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家面臨分裂時,他曾領銜「力挽狂瀾」,失敗後坦言從不後悔

國家面臨分裂時,他曾領銜「力挽狂瀾」,失敗後坦言從不後悔

亞納耶夫,原蘇聯副總統。1937年,他出生於俄羅斯高爾基州彼列沃茲村。高爾基農學院畢業後,亞納耶夫曾在基層工作多年,任區拖拉機站作業隊主任。後來,他被單位推薦進修學習,獲得了史學副博士學位。回到高爾基後,他開始從事行政工作,曾在共青團、工會長期任職,因工作出色一路升遷,八十年代中期曾擔任蘇聯工會副主席。

國家面臨分裂時,他曾領銜「力挽狂瀾」,失敗後坦言從不後悔

在此期間,他得到了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賞識,1990年12月,亞納耶夫當選為蘇聯副總統。自戈爾巴喬夫主政以來,由於大力提倡「新思維」改革,不但沒有解決好蘇聯痼疾,更是激化了新的矛盾和衝突,各加盟共和國獨立傾向日益突出,蘇聯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威脅。為了保住名義上的聯盟關係,戈爾巴喬夫向各加盟共和國做出重大妥協,決定實現鬆散的聯盟關係。

1991年8月14日,蘇聯當局公布了新聯盟條約文本,規定「締約的每個共和國均為主權國家」,國名改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擬定六天後正式簽署盟約。消息公布後,加速了蘇聯高層內部的分化。實權派人物克格勃主席克留齊科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部長亞佐夫打算秘密採取緊急行動,挽救國家陷入分裂之中。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旦條約簽訂生效,聯盟中央傳統中心地位必然大為削弱,蘇聯也就名存實亡了。

國家面臨分裂時,他曾領銜「力挽狂瀾」,失敗後坦言從不後悔

在採取行動前一天, 亞納耶夫尚不知情,總理帕夫洛夫給他打電話,希望他能夠參加「緊急狀態委員會」並出面領導。出於拯救國家的願望,亞納耶夫毅然決定參加「拯救」活動。8月19日,亞納耶夫發布命令宣布,戈爾巴喬夫由於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總統職務,同時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行使國家全部權力。

該委員會還發布了《告蘇聯人民書》,稱戈爾巴喬夫倡導的改革政策已經走入死胡同,國家處於極其危險的嚴重時刻。當時,全世界新聞媒體都聚焦在「緊急委」和亞納耶夫身上。然而,在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抵制下,「緊急委」只存在三天就宣告失敗了。政變失敗後,緊委會8名成員,亞納耶夫等4人被捕、1人自殺。隨後,俄羅斯檢察院對全部8人及其他幾名參與者提出刑事指控,罪名為「叛國罪」和「陰謀篡權罪」。

國家面臨分裂時,他曾領銜「力挽狂瀾」,失敗後坦言從不後悔

1994年,葉利欣總統宣布對「緊急委」所有成員特赦。 出獄後,亞納耶夫一直非常低調,在公開場合下幾乎從不拋頭露面。事件結束10年後,亞納耶夫接受過俄羅斯媒體採訪,坦言當時「蘇聯已經處於全面危機之中」,他們的行為旨在與那些「意圖讓偉大國家瓦解的人」做鬥爭,一直以來,他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從來沒有後悔過。2010年9月24日,亞納耶夫因病去世,享年74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