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同理心升級用戶體驗

以同理心升級用戶體驗

內容創作只是新媒體人所有工作中最基礎的日常工作之一。

寫稿子是小編要完成的基本小事,我們最看重的不是如何寫好一篇推送文章,我們默認的溝通對象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新媒體人。我們想要通過溝通,賦予一個職場人傲立新媒體叢林、頑強生長的底氣。

你在思考內容創作前,需要把自己當做一名團隊負責人,或者給自己封上內容總監的頭銜,從零思考平台對於用戶的價值、平台定位、用戶體驗、商業邏輯……

懷有一份對人、對內容的溫柔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他人思考的過程,正是我們提及的同理心。它是內容創作者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我們需要找到合適的方式來激活它。

1.尋回對人、對事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與生俱來的一項本能。比如,你在喜歡的人面前會處處為他著想。只是通常情況下,它常常被趨利的利己心所壓迫著,以至於我們都忽略了自身這塊未經開採的精神富礦。

只是我們這些長大的人們,忘記了自己也曾心懷同理心。新媒體人想重新尋回本能的同理心,起碼需做到以下兩點:

內容創作是一個既耗時間又燒腦的主觀創作過程。

很多小編為了早點下班,會很熟練地按領導喜好的風格來創作內容。領導對內容點頭,就算平安度過了一天。

公司領導也有自己的利己心。老闆花錢請小編來,不就是為了創作內容,為公司產品多帶來一些曝光量嗎?一定要小編在內容中多加一些公司的信息。

於是,公司上下就玩起了左右互搏的遊戲,老闆緊盯著員工,員工會乖巧地按老闆的個人喜好去創作內容。反正是授意而為,閱讀量不高,這個黑鍋也輪不到自己背。

整個過程中,有誰關心訂閱者的需求和喜好呢?難道十餘年的讀書生涯,只為學成後取悅比你職位更高的幾個人?毫無底線的退讓,是不是一種自利的偷懶呢?

放下利己心,舍掉本位思考的習慣,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內容,能發現更多需要優化和提升的地方。

以下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實例。關鍵問題在於,為什麼過去這多多年,人們一直在忍受著糟糕的用戶體驗,卻很少有人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基本的體驗問題,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

工作中需要時刻懷著同理心,把自己當做與這個平台、這些內容生產無關的路人,置身事外,以第三方的視角來創作的內容。

比如,寫完一篇文章,記得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個標題吸引自己嗎?」

「看完這篇文章需要花幾分鐘時間?這幾分鐘花的值嗎?」

「為用戶節省時間,把可有可無的段落找出來刪掉,會不會好一點?」

「這樣的排版,有沒有便於閱讀?」

「我願意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嗎?」

2.以同理心提升閱讀體驗

帶著同理心思考,從用戶體驗的細節出發,從細微之處出發,能夠對用戶體驗做出持續的改進。新媒體的用戶體驗就是與人方便,降低別人的認識成本,降低操作的複雜程度。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提升用戶體驗:

·認知層面

·閱讀層面

·互動層面

(1)認知層面

在認知層面,你需要做的是,讓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你的平台聚焦在什麼領域,日常主要發布的內容是什麼。

以微信公眾號為例,用戶的閱讀習慣是通過平台的簡介頁面來了解平台的基礎信息,繼而查看歷史消息,看看推送內容是否感興趣,然後再決定是否關注。

一個平台的簡介頁面,雖然信息量不大,卻包含了用戶在認識層面關心的諸多核心信息。平台使用經過設計的標識且認證、加V,往往說明了它們在進行團隊化運營。一個好名字,通常可以看出平台的行業屬性;賬號ID表明了這個團隊的用心程度……

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對尊重讀者的同理心則會引導你我注重每一個認知細節。從諸多細節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優秀的平台對用戶體驗的理解。

(2)閱讀層面

在用戶閱讀體驗這個層面,你需要優化的主要內容有:

·色彩搭配。

·字音字型大小、行段間距。

·圖文關係。

·閱讀福利。

在優化排版的過程中,你需要的不是工具,而是對信息的理解和不斷提升的自身審美能力。

你應該明白,排版也是信息表達的一種重要手段,是文字、圖片之外的一種述說方式。美觀不是排版的第一目的,信息表達才是。

閱讀層面的優化,沒有一個固定的版式標準規定信息必須按照某種形式排列。我們需要以結果為導向,找到內容和審美兼顧的形式,來呈現需要表達的信息。

色彩、字型大小、行間距、段落間距同樣影響著用戶的閱讀。哪怕是一個字型大小的區別,也會造成不同的觀察體驗。

對比一下14號字至16號字的大小,會發現14號字體是適用於正文的最小號字體了,低於這個大小的文字,已經不便於閱讀。

15號字體最少被人使用,但它兼顧了美觀和閱讀便利性的優點。16號字體適合純文本閱讀,比如新聞、娛樂資訊類內容。根據內容選擇適合的字體,確定主配色及圖文關係,這些都來自你的審美判斷。

作為內容創作者,需要在一篇內容中做好用戶的閱讀預期管理,埋設一個閱讀福利,吸引讀者一屏屏看下去。安排好重要信息出現的節奏,因為這些內容是內容創作者的重要討論的話題。

(3)互動層面

「邏輯思維」每天的推送中,有一個小小的細節可能容易被忽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瓜老師 的精彩文章:

大瓜老師答疑解惑第0043問
大瓜老師答疑解惑第0039問
大瓜老師答疑解惑第0038問
大瓜老師答疑解惑第0029問
大瓜老師答疑解惑第0028問

TAG:大瓜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