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典園林中精妙的空間設計

古典園林中精妙的空間設計

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有很多巧妙的設計,彭一剛先生在他的《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和《建築空間組合論》中也都提到對古典園林空間的分析。

皇家園林、私家園林等很多著名的園林,其園林空間的分析已經有較多的論述。而前段時間,在去到杭州西湖的文瀾閣現場實地考察之後,發現書院園林一類的園林空間在空間連續性設計上也十分巧妙。

首先,我們要講到園林空間連續性的概念。

古典園林的連續性空間是在由山石、水體、建築、植物等造景要素限定形成的園林空間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園中一系列空間的拓撲組合關係。單一園林空間按照一定的秩序組合交織形成一定的空間序列, 在明暗虛實疏密開合等方面不斷變化, 形成連續性空間

從遊人在園林中的空間體驗來看, 在園林空間中穿行是一種連續運動狀態, 此時園林空間具有時間連續性空間連續性,園林空間由確定視點觀景變成不確定的連續性透視面觀景,多重景觀空間多場景的片段性景觀界面結合, 形成步移景異的畫卷式園林空間感受。

文瀾閣位於杭州西湖邊孤山之側,坐北朝南,初建於乾隆四十七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倖存的一閣。文瀾閣是將杭州聖因寺後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建成於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 年)。

文瀾閣是一處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築,園林布局自然,因勢適當點綴亭榭、曲廊、水池、疊石之類的建築物,並藉助小橋,使之互相貫通。

文瀾閣園林空間的連續性特徵明顯,依靠環園的一條游廊將全園貫通在一起。

通過用「連續空間構思」的方法,可以對文瀾閣園林空間與建築虛空間的連續性進行分析,以一條完整路線為線索,分析文淵閣在空間連續性布局上的特點。

文瀾閣建築群體面積佔地約4300 ㎡,中軸線自南至北依次分布有門廳、假山、御座房、水池及文瀾閣主樓。

全園空間變化多樣,在強調中軸線和主從序列關係的基礎上,採用了不對稱的園林化的平面布局,同時園林貫穿了中國傳統園林中「小中見大」、「咫尺山林」的思想,也多處運用了障景、借景、框景等古典園林常用手法,將全園的空間拓寬。

為了對全園園林建築空間的連續性的分析有一個清晰的路線,在文瀾閣平面圖的基礎上加入每個景觀節點的照片,用虛線繪製了一幅遊人在其中的遊覽路線圖

游線是經由:垂花門東廂房羅漢堂御碑亭太乙分青室光緒的碑亭文瀾閣御座房垂花門,的一條循環的游線,即:。整體游線涵括了:起始承接轉折高潮結尾,五個階段。

垂花門是文瀾閣園林的入口。由於文瀾閣此前是皇家的藏書閣,但是坐落在西湖的江南煙雨中,所以入口處的垂花門以門紅色的木門配上金色的門環顯示出皇家氣派,同時垂花門又具備典型的江南園林傳統建築形式,既莊重典雅又粉牆黛瓦。此處是游線的起始階段

:垂花門往裡是一座大型假山與植物組合的障景,遮擋內部的建築主體。右側是東廂房,可由假山前面的小徑步入。在這部分空間中,遊人漫步在假山與東廂房旁的植物圍合的空間之中如置身在山林,瞬間與外界的喧囂隔絕開來。

:進東廂房往北沿著一條游廊就步入了羅漢堂前的小庭院。游廊前斷設有一個出口台階,可以到達另一個開敞庭院空間,將室內虛空間與室外空間進行了聯繫。前段遊覽以開敞的空間感受為主,遊人在此會有步移景異的空間體驗,從各個角度欣賞到庭園內的植物。

:繼續沿著游廊一個轉角,光線由於兩邊的植物空間遮擋變暗,視線收縮,與前段形成明暗對比,左側由紫竹、茶花、沿階草和假山組成的小景是這條游廊後半段的一個視覺焦點。空間由開敞明亮到閉合陰暗的變化對遊人預示著將進入建築「羅漢堂」的空間內部。這裡是游線的承接階段

:經過羅漢堂與御碑亭,又是一段連接到「太乙分青室」的廊道,這段廊道較短,以右側的庭院空間為主景。這段運用了空間連續性中韻律重複的表現手法,通過與前面相似空間的再次出現,但是實質又發生了空間變化,使得空間達到連貫性和獨特性的統一。

:游廊左轉是文瀾閣前的一條長廊道,前段右側是「光緒的碑亭」這一狹小空間,用一株桂花和一座碑亭營造出了靜謐幽深的場景。此處是游線的轉折

:此段是視線最為開闊的廊道,中央是一個台階往下步入開闊中庭,回望全園池中太湖石、岸邊柏木與前面御座房、假山群形成一條軸線。游線在這裡達到高潮

:最後一條游廊位於池左,是欣賞全園的安靜之所,節奏趨於緩和,是游線的結尾階段。此處游廊設有美人靠,可供休息,遊人倚靠望池邊美景,回味全程游線的節奏起伏。

文瀾閣全園特定游線的組織,將全園的空間進行了貫通,起始承接轉折高潮結尾的變化節奏更是豐富了遊人在空間中的體驗,既能感受到空間開合明暗虛實疏密的對比,也能體驗到空間前後統一的連貫。

園林空間的精妙之處也正是能讓觀者游罷全園後似體驗人生回首來時歷歷在目

關注每日園林,了解更多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園林 的精彩文章:

古典園林元素的應用——蘇州博物館
什麼樣的景觀才是生態的?

TAG:每日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