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周葯聞:莆田健康產業邁步登高;史上最嚴:上海連發3文件嚴控醫藥代表和醫生;重磅!「疼痛科」要成一級診療科目了

醫周葯聞:莆田健康產業邁步登高;史上最嚴:上海連發3文件嚴控醫藥代表和醫生;重磅!「疼痛科」要成一級診療科目了

9月13日,上海衛計委開出「組合拳」,一次性連發3個新文件嚴厲打擊醫藥購銷領域反腐敗,要全方面封殺葯械回扣和商業統方,醫械企業、醫械銷售代表、醫療機構和醫生都將遭受大衝擊。所發文件全部都將自本月起就開始施行,有效期5年。

莆田健康產業邁步登高

莆田是中國民營醫療醫院的發祥地。如何發揮這一品牌優勢,大力發展醫療健康產業?「要高起點、高標準謀劃醫療健康產業,大力發展醫療器械、健康旅遊、養老養生、海洋保健食品等產業,建設專業化園區,促進產業集聚發展。」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說。去年底出台的《美麗莆田行動綱要》,把發展醫療健康產業擺上重要位置,提出未來發展構想——努力把莆田打造成「放眼全球的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全國領先的醫療產業創新基地,全國最大的高端專科醫院集聚區,莆系醫療的總店、總部及總後援基地」,建成健康中國的先行區。為實現這一目標,今年初以來,莆田成立醫療健康產業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全力做好產業規劃、招商對接、配套服務,產業項目對接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有美國匯張思(HZS)參與莆田媽祖醫療健康城規劃設計,國葯集團等知名品牌醫療機構、高端技術的醫療專科醫院、國企上市公司及醫療健康投資基金,紛紛把目光投向莆田,布局莆田。

重磅!「疼痛科」要成一級診療科目了

10年前,原衛生部發出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疼痛科」診療科目的通知,業內人士曾歡呼:「疼痛醫學迎來歷史機遇」,同時,衛生部指出,二級以上醫院可申請增加「疼痛科」。然而,10多年過去了,這一造福千百萬疼痛患者的好消息卻一直沒有聽到靴子落地的聲音。最近,還是改革的前沿陣地--廣東傳來了好消息:省衛生計生委關於在醫師執業範圍中增加「疼痛科專業」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掛在了廣東省衛計委的官網上。廣東落地政策是怎麼規定的?《徵求意見稿》指出,為進一步促進我省疼痛科的學科發展,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經研究決定:

一、在我省臨床類別醫師執業註冊的執業範圍中增加「疼痛科專業」,代碼:「17」。執業範圍為「疼痛科專業」的醫師應在疼痛科工作,工作範疇為慢性疼痛的診斷治療。

二、自本文下發之日起,原在疼痛科開展診療服務,且執業類別為臨床類別、執業範圍為內科專業、外科專業或康復醫學科專業的醫師,應當向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重新核定執業範圍為「疼痛科專業」。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根據醫師申請、醫師執業證書、醫院證明和醫師近2年的疼痛科崗位年終考核材料(或醫師定期考核材料),直接給予辦理執業範圍重新核定手續。

三、本文下發後方調整工作崗位至疼痛科的人員,執業範圍變更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福建醫改擠壓葯價虛高,「騰籠換鳥」效果初顯

今年3-6月份,全省各片區採購藥品訂單金額81.8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65%,擠壓了葯價虛高,『騰籠換鳥』的效果初步顯現。」9月11日,福建省醫保辦副主任梁步騰就「推進醫保體制改革,服務福建百姓健康」這一話題接受中國福建政府網訪談時表示。據梁步騰介紹,今年2月,福建啟動以醫保支付為手段的藥品採購,這是一項涉及藥品採購、醫保支付、藥品配送和結算等方面的葯采機制綜合改革,簡稱陽光採購。梁步騰介紹說,在目前財政投入還無法完全到位的情況下,福建省利用擠壓藥品水分和醫院控費的空間,及時動態地對公立醫院進行「騰籠換鳥」式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完善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

同時,福建省利用省級基金結餘盤子增大以及醫院控費的空間,進行了四次價格調整轉換,省級醫療項目調整金額達5億元,醫保全額跟進,沒有增加百姓負擔。「這在醫保管理體制整合、實現『葯、價、保』三要素統一之前,是很難做到的。」

深化「放管服」,四川醫療機構和醫師證照「多證合一」!

