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矛盾之美》連載:《陰與陽:負陰抱陽,外柔內剛》

《書法矛盾之美》連載:《陰與陽:負陰抱陽,外柔內剛》

本公眾號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所載詩文均為原創,內容遍及書畫理論,書畫批評,散文隨筆,格律詩詞。歡迎關注,歡迎互動,所有留言號主均會認真閱讀,並擇要回復。

01

陰與陽:負陰抱陽,外柔內剛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如果必欲以一個字來概括,非「道」莫屬;必欲以兩個字來概括,則以「陰陽」為上。《周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和「陰陽」表述方法不同,意思是一樣的。

「陰與陽」有著近乎無限的包容性和涵蓋面,從宇宙到人類,方方面面都可加以概括,如山和水有陰陽之分,天地萬物有陰陽之別,日月、晝夜、寒暑、春夏秋冬、雷電雨雪、君臣、夫婦,舉不勝舉,連宰相治理國家也叫「調和陰陽」,人間和陰間叫「陰陽相隔」,「陰陽」真的無所不包,無處不在。這是因為,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辨證法體系,「陰與陽」在所有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哲人們三句不離陰陽,普通百姓心裡也時時惦念著陰陽。

「陰陽」也與書法有關。劉熙載《藝概? 書概》開門見山便說:「聖人作《易》,立象以盡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後天,書之用也。」《易》用卦象來表現自然,而書法同樣源於自然,表現自然,都是「陰陽」的體現。

陰與陽

書法的「陰陽」在用筆、用墨、結構、章法、風格、氣韻等諸多方面均有體現。馮武《書法正傳》有「筆法十門」,其二曰「陰陽門」,云:「陰陽門,濃淡、去往、內外、肥瘦等。簡緣云:妙在有形者為陰,妙在無形者為陽。」其實豈止濃淡、去往、內外、肥瘦,書法的一切辯證關係,都可歸納到「陰陽」之中。

劉熙載《書概》云:「畫有陰陽。如橫則上面為陽,下面為陰;豎則左面為陽,右面為陰。惟毫齊者能陰陽兼到,否則獨陽而已。」他說的「畫」,是筆畫線條,以上下左右來區別「陰陽」是否合理姑且不說,但山有陰陽、河有陰陽、樹之向背有陰陽,筆畫線條也自應有陰陽,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比如,黑色落墨處為陰,空白無字處為陽;濃墨重筆為陰,淺淡輕筆為陽;大為陰,小為陽。至於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用陰陽八卦來闡述書藝,云:「唐以前書,皆始艮終乾;南宋以後,皆始巽終坤。」說得就高深莫測了,姑且按下不表。

陰陽學說是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滋陰補陽」「陰陽互補」是祖國醫學千百年來行之有效的手段,故前人也有將醫學的陰陽與書法的陰陽作比較分析的,如何紹基受養氣說影響,書法努力追求「氣滿」,曾云:「世人作書,動輒雲去火氣,吾謂其本無火氣,何必言去?能習此種帖,得其握拳透掌之勢,庶乎有真火氣出,久之如洪爐冶物,氣焰照空,乃雲去乎!庸腕拙苶,如病在陽衰,急須參、耆、桂、附以補其元陽,庶氣足生血,今顧日以滋陰為事,究之氣不長而血亦未嘗生也,書道貴有氣有血,否則,氣餘於血,尚不至不成丈夫耳。」東洲居士認為人需滋陰補陽,書法也貴在有氣血,貴在覓得好帖,如「洪爐冶物」,使之有真氣出。書法創作在「陰陽互補」方面,做得多,說得少,事實上每位書法家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按照「陰陽互補」的原理在筆墨線條粗細、濃淡、輕重、枯濕等多方面加以調節。書法家用自己的筆墨「調和陰陽」。

蔡邕《九勢》云:「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虞世南《筆髓論》亦云:「字雖有質,跡本無為,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達性通變,其常不主。」漢字源於自然,《淮南子?本經訓》云:「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之說,第一條便是象形,許多象形文字是對大自然景象的生動描繪,而書法也從大自然中得到靈感,得到啟示,橫畫如排雲、作戈如弩發、作點如墜石、作豎如萬歲枯藤等等,無不如此。大自然的「陰陽」與書法的「陰陽」是融合在一起的。

張懷瓘《六體書論》云:「夫物負陰而抱陽,書亦外柔而內剛,緩則乍纖,急則若滅,修短相異,岩谷相傾,險不至崩,危不至失。」又在《論筆十法》中論及「陰陽相應」,曰:「謂陰為內,陽為外,斂心為陰,展筆為陽,須左右相應」。「負陰抱陽」語本老子的名言「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意思是萬物內涵著陰陽兩種相反而又相成之氣。這是理解陰陽學說的一把鑰匙,宇宙萬物,社會人生,莫不如此,舉一反三,便可得書法陰陽之三昧。

書法的「陰與陽」,還表現在印章上,印章有朱文、白文之分,

又稱陰文、陽文,鈐章時,書法家們通常會注意陰、陽印章的

配套使用,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陰陽互補,更臻完美。

《書法矛盾之美》精裝版,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5年3月初版,2016年1月再版

本文出自斯舜威著《書法矛盾之美》一書,

獲取作者親筆簽名本請關注進入「吾國斯文」

進入「吾國斯文簽名書店」

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微小編:夢野間怪

歡迎關注「吾國斯文」

「畫壇鉤沉」:刊登美術史稗史逸聞。

「老斯說話」:書法時評選登。

「每日一禪」:刊登禪聯賞析。

「晤對老莊」:老子莊子賞析。

「妙手偶得」:散文隨筆選載。

「平閑吟稿」:原創古典詩詞選登。

「鴻爪雪泥」:工作生活軌跡記錄。

「美在斯」:美術評論、書畫作品分享。

敬請關注,歡迎批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吾國斯文 的精彩文章:

《書法矛盾之美》連載:《序論:筆底矛盾,書中乾坤》
9月15日禪語:善知一切真實相,深入無上法界門
林文錚獄中接任務翻譯《中國小說史略》,張大千荷花換轎車成美談
原創 平閑吟稿五首
8月28日禪語:洗缽歸來雲滿袖,讀經空處雨飛花

TAG:吾國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