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鴻章如何評價自己,李鴻章是賣國賊嗎?評述李鴻章的功過是非

李鴻章如何評價自己,李鴻章是賣國賊嗎?評述李鴻章的功過是非

李鴻章一生共簽下30多個條約,大多為不平等條約。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對這位清末重臣也逐漸評價多元化。

首先看看李鴻章的自我評價

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李鴻章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與西方列強談判

李鴻章這句話說得很明白,也就是說他的洋務運動是一種「裱糊匠」的工作,後來清政府想要真正的改革,但是又沒有相應的準備,「真相破露,不可收拾」,我只負責裱糊,責任不在我。

老上司曾國藩的評價:

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拚命著書」。曾國藩認為李鴻章熱衷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曆數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

清朝對李鴻章的評價:

《清史稿》是清朝的遺老遺少寫的,《清史稿》可以說能代表清朝官方對李鴻章的評價。《清史稿·李鴻章傳》說:「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勛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沖,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

李鴻章與淳親王奕譞,奕譞即是光緒皇帝的生父。

《清史稿》對李鴻章的評價總的調子是肯定的,認為李鴻章是名滿全球的中興名臣,但是李鴻章「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

梁啟超的評價:

梁啟超說:「自李鴻章之名出現於世界以來,五洲萬國人士,幾於見有李鴻章,不見有中國。一言蔽之,則以李鴻章為中國獨一無二之代表人也」。

美國人和俄國人的評價:

美國總統格蘭特稱李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法國總理甘必大,德國宰相俾斯麥齊名。

俄羅斯帝國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評論對李鴻章的印象時說:「我認為李是一個卓越的人物,當然他是中國人,沒受過一點歐洲教育,但受過高深的中國教育,而主要的是他有一副出色的健全的頭腦,善於清晰地思考。正因為如此,他在中國歷史上,在治理中國方面起過重要的作用,這就不足為奇了。當時治理中華帝國的實際上就是李鴻章。」

以上都是正面評價,關於李鴻章還有負面評價

1895年因馬關條約簽訂,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人丘逢甲寫下一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意在諷刺李鴻章。

當年在北京有一個飾演丑角的名演員劉趕三,在戲台上罵李鴻章,突然冒出一句台詞:「拔去三眼花翎!」,正好下面聽戲的有李鴻章的侄子,上去就打了劉趕三好幾個耳光,劉趕三感覺自己遭到侮辱,又敢怒不敢言,鬱悶不樂,不久以後竟然去世了,當時的人為此事作了一副對聯嘲諷李鴻章:「趕三一死無蘇丑,李二先生是漢奸。」

中法戰爭結束後,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清政府被迫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左宗棠評價李鴻章說:「對清朝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

李鴻章和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後留影。

李鴻章訪問德國,會見德意志帝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俾斯麥問他:「你當了一輩子的中國宰相,告訴我,你有什麼足以自傲的政績?」於是李鴻章就說,他怎樣領導清朝軍隊剿滅了太平天國和造反的捻匪。俾斯麥聽了以後告訴李鴻章:「真的是很崇高啊!不過,我們歐洲人卻認為,打仗要戰勝外族人才是功勞;國內自相殘殺來保持一國的穩定,我們歐洲人不拿出來談。」

俾斯麥後來聽說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麥」,於是就說「我可不要被說成是『歐洲的李鴻章』」,這話其實是在諷刺李鴻章,俾斯麥羞於與李鴻章齊名。

當時的人對李鴻章的評價有正面,也有負面,呈現多元化的現象。那麼後世之人,也跟當時的人一樣,褒貶不一,李鴻章的正面頭銜是「改革家「、「中興名臣」,負面頭銜是「漢奸」、「賣國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昭君趣史 的精彩文章:

九一八事變2萬日本軍7小時打跑了30萬東北軍!張學良難辭其咎

TAG:昭君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