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僅展兩個月今天分享一篇文章,講講《千里江山圖》的故事,也和你一起欣賞古代其他青綠山水傳世佳作。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千里江山圖》是王希孟18歲時作品,為大青綠設色絹本,染天染水,縱51.5厘米,橫1188厘米,氣勢遼闊超凡。

王希孟為北宋宮廷畫家。十八歲時在徽宗畫院為生徒,後召入禁中文書庫,得徽宗親授,其後不到半年就以《千里江山圖》進獻。畫史文獻沒有王希孟的任何記載,《千里江山圖》是他唯一的傳世作品,清宋犖推測他畫完這件作品後「未幾死,年二十餘」(《論畫絕句》)。該圖長達11.9米,以一幅完整的絹幅表現千里江山壯闊之景,山峰層巒疊嶂,奔騰起伏,江水煙波浩渺,平遠無盡。山水間有屋舍村落、橋樑渡口、寺觀塔剎、樓閣亭榭等,並描繪有眾多人物活動,有行旅、幽居、捕魚、觀瀑、遊玩等。該圖繼承和發展了唐代青綠山水畫的技法,用筆精細,注重在青、綠顏色中尋求變化,古意與創造兼備,實景與想像並融,是存世青綠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北宋政和三年(1113)徽宗將該圖賜權臣蔡京,後隔水有蔡京題,尾紙有昭文館大學士溥光於元大德七年(1303)題。該圖曾入南宋內府,清梁清標曾收藏該圖,後入清內府,卷首有乾隆帝御題詩。《石渠寶笈》(初編)著其貯御書房。

《千里江山圖》全卷展示: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千里江山圖》是此次「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中的最核心的一幅繪畫,位於午門正殿展廳,整個展覽都圍繞這一件作品展開,為此次展出,故宮還專門定製了一台特殊的展櫃。

除《千里江山圖》之外,整個「青綠山水畫特展」中還有多件國寶級展品,例如大名鼎鼎的展子虔《游春圖》、宋人《江山秋色圖》、趙伯驌《萬松金闕圖》等,從晉至近代,是全國博物館第一次系統梳理、展示中國歷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脈絡。

「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和東西雁翅樓展出,分前後兩期,共展出文物86件套,中間將於10月30日換展。本次展覽以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為主,並展出有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的藏品。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原色原大高清複製品

(價格880元)

請聯繫謝強:15112681313

關注「盛世藝拍」,還可免費獲取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高清大圖

(關注後截屏發給上面聯繫人「謝強」微信即可)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而這次將進行的「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是故宮博物院2017年年度大展,本次舉辦該展覽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重要門類,但是由於元及以後文人畫的迅速發展並佔據畫壇主流,導致通常我們對中國山水畫的印象主要是水墨山水,忽略了青綠山水在畫史上的地位和價值。系統展示中國古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脈絡,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山水畫的概念,以及中國藝術的精神。第二、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展子虔《游春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宋人《江山秋色圖》、趙伯驌《萬松金闕圖》等重要作品,在青綠山水畫的收藏上有突出優勢。藉此展覽,可以讓民眾對故宮博物院藏品的重要性有直接、具體的認識。第三、故宮博物院經過全面的文物清理,向社會公布了全部藏品的目錄。舉辦青綠山水這樣的專門性展覽,是系統清理成果的具體體現,也反映了故宮博物院藏品清理、研究的深入化。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本次展覽共分為5個單元:第一單元「東晉至宋:金碧輝映」展示的是青綠山水濫觴、成立至完備的過程,該單元展示的均為美術史的名作,尤其是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畫、展子虔《游春圖》、傳趙伯駒《江山秋色圖》、趙伯驌《萬松金闕圖》實為難得一見的珍品;第二單元「元至明中期:墨色清趣」展示的是青綠山水與元人畫合流的過程,其中的著名作品如胡廷暉《春山泛艇圖》、佚名《東山絲竹圖》、文徵明《惠山茶會圖》、仇英《玉洞仙源圖》等。

午門西雁翅樓展廳展出了「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的第一、二單元:「東晉至宋」和「元至明中期」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魏晉南北朝,山水多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出現,處於「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階段,從現存畫史文獻及敦煌壁畫實物來看,當時作為背景的山水樹石均有著色。唐代開始出現青綠、水墨畫並立的局面,李思訓、李昭道(二李)的青綠山水畫標誌著中國山水畫的完全獨立並趨於成熟。

