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有這樣的一種真理,你知道么。關於存在主義的進一步思考

生活有這樣的一種真理,你知道么。關於存在主義的進一步思考

假設有這樣一個人,叫劉明。

劉明是一家大型國企的部門負責人,位高權重,待遇優厚。他自己家庭幸福,妻子賢惠,一雙兒女聽話孝順。劉明剛過四十周歲,精力充沛,大有可為。

劉明在工作中認真而有原則,不拿那些灰色收入,自己的待遇高,生活水平也挺高。在工作中以及政治學習中,都保持著很好的水平和形象。

這一段時間,劉明總是身體不適,到醫院做了檢查,才發現是淋巴癌,已經擴散了。這是一個晴天霹靂。

真正有錢有地位的表現,不是每天能住五星級賓館,而是每天能住得起醫院的特護病房。劉明工作的國企待遇優厚,劉明就有這個條件。劉明每年都給自己買兩份大病保險,保險也賠付了百萬保費。但是這些都不是想要的。畢竟健康才是無價的。

回顧之前的生活,每年半個月帶薪休假,自己帶著妻子孩子,週遊世界,很多也是吃過見過。平時工作認真而有成效,提拔了一些人,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似乎並沒有什麼後悔的事情。

劉明住院期間,一開始有很多人看望,後來就漸漸門可羅雀,畢竟這個病太不好治。

劉明覺得自己生活算是經歷豐富的,沒什麼後悔,想必自己如果就此了賬,單位還會在一定範圍內發動一個向劉明同志學習的活動。可是生活的意義就是這些么。

習慣總是會讓人安穩,如同一個巨大的頭套,罩住了人的視線。當生活有了變動,習慣被打破,就如頭套被摘去,生活的另一面就如刺眼的光線讓人睜不開眼。

用平常的眼光看,劉明的生活算是沒啥遺憾。畢竟官做多大,錢賺的再多,都是沒有止境的。可是生活的意義也並不是這些。

人不只是要自己過得好,進而能影響周圍的一些人,或者通過工作等原因,可以讓一個範圍的人受感染。所謂修齊治平。生活也不只是概念、格言、口號、原則,不只是按照慣例所安排的可以一眼看到最後的路途。生活有更為豐富的意義和探索,人也可以有更為實在的真理應該追求。如果能掌握一些這種真理,也許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人,自發的去追隨,甚至在下一個時代還會不斷有人進行反思。

這樣的人,這樣的生活,並不是現在的社會能自然給予和培養的。思想家不是一種職業,有職稱和待遇;偉大的思想家並不是社會必需品和社會要培養的,而是需要可能是極少數人才能頓悟的。這極少數人也許並不是學者,知識分子,甚至可能都不識字。但是頓悟到的或多或少的真理,是真實存在的。他們如果善於表達,可以用著作的方式流傳下來。可惜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真實體驗生活的人,並不能或沒有習慣去用文字表達記錄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

生活的真理往往起於生活又融入生活之中。那些領悟到的人往往終其一生也並不知道他們領悟的是什麼,更沒有記錄下來。同時,那些記錄下來,表達出來的生活的感悟,往往是經過學者的學院式的探討,甚至經過文人的加工美化,它們已經離真正的生活都有了距離,更不用說什麼生活的真理了。

習慣會讓人安穩,而現代社會加快的生活節奏會不斷強化習慣,讓人顧不上去思考其他。這種加快的生活節奏,又會使人即使失去了安穩的習慣,出於不安全感,也會急忙尋找下一個安穩習慣,而不是去思考真實的生活。

同時,太多的參照物和別人的建議,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讓我們以為那樣就是真實的生活,就是自己人生應走的道路。而生活的道路最多只能參考,並不能重走。

如果完全按照社會所要求和弘揚的標準、口號去生活,達到一種完全理性而程式化的生活,那麼是不是人的一生都可以從頭看到尾了。這樣人還是會多少對能完全觀察到的生活有這樣和那樣的不滿,又會想辦法回過頭去調整甚至打破生活的習慣,不去遵守那些標準和口號。

生活並不是能由別人完全規劃的,能由社會完全號召的,能由別人去評論的。真理並不是在完全理性的生活中產生的。完全理性的生活不能說就是真理。

真理應該是能面對生活,紮根生活。一些敏感的藝術家率先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可能生時聲名不顯,甚至窮困潦倒。但是他們的藝術作品在之後的歲月里,顯現出了超越人們認知的莫測境界。但這真理往往是用繪畫、音樂等形式表達的,又不是能通過文字直接表達的。適當的理性主義是必須的,是手段。但存在主義大於理性主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觀察 的精彩文章:

TAG:知識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