近日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出台了 關於開展醫療機構許可 「綜合審批、多證合一」制度改革的意見 。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實現「一次申請、多項許可」,大力簡化醫療機構審批程序;實現「多證合一、一證一號」,深入推進醫療機構電子化註冊制度改革;實現「一張指南、全省通用」,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

整合醫療機構相關證照。以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為主線,實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放射診療許可證、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批准證書、職業病診斷機構批准證書、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許可批件、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醫療機構設置人類精子庫批件、戒毒藥物維持治療機構批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等「十證合一」。具有審批許可權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作出行政許可後,按照「誰審批、誰登記」的原則,及時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和「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中登記相關信息。

騰訊旗下企鵝醫生也開線下診所了

企鵝醫生已經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個城市搭建的三家診所已經全部落地,成都的診所已經試運營一個月。企鵝醫生CEO王仕銳介紹,公司線下團隊已經達到150人,包括診所、醫護人員、管理人員、中央管理人員和對接醫生的線下人員。

企鵝醫生線下診所總負責人慕艷麗介紹,該診所涵蓋的科室包括內科、外科、口腔科、康復醫學科、心理諮詢科、皮膚科、體檢等全科目。為什麼標榜「輕、快、爆發性」的互聯網公司要自建診所?王仕銳說「我們一開始不想開,逼得沒辦法」。

他透露,最初醫聯考慮過跟診所合作,提供系統、對接醫生,但後來沒有找到滿意的診所,「他們都在做著三甲醫院的小專科,或者做著按摩、理療,或者做著一些不可描述的項目。」而對於診所規模,王仕銳表示,企鵝醫生不會自己一家一家去開診所,而是與診所合作,向其提供系統,做診所管理,成為診所聯盟的一部分。

史上最嚴:上海連發3文件嚴控醫藥代表和醫生

上海開出「組合拳」,要全方面封殺葯械回扣和商業統方,醫械企業、醫械銷售代表、醫療機構和醫生都將遭受大衝擊。9月13日,上海市衛計委一次性發了3個新文件,全都是與醫藥購銷領域反腐敗有關的,全部都將自本月起就開始施行,有效期5年。3個文件分別是:

1、《上海市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管理規定》,明確了醫療機構和醫生受賄、葯械企業行賄,將被如何處罰。2017年9月15日起施行。

2、《上海市加強藥品使用信息系統規範管理規定》,主要內容是藥品和耗材的「反統方」。2017年9月25日起施行。

3、《上海市醫療衛生機構接待醫藥生產經營企業管理規定》,關於葯械代表如何進醫院、醫療機構和醫生應如何接待的規定。2017年9月15日起施行。再加上今年8月上海6個部門聯合出台的《關於加強醫藥產品回扣治理制度建設的意見》,以及上海葯監局正在徵求意見的《上海市醫藥代表登記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近段時間內,上海市推出的醫藥購銷反腐新規已經好幾個了,覆蓋了方方面面的環節,參與進來的部門也不僅僅是衛計,還有葯監、發改、人社、醫保、財政等。

福建醫保放大招!23種慢病處方可開2個月的葯

9月12日起,福建省對23種慢性病的處方量限制放寬,處方用量從原先的2周,放寬至2個月。據悉,除了三明已經先行先試,福州、省本級將從9月12日起同步實施新政,其他地市也將很快跟進實施。

23種門診特殊病種:1、惡性腫瘤病化療和放療;2、器官移植抗排斥反應治療;3、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療;4、結核病規範治療;5、精神分裂症治療;6、危重病的搶救;7.高血壓;8、糖尿病;9、再生障礙性貧血;10、慢性心衰;11、系統性紅斑狼瘡;12、血友病;13、重症肌無力;14、強直性脊柱炎;15、白內障門診手術治療;16、肝硬化(失代償期);17、帕金森病;18、重性精神病;19、學生意外傷害;20、癲癇病;21、支氣管哮喘;22、苯丙酮尿症;23、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3類藥品變成處方葯,包括一個10億級的明星產品!

9月8日,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關於復方酮康唑發用洗劑、復方酮康唑軟膏、酮康他索乳膏轉換為處方葯的公告(2017年第105號)》。這三個品類,不再是OTC產品。

即日起,藥品零售企業,應憑處方銷售復方酮康唑發用洗劑、復方酮康唑軟膏、酮康他索乳膏。據總局資料庫查詢,變成處方葯的復方酮康唑發用洗劑有17個批准文號;復方酮康唑軟膏有30個,酮康他索乳膏位1個。而拜耳的 「康王」銷售渠道土崩瓦解,市場推倒重來。

牛!30家葯企進入500強

9月11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官網發布了「2017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同時發布的還有「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2017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2017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及跨國指數」榜單。那麼,今年醫藥行業上榜情況如何呢?據不完全統計,在「2017中國企業500強、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2017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中,上榜的葯企有30家(不重複計算)。具體來看,上榜「2017中國企業500強」的葯企有12家,包括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上榜「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的葯企有20家,包括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科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上榜「2017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的葯企有10家,包括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全國醫院耗材「零差率」有望明年啟動試點