唐代敦煌壁畫中的青綠山水背景在技法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以莫高窟中的經變畫的青綠山水為代表,顯示了中原地區的影響。宋代青綠山水畫的發展臻至完備,北宋後期王詵、趙令穰的青綠山水畫中融入了規則士人的趣味。而王希孟則是作為宮廷畫師代表了宋代院體繪畫的成就。南宋則是趙伯駒、趙伯驌繼續發展。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出於文物保護的考慮,

諸多歷史珍跡展出時間不會太長。

同時,在之後需要「休眠」的時間

也一般不少於三年。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千里江山圖》(局部),圖中可以看到局部使用的顏料較厚,並且已有脫落現象。

「青綠山水」

因在繪畫過程中使用了

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而得名。

它的部分顏色很厚,

每次打開難免會有少量脫落的現象,

這也讓真正的愛畫之人甚是心疼。

所以上世紀僅僅展出了兩次,

此外還曾經引發過《千里江山圖》

是否需要靜養20年的大討論。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王希孟

中國繪畫史上唯一一位

僅以一幅作品而青史留名的天才。

更絕的是,

《千里江山圖》是他在18歲時所做的作品,

這都無疑讓後人們無限感嘆著。

據記載稱,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

王希孟耗時半年繪成《千里江山圖》卷,

時年僅十八歲,此外再沒有關於他的記述,

不久他便英年早逝。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關於王希孟的英年早逝,

流傳有兩種說法:

一是王希孟身體過於羸弱,因病離世;

二是其後上呈《千里餓殍圖》,

徽宗大怒,遂賜死。

到底王希孟死於何因,

後人也只能猜測一二。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蔡京《千里江山圖跋》,行書

根據《千里江山圖》卷後蔡京題跋,可以看出18歲時,他在徽宗畫院學習。曾得到徽宗親自指導,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創作了這卷《千里江山圖》,此後便無音訊,清人曾推測他完成此畫後不久即去世。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但是,根據《北宋名畫臻錄》(清代善本),對《千里江山圖》記載不多的文字,又說明王希孟是被皇上賜死的。


《北宋名畫臻錄》原文記載:「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少時有異相,生時有瑞鶴東來,眾人皆言有大貴。聰穎博學,善詩文,通音律,工書畫,猶善劍術。十歲被召至宮中待駕,徽宗親授畫技,曰「其性可教」。藝精進,畫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見。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圖》,上大悅,此時年僅十八。後惡時風,多諫言,無果。奮而成畫,曰《千里餓殍圖》。上怒,遂賜死。死時年不足二十。」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陳丹青曾這樣講述這幅畫:「《千里江山圖》的野心,遠遠超過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訓。《千里江山圖》的開闊,開闊得非常具體。如果把這幅畫切割成無數個局部,每個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畫,都是細節。」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通常成年的大師喜歡做減法,也就是所謂取捨和概括,可18歲的王希孟是忙著做加法。人在18歲才會有這股子雄心和細心,一點不亂。不枝蔓,不繁雜,通篇貴氣,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賦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局部)

9月15起,我們又將有近兩個月的時間能夠親眼見到全卷真跡,想必這一定會成為今年金秋最美妙的相遇。當站在原作面前欣賞時,定是另一番感慨湧上心頭。那麼,在欣賞這幅《千里江山圖》之餘,我們還可以簡單了解一下中國古代青綠山水的其他傑作。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青 綠 山 水 佳 作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隋 展子虔《游春圖》

青綠山水開始於隋代,曾作為主要的山水樣式流行於隋唐和北宋末年的宮廷,宋代以後逐漸式微。相傳,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是我國山水畫史上第一幅完整獨立的山水畫卷,同時開啟了青綠山水的端緒。

《游春圖》是一幅山水畫,描繪了人們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到山間水旁「踏青」遊玩的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為主,人物點綴其間。湖邊一條曲折的小徑,蜿蜒伸入幽靜的山谷。人們或騎馬,或步行,沿途觀賞著青山綠水、花團錦簇的勝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遊艇緩緩蕩漾,船上坐著的幾個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連忘返。山腰和山坳間建有幾處佛寺,十分幽靜,令人神往。

