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中國式逗小孩」如何毀掉一個孩子,別讓愛成為傷害!

「中國式逗小孩」如何毀掉一個孩子,別讓愛成為傷害!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都想要和寶寶有些互動,以達到增進感情的作用。但是很多時候,都會選擇逗寶寶玩,卻會忽略掉一些逗玩動作存在的危害性。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什麼方式逗寶寶最危險,爸爸媽媽要注意了!

1、拋接孩子——易頸椎脫位

初為人父的爸爸們,很自然地就激起了小時候被自己的爸爸拋著玩的美好回憶。印象中,這種逗寶寶玩的方式很常見,甚至還有可以鍛煉寶寶膽量的說法。首先,這種說法並不科學。把寶寶高高地向上拋起,再等他下落後用雙手接住。父親們都覺得寶寶會感到很刺激好玩,就像在玩雲霄飛車一樣。

其實,寶寶心智還不成熟,有些寶寶不但不會感到好玩,甚至會害怕。如果拋得過高,寶寶雖然體重比較輕,但是由於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落到接住點的時候,力量還是不小的,在匆忙之間,大人再想接住寶寶時,手指很有可能會戳到寶寶,若是戳到眼睛等脆弱的部位,傷害就更大了,萬一沒有接穩寶寶,後果就更加不堪設想了。

2、轉圈圈——易致脫臼、骨折

這種與寶寶互動的方式,一般是以大人為中心,雙手抓住寶寶的兩隻手腕,然後大人快速地360度轉圈,寶寶就會跟著在半空中旋轉。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受到了離心力的作用。寶寶還是處於身體非常脆弱的時期。這個動作一方面很容易導致寶寶手腕或肘關節脫位,另一方面,在快速的轉圈結束之後,寶寶落地後容易頭暈眼花,必定會站立不穩,從而跌倒受傷。因此,和寶寶進行這個互動的時候,一定要放緩速度,倍加小心。一旦寶寶出現恐慌情緒、哭鬧的時候,就不要再做了。

3、張口接物——異物卡喉

顧名思義,就是大人往寶寶方向拋投比較小的食物,讓寶寶張開口接住吞食。這種玩樂方式是非常危險的,絕對不能做。一般被作為拋投的食物都是體積比較小,有一定硬度的。諸如花生米、豆子一類的食物。一旦成功用嘴接住,在一笑一吸間就很有可能直接嗆入氣管,輕則咳嗽,重則窒息,這對於成年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更不用說是還未成長的寶寶了。張口接物這小遊戲實在是太危險了,千萬不可以做。

4、捏寶寶臉蛋——擠傷腮腺

見到寶寶討喜的樣子,很多人都會忍不住地捏捏寶寶的臉蛋以示喜歡。雖然捏臉蛋看上去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是這種看似無傷大雅的動作,對寶寶的潛在傷害卻是非常大。如果嬰幼兒的腮腺和腮腺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擠傷,就會導致寶寶頻繁流口水、口腔黏膜炎等疾病。

5、捏鼻子——損傷鼻黏膜和血管

有些家長認為捏寶寶的鼻子是一種疼愛,很喜歡捏著寶寶的鼻子逗寶寶玩耍,更有些家長覺得寶寶鼻子扁,認為這樣還能把寶寶捏成高鼻樑。寶寶的肌膚非常的敏感,機體的免疫力也較差,尤其是鼻腔黏膜非常脆弱!如果頻繁捏寶寶的鼻子,很容易出現鼻粘膜的嚴重損傷,進而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同時,寶寶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又比成人低,亂捏鼻子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6、「捉小雞」——容易感染

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有些大人喜歡逗男寶寶找自己的「小雞雞」,或者用手捏摸男寶寶的「小雞雞」並大呼「捉小雞嘍~捉小雞嘍~」是不亦樂乎……暫且不說這種逗樂方式很不雅觀,還很容易讓寶寶養成摸生殖器的習慣,最重要的是這種行為很可能會因為手上的細菌讓寶寶受到感染。而且現在的戀童癖那麼多,說不定就在熟人中間,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堅決制止,並且在外出時盡量給寶寶穿上小褲褲或者是紙尿褲。

除了這些危險的逗寶寶的方式會讓寶寶身體受到傷害,還有一些逗寶寶方式,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這些方式會讓不僅身體,心靈也會受到傷害,這個危害更大。

1、騙小孩

故意教孩子叫錯人是很多大人逗小孩的慣用伎倆。比如,讓孩子叫明顯是「叔叔」的人為「爺爺」,故意教小孩將「叔叔」叫成「阿姨」,或將「阿姨」叫成「奶奶」等等。小孩叫錯自然能引得周圍人一片鬨笑,但你知道孩子心裡怎麼想的嗎?他會手足無措,慢慢地開始不信任別人。

2、嚇唬

很多親戚都會嚇唬孩子,甚至有些爸媽也會這樣,諸如此類的話有「你不聽話,爸爸媽媽再也不回來了!」……看似只是一些玩笑話,但對孩子來說彷彿噩夢一般,他們的年齡尚無法辨別此話的真偽,只在心裡增添了許多不安。

3、引誘

「去打李叔叔一下,我就給你買好吃的。」「喝一口白酒,看你是不是男子漢。」大人用物質和語言誘導兒童幹壞事,還經常伴隨「真勇敢」「好樣的」或一些物質獎勵,而幹了「壞事」的孩子也會洋洋自得。

4、戲弄

有些大人覺得小孩不會反抗,喜歡把孩子的缺陷掛在嘴邊,甚至給他們起了綽號。殊不知,孩子聽到這樣的稱呼,會感覺到自己不被尊重。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當然也不會懂得尊重別人。

支招:孩子被逗,家長如何應對?

當親戚朋友逗我們的孩子,大人要怎麼辦?可能礙於情面不好拒絕,如果父母不站出來制止,對孩子又會造成傷害。但是如何制止也是需要智慧的,既不要忍氣吞聲,也不必發脾氣跟別人大吵一架,可以很智慧地借口帶孩子走開,或者直接說,孩子不太習慣這樣的方式交流。大人聽到這樣的話,一般會比較知趣。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的反應也是孩子的榜樣。我們的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當中,總是會遇到不喜歡的場景,這是他要生活的環境,如何增強內心的力量,輕鬆學會應對也是一門學問。只要家長不要當幫凶,不是沉默無語,只要家長能夠站在孩子身後給他一些支持和幫助,做他的後盾,給孩子起到示範作用,教會孩子如何與別人交流,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到孩子長大一些以後,他也知道如何去面對。不要抱著誰逗我們家孩子就跟他沒完,甚至撕破臉的心態。一開始就懷有很大的敵意,那又是滑到另外一個極端去了。而且這樣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誰都不要來惹我!這也是不好的,孩子一點都逗不得,那肯定也不是好事情。

您可以在文章評論里和育兒工具的問答欄目里問問題,我和我的團隊會儘力回復大家。微博:@鮑秀蘭

往期精彩回顧

輔食與餵養|早來的天使|日常護理|疾病與護理|寶寶睡眠|早期干預|

點擊進入,馬上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