然屬於心靈這部分。休姆宣稱,我們只是因為受到習慣的驅策,才會以為各種自然現象之向有所關聯。休姆認為我們無法證明因果律,康德則認為因果律的存在正是人類理性的特色。正因為人類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絕對的,而且永恆不變的。

康德認為「事物本身」和我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我們可能永遠無法認清事物本來的面貌,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你看到的事物,而且隨著閱歷的增長,你對你曾經看到的事物的看法會隨之變化,有可能你對十年後看到的和十年前看到的同一事物的理解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你每天早上出門前,一定不知道今天會看到什麼事情或有什麼經驗。但你可以知道你所看到、經驗到的事物都是發生在時間和空間里的事物。你也可以確定這些事物可以適用因果律,因為你的意識里就存在著這個因果律。我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官構造,對於時間和空間可能也會有不同的感覺。我們甚至可能被創造成一種不會到處去尋求我們四周事物的成因的生物。

如果一個球滾過來,一隻貓或狗就會追著球跑,但是一個成年人正常的反應是,先避開它,然後觀察它來的方向,看看發生了什麼事,然後再決定是否追那個球,但是換成一個兒童,那這個兒童的反應基本會和貓狗一樣去追這個球。因為成年人,根據他的生存經驗會尋求每一件事物的原因,因為因果律是人腦構造中世界的一部分。兒童為什麼不會先找尋球來的方向,因為小孩子的理性要等到他有若干感官的經驗可以處理後才會充分發展,也即他還沒有被塑造成探求一切事物成因的習慣。

時間與空間屬於人類的條件。時、空乃是人類感知的方式,並非物質世界的屬性。因為人類的心靈不只是純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被動過程,也是一個會主動塑造形狀的過程。心靈影響了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進一個玻璃壺裡面,水立刻會順應水壺的形狀一般。同樣的,我們的感官認知也會順應我們的「直觀形式」。

不僅心靈會順應事物的形狀,事物也會順應心靈。美國海軍的一個軍官說,你擔心遇到的事,就一定會遇到。這句話可以換一種說法:你想得到的就一定會得到。這種說法看似荒誕,但其實有很多佐證,周星星的《喜劇之王》開頭的鏡頭,周星星對著大海大喊「努力,奮鬥!」。當然,這部電影是對一個渴望成功的人的一個喜劇化的表述。但是如果你天天想著你可以改變世界,並且一直在身體力行,也許你就真的可以改變這個世界,成功者的經驗大都有這一條。這一條很關鍵,如果一開始你就認為按照你以往的經驗做不成,那你就真的做不成。

靈感來源《蘇菲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笑笑生 的精彩文章:

TAG:天涯笑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