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禁養區、環保稅雙重高壓,誰是養殖戶的「救命稻草」?

禁養區、環保稅雙重高壓,誰是養殖戶的「救命稻草」?

農業行業觀察 nyguancha.com

案例 |創新| 創業

養殖業本就是一個辛苦的行業,再加上隨著政策、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養殖戶每天都在艱難度日。而今年,養殖戶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儘管如此,生活依舊要繼續,何況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養殖也是一樣的。

在艱辛的背後,如果你肯用心了解國家政策,分析市場環境,大賺的養殖戶比比皆是。

這不,國家剛一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很多農民就返鄉回家創業了。而且他們大多數人的創業項目首選的就是養殖。

對這些人而言,國家政策早就爛熟於心,市場行情也是了解的相當透徹,回家搞養殖就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小型的養殖場投入不是很大,關鍵是國內市場對肉類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再加上以前家裡有過養豬、養雞的經驗。

於是,滿懷理想的農村創業者,風風火火的走上了養殖這條路,成了農村專業養殖戶的一員。

可惜,世事無常,國家政策更是要隨著國情的變化不斷做出調整。

於是,醞釀已久的暴風雨氣勢洶洶而來。

2016年11月環保部和農業部出台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指南,全國各地對禁養區作了明確的界定。

同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要求在2017年底前,各地全部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養殖場。

這一晴天霹靂徹底粉碎了養殖戶的發財夢,因為在農村,大多數的養殖場不管是在選址還是養殖方法上都不符合國家的養殖標準,也就是說,2017年底,有一大部分養殖場將會被拆遷。

正當養殖戶焦頭爛額之時,近期,國家又出台了《環境保護稅法》。

為了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從明年1月1日起將正式開始實施,其中明確規定將農村養殖產生的環境污染行為進行徵稅。

意思很簡單,從明年起,農村養殖戶要依法交稅了,如果發生逃稅漏稅行為,將是違法行為。

但是,養殖戶別擔心,這個稅不是所有人都要交的。

環保稅法規定,僅對存欄規模大於50頭牛、500頭豬、5000羽雞、鴨等的禽畜養殖場徵收環保稅。

稅法規定是以每頭豬1當量,每頭牛0.1當量來計算。當量值是環保稅法中用以計算納稅額的單位。

草案將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作為環保稅的稅額下限,規定:大氣污染物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2元;水污染物為1.4元;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稅額為每噸5元至1000元;雜訊按超標分貝數,稅額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假如我們以畜禽養殖僅收取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環保稅來算,那麼:一家500頭豬存欄的豬場,其應繳稅額為500頭豬×1當量×(1.2+1.4)元=1300元。如果算上固體糞污等,每頭豬至少應繳稅2.6元以上。

對於自家的養殖可以不交稅,也沒有拆遷的危險存在,但是對於大多數以養殖為生計的農民而言,「禁養區」和「環保稅」帶給養殖戶的影響可大著呢!

一起來看看這影響究竟有多大!

1、養殖場面臨拆遷

很多養殖戶建養殖場時都會考慮用水,或者離自家比較方便地方,自然,養殖場離住宅區就比較近了。

而且他們的養殖也不是生態養殖,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污染當地水源。所以,大多數人的養殖場是建在國家規定的「禁養區」內的,所以,拆遷是少不了的。

因此,大多數養殖戶苦心經營的養殖場,在今年底就要消失了,這弄得養殖戶人心惶惶,但又無能為力。

2、養殖成本增加

雖說,養殖場拆遷國家會給補貼,但是新建一個養殖場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比想像中的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殖的成本。

再者,國家現在要求要生態養殖、標準化養殖,所以在養殖方法,以及養殖設備的購買上,必須加大投入。

同時,環保稅的到來,更是為養殖戶增加了養殖成本,若每頭豬至少繳納2.6元的環保稅,規模大點的養殖場僅僅就這個稅也要繳怕了。

3、規模化養殖競爭加劇

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化和人們對肉內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千家萬戶的分散飼養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規模化養殖成為養殖戶的唯一出路。

但是由於環保高壓來襲,養殖戶紛紛轉型走上了規模化養殖道路,致使規模化養殖市場競爭空前激烈,這對於轉型後的養殖戶來說更是一大考驗。

所以說,不轉型會被淘汰,轉型尚有一線生機,將壓力化作動力,一步一個腳印,相信在經歷這次歷練之後,生存下來的養殖戶必能成就一番事業。

4、產品價格下跌

國家對養殖業的整頓,使得其惶惶不可終日。很多在禁養區的養殖場不得不想辦法出售自己的產品。於是養殖業迎來了一場價格戰。

養殖戶之間的價格戰一旦打響,產品價格下跌就成了必然趨勢,所以說,今年,養殖戶想賺錢,難度真的是有點大。

一系列連鎖反映之下,養殖業陷入了沉寂。養殖戶的日子變得艱難。

不過,養殖戶別灰心,今年的玉米價格貌似會降低,也就是說,飼料成本會減少。這對於養殖戶來說簡直就是今年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因為隨著養殖場的拆遷,市場對玉米的需求量減少,加上新玉米很快就集中上市,加之臨儲政策取消,市場的供應增加,所以,玉米的價格恐怕會繼續下跌。

在養殖這一塊,飼料成本是最重要的一項成本。玉米價格下跌了,養殖戶成本就會降低,賺的錢也就多了。

在如此艱難的歲月里,養殖戶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玉米價格的下跌了,但這對於種植玉米的農民而言無非又是一場災難,但是,農業君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最後,農業君想給養殖戶朋友提個醒:不管是搞養殖亦或種植,一定要學會依靠國家政策,科學地分析市場需求,切勿盲目從事農業生產,別到頭來白白忙活一年卻一無所得。

(原創打賞、用您的行動支持作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業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農作物良種攻關有新進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受重視;生鮮電商大戰在即;百果園進軍無人零售

TAG:農業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