畫家運用細而有力的線條勾畫出物象的輪廓,人物雖然小如豆粒,但一絲不苟,形態畢現。山石樹木只用線條畫出,可以看到行筆的輕重、粗細、頓挫、轉折的變化,但尚未見到唐代以後繪畫中出現的皴擦技法。《游春圖》卷歷來被認為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面貌。近些年有學者對於這幅作品的作者和時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討論。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青綠山水發展至南宋時期,以趙伯駒、趙伯驌兄弟為代表。二人在繼承李思訓、李昭道大青綠的畫法基礎之上,創造了一種介於院體畫和文人畫之間的青綠山水。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北宋 趙伯驌《萬松金闕圖》

—— 4 ——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元 錢選《山居圖》

元代畫家錢選也創作青綠山水,畫風師法唐代趙伯駒,上溯至隋展子虔,追求古樸恬靜的格調,整幅畫作極為雅緻且耐人尋味。卷末自題詩一首,表達了他隱於繪事、絕意仕途的思想。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元 錢選《山居圖》(局部)

—— 5 ——

之後由於受文人畫思潮的影響,山水畫家主要以水墨山水為主,青綠山水遭到貶抑,逐漸被擠出了畫壇主流的位置。但依舊有不少文人畫家創作青綠山水,以明四家之一的仇英為代表。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明 仇英《桃源仙境圖》

在仇英的青綠山水畫中,多以「院體」筆法勾皴,並以文人畫追求墨韻的擦染方法,把山的陰陽向背交待清楚。盡量保留了水墨氣韻,有一種清雅之氣。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明 仇英《仿明皇幸蜀圖》

青綠山水雖然在整個中國古代山水畫中沒有佔據很大的篇幅,但卻無疑驚艷了後世。在它的青青綠綠中,我們的視覺得以觸摸到古代文人心中那片理想的夢幻國度;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面前,我們更將有機會與那顆永遠年輕的天才之心相互接通。

關於《千里江山圖》,陳丹青說:

是上帝讓他幹了這件事!

今天,我單單只講一個人一幅畫:宋徽宗年代,王希孟二十米長的手卷《千里江山圖》。

今天關於這幅畫,我也只講一個點,就是:王希孟在畫的時候,只有十八歲。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這幅畫呢,謝天謝地,現在還在故宮。前兩年還拿出來過,我就去看,腦袋就抵在展櫃的玻璃上看,看得像個傻子一樣,實在是太輝煌。

在這幅手卷的終端有這樣一段題識:

「政和三年閏四月壹日賜王希孟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

翻譯成白話就是:少年王希孟學畫,被皇家畫院錄取了。獻了幾次作品,都不夠好。但是皇上看他聰明,就親自調教他。不到半年他就把千里江山圖,獻給宮廷。皇上很高興,誇獎他,給他官做。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十五六歲的孩子

已經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太多傑出的作品都是年輕人做的

十八歲是什麼概念呢?按照現代慣例,就是成年了。

可以喝酒,可以抽煙,可以駕車,可以自個兒住出去。

所以當我們說起十八歲,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還小。我現在看到80後 90後二十郎當的男女青年,我隨口叫他們「孩子」。但我知道,這個稱呼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呢?因為我看了一本西方人寫的書蠻有意思:就是《童年的消逝》。

我才知道整個古代啊,成年人和孩子的關係,不是像今天這樣的。

今天呢,我們在一切領域劃定成人-兒童這個區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童年的消逝》初版於1982年,是寫出《娛樂至死》的學者尼爾·波茲曼的代表作之一。

古代沒有現代這樣的大學、中學、小學。很多孩子,到了十二三歲他就學門手藝。其中優異的人,十五六歲就獨當一面,他就出來接活兒了。

那麼全部的美術史和工藝史,大家要知道,太多太多傑出的作品、工程,其實是年輕人做的。

雖然有老師傅統領著、帶著、教著。那麼在一些工藝,要求特別精密的手藝中,只招十四歲以下的小徒弟。

過了十四歲它就不要了,因為心不靜,心也不純了。

咱們要是聽過教堂的唱詩班,那種全神貫注、那種精密和神聖感,是少年童子們最珍貴的一切。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電影《天使之音》(Almost Angels)

