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磚漢瓦明城牆質量為啥過硬,秦始皇朱元璋都下過一道令,現代人看後汗顏

秦磚漢瓦明城牆質量為啥過硬,秦始皇朱元璋都下過一道令,現代人看後汗顏

和佛賞花去/文

兵馬俑

1989年,考古人員在西安發現距今約2000年前的燒造兵馬俑的陶窯,並出土了數千件陶俑。這是專為皇帝製造入葬用兵馬俑的官窯。在這些兵馬俑的身上都列印上或攜刻上工匠的名字。

兵馬俑

原來,秦始皇發布命令,對制陶作坊的工人實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制度。所謂「物勒工名」是一種春秋時期開始出現的制度,指器物的製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

城牆工匠名字

「物勒工名」的物是指所有的器物;勒,就是刻的意思。意思是指,在器物上面要刻上製造者的名字。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出土的兵馬俑、兵器上均有工匠名字,一旦質量差錯,依名追究責任。

秦軍

無獨有偶。在遼寧蓋州600多年前的明朝城牆上,每一塊城磚上都有工匠的名字。當年為保證城磚的質量,對制磚、築城的工藝作了嚴格的規定。同時,明朝要求各地在生產的城牆磚上註明府、州、縣;總甲、甲首、小甲、制磚人、窯匠等5到6級責任人的名字,以便驗收時對不合格的城磚追究相關人責任。

兵馬俑

「甲首」是明城磚燒制中的基層組織者,管轄若干小甲、制磚人、人夫等這些直接參与燒制城磚工役的普通百姓,他們要承擔取土、過篩、攪拌泥土、裝坯、制印、晾乾、裝窯等繁重的體力勞動,是明城磚責任人中最底層的勞動者。

城牆上工匠名字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在造都城時,更是下令直隸、湖廣、江西三個行省的各府、州、縣為南京燒制城磚,城磚產地,涵蓋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和上海。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將來追查有據,朱元璋命令官員在城磚兩側留下銘文,標明城磚的產地名稱以及參與燒磚的各級官員、民工民伕的姓名信息。

據說,當年明城牆一塊磚頭造出來需經過嚴格的檢驗,工部從每批城磚中任意抽取一定數量,由兩名強壯的士兵相隔一定的距離,抱磚相擊,如城磚不脫皮,不破碎,聲音清脆,方為合格。名字都燒在磚上了,誰也賴不掉。質量不保,嚴懲甚至殺頭 ,好傢夥誰還敢偷工減料,敷衍了事。

南京城牆

古代不僅僅是城牆牆磚,兵器製造、宮廷用品製作等都會用「物勒工名」。在陝西兵馬俑坑出土的上萬件青銅兵器中,每一件兵器上都刻有各級管理者和製作者的姓名,且兵器工藝的精準度誤差僅為0.8至0.02毫米,令人嘆為觀止。

城牆上工匠名字

現在提倡工匠精神,很多人都會把眼光盯向德國、日本,其實,在2000多年前秦磚漢瓦上早已有了這種體現。工匠者,筆者以為就是不會耍滑頭的踏實的人。

據說,北京奧運會,把鳥巢建築工人的名字都刻在每一根鋼筋上了。古墓迷情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墓迷情 的精彩文章:

現代的雙向八車道弱爆了,秦始皇的高速公路寬61米,至今仍可使用
鴉片戰爭後,清朝一支軍隊駐守到1940年,執行大清律可納妾
侵華日軍九一八後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商議朝政的地方建了一座紀念塔
最寒酸的垃圾古墓里,葬著天下第一昏君,人們誤會他已千年
古墓被盜掘一空,專家氣得狠狠踹了一腳墓門,掉下千年國寶,如今值兩億

TAG:古墓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