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為何中國古代的戰爭都要攻城,繞過城就不行嗎?

揭秘,為何中國古代的戰爭都要攻城,繞過城就不行嗎?

中國具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時期,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朝代的不斷更替,一個王朝替代另一個王朝的存在肯定是少不了戰爭,戰爭中獲勝者才能夠取得王朝的統治權,失敗的一方則會淪為最底層的奴隸,一生也擺脫不了被人奴隸的命運。其實這種事情人們也見多了,也有一種見多不怪的感覺,但是人們對於古人明明可以繞過城池,卻是非要攻城掠地,這是為什麼呢?

先說前提,只說城池不說城堡,而且只說中國不說歐洲。為什麼要攻打城池,就是為了利用城池來降低古代軍隊在集結和支援過程中的風險。古代打仗,主力軍隊不會傾巢而出,特別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種在廣場上集結幾萬人之後,排著方隊,浩浩蕩蕩一起出發。而是分階段的一波、一波的出發。各地的後續援軍也是從四面八方奔襲到集結地,合流後,再一波一波的出發。只有騎兵可以迅速集結,成建制的快速奔襲,但是騎兵培養和運維的成本太他媽高了,國家養不起那麼多的騎兵。所以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雙方明明已經遭遇,但大家都不會上來就打,要麼撤退,要麼做好防禦,停下來安營紮寨。幹什麼?就是等後面的主力陸續到達後,有了勝算再打。雙方的軍隊這時候都像一條長蛇,頭遇到了,身子還分成好幾段在後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會來,可能還在集結呢!集結這麼多人需要多久啊?不帶這樣行軍的!

古代的軍隊進攻,並不是所有士兵一起進攻的,它是一波一波的進攻的,此外,城池裡面也可儲存物資,把所有的糧草放在荒郊野外那是不可能的。並且,攻下城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地盤又擴張了一些。不知你看了《新三國》沒有,裡面有一個劇情是這樣的。劉備伐吳,每當攻下一個城池,並不奪取其資源,更不傷害無辜的百姓,而是一一的登記在冊,意思指在說明已攻下的城池就是屬於蜀國的地盤了。

一些小城該饒過是要繞過的,因為這根本不能滿足自己的軍隊補給,並且如果進攻一些不起眼的小城池,是很容易暴露自己的進軍路線的。不過那是在自己資源充足的狀況下,如少數民族資源不足的時候,對內地開始侵略,那真是一個也不會放過的。

這下知道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