不要小看十八歲

十八歲少年的感知功能是全息的

好像全身裝滿了攝像頭

不要小看十八歲,十八歲的孩子,如果是個天才,這事兒就非常可怕了。

法國的蘭波,十九歲他就不寫詩啦。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那像莫扎特、聖桑,身體還沒發育,他也就開始作曲。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米開朗琪羅雕刻《聖母和耶穌》的時候,23歲,雕刻《大衛》的時候,26歲。

德拉克羅瓦23歲畫《但丁小舟》。

畢加索最迷人的玫瑰色時期也就是20歲上下,可你要是看他們十來歲時候畫的畫,都本事已經很大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在今天在各個學院裡面,一個十八歲的青年,頂多是附中的學生,他根本看不起自己,也沒有人注意他。

可你要是比比王希孟,人家真是自信。

繪畫是手繪的,手藝第一。手藝之上,又是眼光第一。眼光就是一邊畫著,一邊你怎麼判斷自己這幅畫,而觀察之眼,是不可學不可教。

所謂天份,實際上指的是這個。因為你在同一片風景,你給天才看,你給庸才看,畫出來是不一樣的。

十八歲的感知功能,是全息的。

好比嶄新的電腦,下載功能、搜索功能、反應功能,那是一流。他長成一個少年看世界,那簡直渾身都是攝像頭。

新手畫畫一半技巧一半逞能

少年意氣 光華燦爛

不枝蔓不繁雜 清秀逼人

年輕的新手畫畫,興緻勃然。他只要有技巧,差不多一半是在逞能,一半實在是因為他太年輕。他對眼前的世界好奇、動心、熱愛。

你整體地看,隋唐的繪畫,加上東晉顧愷之畫的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的胚胎和萌芽,是童年期。

早期文藝復興的意思就非常像隋唐的畫,一股子少年的稚氣、秀氣、靈氣和英氣。

五代北宋的山水畫,格局擴大,氣勢雄渾,用墨慢慢老熟,但是宮廷仍然熱衷青綠山水畫。

因為當時的青綠山水,也是一種歌功頌德,是主旋律題材。

那麼到了北宋,遇到像王希孟這樣的天才,又少年了一下子,出人意表,光華燦爛。

這難怪宋徽宗堪稱奇蹟,這麼給他誇獎。因為他自己也是高明的畫家,他知道,他畫不出《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的野心,遠遠超過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訓。

王希孟沿襲的全景觀,是五代北宋開拓的圖式,猶有過之。

你看《千里江山圖》的開闊,開闊得非常具體。

如果把這幅畫切割成無數個局部,每個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畫,都是細節。

隋唐五代,包括北宋的大家,你去看看,找不出一幅畫能夠收納這麼多自成格局的景別。

而每一個景別,有這麼多詳確動人的細節。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100年才展2次的《千里江山圖》又露面了

《千里江山圖》的局部

十八歲做的事,多半其實是不自知的

照西洋人的說法

是上帝讓他幹了這件事情

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師,喜歡做減法,也就是所謂取捨和概括,可十八歲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著做加法。

人在十八歲年紀,才會有這股子雄心和細心,一點不亂。不枝蔓,不繁雜,通篇貴氣,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賦了。

他降生在中國山水畫的黃金時代,他在黃金時代只有十八歲。他在十八歲上,又有一個宋徽宗親自給他調教。

如此這般,我想他也鬧不清怎麼畫出這幅偉大的畫卷。

十八歲乾的事,多半其實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說法,那是上帝讓他幹了這件事情。

我們在想像中國古典畫家的時候,都是白鬍子老人。明清文人畫,確立了山水畫中的老人符號。晚清民初的黃賓虹、 齊白石、張大千,又坐實了這類符號的單一想像。

在《千里江山圖》中,我分明看見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歲。長几歲、小几歲,不會有《千里江山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秋興專輯|明 · 祝允明 草書《杜甫秋興詩軸》
賞畫|清 · 王原祁《谿山草堂圖》
秋興專輯|明 · 祝允明 草書《杜甫秋興八首》
「老九報道」山西省第三屆晉陽杯篆刻藝術大賽暨晉陽印·社蒼文篆會——中日篆刻交流展
賞畫|清 · 羅聘《花鳥山水冊》(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