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的千店策略是對快遞時效問題的摸索

小米的千店策略是對快遞時效問題的摸索

隨著小米之家和專賣店數量的不斷增加,隨著小米商城、有品線上銷售的持續火爆,小米將不得不面對物流和快遞體系所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問題。

其實對於「最後一公里」問題就目前來說和「最後一公里」前面的流程有著比較突出的矛盾。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2016年的數字,2016年內地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大關,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100億件,年增長率53%,穩居世界第一。按照13億人口算,年人均使用快遞量超過了23件,比2015年增加了8件。而我們的一線快遞員有多少呢?大約120萬左右,年人均派件量在25000件。

其次,快遞量的增幅在50%以上,而從業人員確至少缺口80萬,所以問題由此產生,日益增長的快遞量和從業人員的短缺。這種情況勢必會造成一個最直接的問題「時效」問題,尤其是在雙十一期間,大多數網購的消費者們已經在主觀意識上寬容了時效問題。但是作為快遞公司在各公司的整體運作上確不能有這樣的主觀寬容,因為越是在雙十一期間越是要全力保證時效!為什麼?這就是積攢口碑和讓消費者們認可的一場考試,考的越好越能增加對快遞公司的認可。比方說京東和順豐在雙十一期間尤其是對同城快遞的時效絲毫沒有懈怠,往往比非雙十一期間更加嚴格的監控。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對京東和順豐的口碑異常的好和滿意,這也帶來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再次,我們都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快遞行業的發展也遵循著這鐵一般的真理,所以都在不遺餘力的用科學技術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但是就如我剛才所說快遞最後都是由人一單單去派送,派送之前的一系列流程會在以後得到更精準、更信息化的改進,而最後的壓力會全部傳遞到「最後一公里」這一階段,所以採用人海戰術來解決這一問題就成了目前來說不得已、不得不採取的方式。

那麼快遞行業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很遺憾目前還沒有很好的一種模式去解決。為什麼?按照上面所說的數據快遞員的日均派件量大約在80件(除去一年總共休息50天),按照50%增長2017年快遞業務量將會達到450億件,那麼快遞員日均派件量就會達到120件。這麼多快遞快遞員100%是派送不完的,那麼只有不斷的招人(不好招),同時還要面對不斷流失的快遞員,所以在雙十一期間只能僱傭臨時人員才能緩解派送快遞緩慢的問題。

你或許會說可以找門店合作或者自己開門店,這種方法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所以暫時來說也很難全方位的覆蓋。

所以我們可以很淺顯的理解一下,當小米從線上轉向線上、線下同時發展,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由於快遞時效問題,把一部分消費者分流到了線下,同時也更好的增加了購物體驗。而分流所帶來的成效可以讓小米更好的去探索和尋找快遞時效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 的精彩文章:

盤點那些小米mix2為全面屏做出的妥協
小米Note 3美圖賞析:顏值吊打iPhone 8 Plus
講真買iPhoneX? 8838元能買什麼?小米粗算:我家小米全套產品
辣評:3999卻買到64GB小米MIX 2?京東:更換256G並賠700

TAG: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