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4件事最傷孩子,家長千萬別再做了!看完趕緊改

這4件事最傷孩子,家長千萬別再做了!看完趕緊改

GIF/423K

開學季 家長 四不該

2670字,建議閱讀時長6分鐘

新學期伊始,睿媽給各位家長朋友們分享了很多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取得好成績的文章。其實,在新的征程里,不僅僅是孩子,家長也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上一層樓。

以下四不該,家長必須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01

不該寵

有不少父母,對孩子是百般疼愛。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面對一個孩子,360度無死角呵護,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捨得孩子動一根手指頭。在父母看來,這些瑣碎的小事,等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地就會了。但是,父母都忽略了一點,你現在有多寵,孩子將來就有多弱!

還記得那個兩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四歲學完了初中課程,八歲進入重點高中,13歲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的神童魏永康嗎?

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卻僅僅因自理能力差,被學校勸退,連研究生學歷都未取得。

從小到大,魏永康的生活都是他母親一手包辦的。除了學習,家裡任何事情母親都不讓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連牙膏都要擠好,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甚至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母親還親自給他喂飯。

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後,魏永康就失控了。他完全無法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冷了也不知道加衣服,大冬天穿著單衣、趿拉著拖鞋就往外跑;房間不打掃,屋子裡臭烘烘的,襪子臟衣服到處亂扔;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里看書,忘記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也因此被學校勸退……

魏永康的例子告訴我們,溺子如弒子。父母的嬌慣和寵溺,無疑是給孩子準備的一味「毒藥」。

父母過度保護和溺愛孩子,會在無形中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凡事只能依靠他人的巨嬰。而且,還有一些孩子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

更嚴重的是,從小被嬌慣溺愛長大的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培養出克服挫折的能力,從而也沒有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堅毅的性格。漫漫人生路,一旦遭遇挫折,他們難免會手忙腳亂,覺得「生不如死」,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採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人生。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吧,溫室中培養不出參天大樹,只有讓孩子獨立面對一切,才能真正扛住世界。

02

不該損

睿媽親眼見過一個孩子因為數學成績不及格,而被父親大罵「你腦子被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也曾親耳聽過一個孩子因為幫忙收拾碗筷不慎打破一隻碗,而被母親吼「毛手毛腳的,真沒出息,你還能幹點什麼?」更是在孩子想要多一些零花錢時,親口說過「真是個敗家子啊」……

「家長必讀講堂」特邀講師範葳老師說,臨床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語言虐待」。我們這些有意或無意的「損」話,就是語言虐待。

語言虐待不如身體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為看不見傷痕,留不下證據。但是孩子們心理還不成熟,還沒有鍛鍊出極大的承受能力,語言虐待帶來的傷害可能比身體虐待更加嚴重。

我們也許只是一時心急,也許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是我們不知道,這些一時脫口而出的話,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他們還小,缺乏足夠的分辨能力,不明白父母的那些話里其實飽含著拳拳愛意,以為自己在父母心中就是如此不堪,從而埋下自卑的種子。

對於辱罵孩子可能產生的後果,知乎上有個網友這樣說:一種是打服了,罵服了,兒女一生自卑,愚孝。一種是打不服,罵不服,兒女一生自傲,冷漠。兩種,都不懂什麼是愛,更不懂如何愛,除非過程中有出現其他的示範。

范葳老師認為,長期生活在被辱罵的非正常環境中,孩子會產生性格懦弱自卑、心理壓抑孤獨、精神焦躁不安、心理怪癖、愛撒謊、脾氣暴躁等心理問題。

大人當然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就事論事,指出孩子某方面存在的問題,提供建議,引導孩子去改變。請不要肆無忌憚地傷害他們的自尊,損則傷人,那些有口無心的口頭禪:你真沒用、笨得要死……無一不是一把把鋒利的匕首,深深地刺進孩子的心裡。

相信沒有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愛之深,責之切。責罵他之前,請先想一想,孩子的自尊心破壞容易,修補難。如果可以的話,不要再這樣「損」孩子了。

03

不該怨

作家劉繼榮有一次聽到兒子和同學打電話說:「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真正苦……」聽到這話後的劉繼榮頓時打了個寒顫,向老公抱怨,而老公卻笑著說:「我倒覺得,他那話很耳熟,彷彿在家裡聽到誰說過似的。」

劉繼榮突然反應過來,這樣的話,正是她自己的口頭禪啊。她意識到,自己一下班回到家就苦著臉奔廚房。晚飯後,就與朋友通電話,從小職員的難,說到兼職主婦的累。訴夠了苦,這一日也算交代完畢。天天年年,一成不變的怨婦聯播,不經意間,便把抑鬱傳染給了兒子。

劉繼榮說,一個沒有幸福感的母親,怎麼能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漫漫人生路,若是沒有一顆快樂心,那孩子的未來會成個什麼樣!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愛抱怨,抱怨時運不濟,抱怨上天不公,抱怨領導不器重同事不和,抱怨社會不好……整天一副苦瓜相,滿腹愁心腸。

或許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在家人的面前是可以隨意任性,恣意妄為,可是壞情緒是會傳染的。如果家長大發牢騷,那家裡必定是愁雲慘淡,孩子也無處可逃,像吸二手煙一樣被迫接受家長的抱怨。

試想,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裡如何明亮快樂?又如何樂觀得起來?在他面臨困境和挫折的時候,恐怕只會抱怨,卻從不想著如何去解決如何跨過這一關。這樣的孩子,將來怎麼會有出息?

抱怨是世上最於事無補的事,抱怨的家長最浪費光陰,真正聰明的父母,從不抱怨。因為他們明白,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如果根出現了問題,花朵多半也不成器。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成為孩子的榜樣,努力做出改變,用感恩和樂觀的心代替抱怨的壞習慣。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04

不該吼

當孩子一直看電視就是不肯寫作業時,當孩子不肯睡覺、不肯起床、不肯吃飯時,當孩子無視我們的要求時,我們經常會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歇斯底里地大吼。然而,看著孩子在自己突如其來的吼叫里整個身子一抖,我們又非常後悔。

有句話很有意思:如果吼叫能解決問題,那麼毛驢將統治世界!

很多研究表明,長期對孩子發脾氣、吼叫,不僅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也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嚴重的還會影響他們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一生都畏手畏腳。

孩子表面上是服從了,但是內心卻是反抗的。有些孩子乾脆將內心塵封起來,將自己像蝸牛一樣蜷曲在自我的保護殼,不與外界交流,不讓父母走近自己的心靈。

范葳老師說,心理學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對於一部分孩子,吼叫這一招就像抗生素類的葯一樣,療效逐日下降,抗藥性越來越強。如果家長總是用吼叫來治不聽話的孩子,日子久了,孩子也就不以為然了,想著家長發泄幾句就完事了,壓根兒不放在心上。

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焦慮,壞情緒阻隔了孩子一生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子有方 的精彩文章:

再生氣,也不要在這3個時間批評孩子,否則後悔莫及
孩子打疫苗之後,多久可以洗澡?最好的答案都在這裡了
別再錯怪孩子了!孩子的磨蹭,都是因為父母做了這件事
孩子吃了變聰明的5種菜,一定常給孩子吃!
孫儷:最幸福的婚姻,就是和這樣的男人過一輩子!值了

TAG:教子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