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噱頭or趨勢?人工智慧專利撰寫機器人是否會取代傳統專利代理人?

噱頭or趨勢?人工智慧專利撰寫機器人是否會取代傳統專利代理人?

編者按:近日,一則關於「人工智慧專利撰寫機器人」的新聞引爆了專利人的朋友圈,那這個命題是否成立呢?本文作者分析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在輔助人工高速提升效率和精度方面確實是一大趨勢,但要做到完全代替人進行專利申請文件撰寫,至少在近幾年內仍存研發難點,與其擔心代理人是否會被機器所取代,不如順應潮流發展,將重心落於如何開拓思路,讓更多新技術落地才是關鍵。對此,您認為呢?

原標題:人工智慧能否打破 專利代理行業格局?

人工智慧是2017年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近日,一則關於「人工智慧專利撰寫機器人」的新聞更是引爆了專利人的朋友圈。

人工智慧專利撰寫機器人取代傳統專利代理人這一命題是否可以成立,筆者認為,首先要從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流程談起。

專利申請文件撰寫不僅僅是資料格式轉譯的過程,還包括了一系列分析、交流甚至涉及整個技術布局等環節,這些都需要代理人發揮極強的專業能力和靈活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專利申請文件撰寫過程具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申請文件的垂直行業技術性強、涉及領域廣泛,二是申請文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能否獲得授權以及權利範圍的大小,而這兩點對申請人的長期權益尤為重要。

誠然,人工智慧具備諸多優點,首先,其數據處理能力強、速度快、效率高,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其次,其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書寫錯誤、遺漏等,相關工作不會受人的精神狀態的影響。而今,人工智慧機器人在寫作領域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但目前可商用的智能機器人還很少。在專利申請文件撰寫領域,人工智慧機器人要自主完成全流程,脫離人類主觀決策的輔助,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依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所申請專利的技術特徵在現有或之前的技術中是尚未存在的,否則該專利申請不能獲得授權。筆者認為,在撰寫過程中,代理人需要不斷學習並分析新技術與相關現有技術間的邏輯關係,而當前人工智慧大多是以現有資料庫為基礎進行匹配及運算的,其對資料庫中不存在的概念和數據進行有針對性且符合生產生活需求的創新分析,仍有待突破。

其實以AlphaGo為例,懂得「學習」的人工智慧機器已能在部分領域獨領風騷,但與人類相比仍有相當的差距。此類人工智慧的「學習」過程可以解釋為將學習到的知識歸入其搜索的資料庫並進行不斷升級,相對而言,人類的「學習」是在學習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能夠對現有的技術進行革新性的改進,創造出的技術與現有技術有本質區別和提升,目的性和路徑上的差異是人工智慧與人類的最大區別。所以,筆者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在輔助人工高速提升效率和精度方面確實是一大趨勢,但要做到完全代替人進行專利申請文件撰寫,至少在近幾年內仍存研發難點。

對人工智慧進行深度了解可以發現,雖然機器的自主創造性技術仍是各國的攻堅課題,但智能機器人已悄然出現在了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中。目前已投入應用的智能機器人主要分為3類,即:服務型、物流型和工業型機器人。

其中最炙手可熱的當屬服務型機器人,如日常陪伴型或問答型機器人,在玩具及窗口行業應用較廣,還有可自主學習型機器人,類似谷歌的阿爾法機器人,可自主識別並處理信息。此外,應用較廣泛的還有「服務+物流」型機器人,例如AGV小車,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在物流、醫療及銀行等領域已開始實現商用。

人工智慧技術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必將高速發展並不斷迭代,在技術成熟的過程中,人工智慧對專利代理行業可起到的輔助作用將越來越大。筆者認為,與其擔心代理人是否會被機器所取代,不如順應潮流發展,將重心落於如何開拓思路,讓更多新技術落地才是關鍵。(李晨 王立民)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責任編輯:崔靜思 編輯:呂可珂 高雲翔)

(中國知識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知識產權報 的精彩文章:

小米申請註冊「MIJIA」商標遇挫,「將訴訟進行到底」並非唯一上策?
來,聊聊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與知識產權的那些事兒!
點贊!知識產權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Crocs洞洞鞋遭遇專利「大麻煩」,怎麼回事?
圖片庫公司被指「不合作就被告」維權式營銷,這一切究竟孰是孰非?

TAG:中國知識產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