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古老的行當,你還記得多少?
東營古老的行當記憶!
你有多少……
東營經過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
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年的很多場景、手藝也已經看不到了,
你還記得多少呢?
這是14年攝影師記錄下了的廣饒高齡代景波老人當時一段工作的情景。雖然難以用鏡頭凝結老人一生對於這個行業的執著之情,但照片瞬間定格的幾個片段能夠真實的再現和留下人們對於這一行當乃至老人生活的一種深思和回憶。
在從事50餘年這個行當和應該享受晚年快樂生活的他,他的這份執著不知是迫於生活的無奈還是得以讓這行當能夠作為一種文化傳承下去而堅守。。?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個
生活中的老行當
不知道你還記得多少?
打首飾
這個行當現在東營也有,以前人們都是那老錢銀元等去打個首飾作為彩禮用那時候可是上等的大禮!
烙火燒
結婚時候家家都會用到!
趕集修表
80年代還有每次去趕大集總有幾家修表的,那個時候都是機械錶!有塊機械錶那個年代都是高大上的標誌!現在都是名牌表都去售後了!基本消失的行業!
挽面
用紗線拔除臉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方法,亦稱為「開面」「修容」,女性出嫁、過節、生子滿月,都有挽面習俗。由於挽面事關「婦容」,因而挽面人亦被尊稱為「挽面娘」。88年左右的東營一直保留著的風俗,很多女孩出嫁前都會做一次,相當於現在的跟妝吧!
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口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子兒也要去,剩下大外孫不讓去,大外孫不願意,氣得大外孫放仨屁。」小時候一直以為這只是一首歌謠,其實拉大鋸是一種職業。
閹雞
閹雞是一種古老的行當,就是把公雞的睾丸割掉,目的是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更嫩一些。
煽豬
幾十年前,東營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為了讓豬長的快一點,不管是白豬黑豬,春季逮回家都要請獸醫來把豬煽了,到過年就能長成一頭大肥豬,臘月間,開始討論誰家的豬肥,誰家的女人勤快會持家。
彈棉花
以前,人們冬天蓋的都是大棉被,做棉被是入冬前的大事,自己地里種的棉花,請來師傅把棉花彈松,做成棉被。
換糖
「叮叮克,叮叮克」印記在每個人腦海中,小時候聽到這個聲音,快速的把家裡的廢鐵、拖鞋、雞毛都翻出來,追著這個聲音就去了。
換豆腐
小時候的豆腐很少有人用錢買,大部分都是用自家收的大豆按著相應的折價換。那個「換豆腐」人的吆喝聲比較特別,每當他挑著擔子路過,不大一會兒,就圍一大群小孩,手裡都提著媽媽準備好的大豆來換豆腐。那時候,人們都比較實誠,該多少就是多少,不管大人小孩。
以上僅僅為東營的部分老行當
你認為還有什麼值得回憶老行當
歡迎下方留言分享大家吧!
而立·第二十八期—光影匠人
全東營最會拍照的人,竟是這樣一位萌大叔!
點擊展開全文


※山東這個地方被查封,東營人可別上當!
※今天財神節,別忘了接財神!我接了……
※還記得那些年老師說過的話嗎?
※為了吃一口美食,這個姑娘竟然就把自己交出去了!
※雙胞胎嫁給雙胞胎,生出的孩子竟然……
TAG:東營大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