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倍訪印,「西行外交」有玄機

安倍訪印,「西行外交」有玄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3日出訪印度,與印總理莫迪舉行2014年以來的第十次「安莫會」。緣於日印關係迅速發展,日本輿論得以吹噓兩國具有地緣、幣緣、物緣與佛緣———兼具戰略、金融、商品及文化四大屬性。但擠出此言水分再看,安倍此番西行「取經」,絕非謀求印太地區穩定。

投入大量資源促日印關係「上台階」

安倍2015年12月訪印時,將日印關係提升至「世界上最具潛力」的高度。2016年,安倍政權出籠《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鼓噪日美澳印抱團經略兩洋。近3年來,日印關係「發生實質變化」,結成「特殊的全球戰略夥伴關係」,其蘊涵的「特殊」「全球」「戰略」性質,漸從承諾變成實幹。

日印關係「上台階」,與安倍投入大量外交資源,兜售冠以弧、圈、角、菱之名的「戰略構想」有關。在「安倍外交」的盤算中,印度被視為「天然盟友」,為推進對印關係,經濟不計成本、外交不講原則、軍事不求對等———給「中日鄰」關係打楔子,為「中美鄰」關係布暗樁之心路人皆知。

反觀印度,自2014年政權更替以來,莫迪政府沿襲扮演「有聲有色」大國的外交思維,引領印度外交將視野從陸地轉向印太兩洋;從周邊南亞轉向歐亞大陸。緣於此,新德里內心頗願看到日本在印太地區提高戰略地位,彼此呼應;雖是同床異夢,但對來自日本的殷勤頗感受用,半推半就。

或為美國外交政策調整做準備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對安倍訪印成果評價不吝讚美,稱此訪促進兩國「以更大步伐邁入日印關係新時代」。其所說的「新時代」,或指日印在安全、防務、貿易、投資、金融、援助、旅遊、航空、核電等領域的新合同,但內心或是企圖搶灘這一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助推日本經濟增長。

一、經貿合作是熱點。「新幹線」項目集戰略、金融、商品屬性於一身,是安倍給莫迪的見面禮。為爭奪其他6條高鐵線,日不惜突破外援「規制」,大幅降低貸款利息,投入一萬億日元的國家資本,以緩解項目啟動的金融抑制,帶動民間企業與銀行跟進,「讓新幹線成為印度經濟增長起爆劑」。

二、安全合作是焦點。「安莫會」除同意日本派P-1反潛巡邏機參加明年「馬拉巴爾」聯合軍演外,兩國擬將外交防務部門間的安全政策「2 2」磋商由副部長級升格為部長級,並定於2018年舉行首次聯合反恐演習,日航空自衛隊與印空軍在日進行首次演習,構築兩國陸海空全方位聯合訓練態勢。

三、開發非洲是支點。5月23日,莫迪在於古吉拉特邦舉行的非洲開發銀行第52屆年會上,出台「亞非增長走廊」構想。欲與日搭船入非,加大投資;參與伊朗恰巴哈爾港擴建及毗鄰經濟特區開發,拓展連接亞太、中東與非洲的大市場。該構想與印此前的「香料之路」和「季風計劃」一脈相承:藉助印度史上通商31國的文化符號,加強與印度洋沿岸國家、阿拉伯半島及東非的經貿紐帶,故被視為印版「海絲之路」。

日本一家頗受知識精英歡迎的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網站9月13日刊文一針見血地指出,「安倍之所以重視與印度的關係,是因為印度在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性正在提高」;「日本還與莫迪倡導的重視東亞的『東進』戰略產生共鳴」。由此看來,安倍西行,莫迪東進;戰略對接,異曲同工。

自2012年執政以來,安倍力推「俯瞰地球儀外交」,出訪達56次,居戰後歷屆首相之最。此訪並非其任內的外交謝幕,11月APEC峰會或再次舉行「安莫會」。但眼下國內政局動蕩,「後安倍時代」匆匆臨近,「地球儀外交」視角,已從「俯瞰」調整為「回看」———秋後盤點,刮垢磨光。

部分智庫與媒體或已聽出安倍西行的弦外之音:深耕對印外交,拓展對亞外交(磨光)、補強對美外交(刮垢)。上述《日本經濟新聞》有句話很重:「安倍希望通過此行補充穩固的日美同盟」———關係「穩固」還需「補充」,正說明其不穩固,安倍或「悄悄地為美國的外交政策調整做準備」。

(陸忠偉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別把浙大學者意淫成「宣傳部長」!
埃及法院以泄密罪終審判決穆爾西終身監禁
申花1:6上港 申花球迷難掩失落不願離場
想交男朋友了?蔡依林曬照這樣招桃花
中國—東盟博覽會加速打造升級版 拓展服務平台

TAG:中國網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