醫院靠過度用藥、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的粗放式收入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在繼藥品「零差率」後,耗材也有望進入這一改革梯隊。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全面推開後,很多醫用設備檢查治療費和部分常用檢驗費大幅下降,這對耗材的影響很大,同時,耗材『零差率』的試點有可能在明年啟動。」9月9日,北京協和醫院器材處處長周力在「第二屆醫療器材安全管理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耗材「零差率」有望在2020年全面展開。與藥品零加成一樣,耗材「零差率」將直接衝擊公立醫院的收入,甚至零加成被不少人認為是未來公立醫院要面對的最大難關。與藥品「零差率」雷同,耗材「零差率」就是對城市公立醫院的耗材按實際進價銷售,即進價多少,醫院賣給患者的價格就是多少,醫院不再通過耗材差價增加業務收入。

醫用耗材品種比較繁雜,最常見的紗布、一次性注射器、棉球,還有各類鋼板、止血鉗等,在手術室內使用比較多,一般占手術病人平均費用一半以上。加之,目前國內耗材目錄還沒有統一,一種耗材使用同一個名字,但是不同材料價格相差好幾倍,讓人眼花繚亂。衛計委曾鼓勵各地方根據實際進行不同方式的高值醫用耗材招標探索,但由於各地招標制度不統一,醫用耗材採購規模小、集中度低,價格很難撼動。

9月1日起,「國內月子中心」將有國家統一標準

自今年9月1日起,所有月子護理機構將實施統一的國家標準:《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以下簡稱《要求》)。《要求》規定母嬰保健服務機構不應進行虛假宣傳,誤導顧客;對於提供住宿的機構及其服務場所,應實施24小時值班制;應在顯著位置設立投訴電話,24小時內受理投訴,並在5個工作日內採取有效措施處理顧客投訴;技能人員應通過專業培訓,取得相關資質。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經過多方調研,正式批准發布了這一國家標準,並將自9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發布的針對母嬰保健服務機構的國家標準。據介紹, 《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 適用於提供非醫療性母嬰保健服務。標準從經營管理、從業人員、環境及設施設備、服務內容、專業技術、文件和記錄、檢查與服務質量評價、不合格服務的處置和服務改進、爭議和投訴等方面,針對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特點在服務的安全、衛生、專業和舒適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上海市食葯監局部署開展醫療美容機構專項檢查行動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國家食葯監總局等七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及市食葯監局會同市衛計委等六部門聯合轉發的通知要求,市食葯監局於9月6日會同徐匯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全市醫療美容機構檢查研討會,部署開展本市醫療美容機構在用藥品、醫療器械專項檢查行動,嚴厲打擊使用非法醫療美容用藥品、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促進醫療美容行業健康發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各區市場監管局和市食葯監局執法總隊近百人參加了會議。研討會上,市食葯監局稽查處對本次醫療美容專項檢查工作做了專題部署,明確了目標任務,並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圍繞專項整治工作經驗、醫療美容機構現場檢查要點及典型案例剖析等內容做了精彩的交流發言。本次研討會針對醫療美容違法的特點,開展案件查辦技能和涉刑案件相關司法解釋等內容培訓,進行互動交流。還安排了醫療美容機構的實地檢查培訓,在專業培訓中不斷充電,積蓄實戰能量。這是以查代訓,採取現場帶教的方式提高基層執法人員實戰能力的有益的嘗試,受到了參訓人員的一致好評。

最新!衛計委發布2017版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

為指導各地規範開展區域(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建設,推進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協同,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於8月31日正式印發了《國家醫療健康信息區域(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2017年版)》。「十二五」以來,我國醫療健康信息標準開發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果,圍繞醫院信息化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等多個方面分期分批編製完成了283項國家醫療健康信息標準,建立起了我國醫療健康信息標準開發主體框架,促進了各省市、各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與業務交互。為推動標準的應用落地,提升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標準化建設與應用水平,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自2013年開始組織開展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試點工作。通過2013-2016年四批測評試點工作的開展,我國醫療健康信息標準實施評價技術體系已經建立,現有各項標準的內容及質量得到了實踐校驗和完善提升,共計39個市(縣)區域平台和40個醫院平台通過測評,初步構建了涵蓋12個分級管理單位的國家—省兩級測評分級管理體系,創建了一批標準化應用示範單位,有效推進了跨機構、跨地域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來源:普天葯械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天葯械交易網 的精彩文章:

醫藥日報:安徽鼓勵醫療領域社會投資;金域醫學正式掛牌上市;禮來製藥確認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江西徹底終結「以葯補醫」政策
莆田出台電商九條措施 單項最高獎100萬

TAG:普天葯械交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