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語里的火文化(二)

成語里的火文化(二)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釋義:比喻無端受牽連而遭禍害。

出處: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南北朝時,北方的東魏有一員大將,叫侯景,坐鎮河南,擁有十萬軍隊。因為與大丞相高歡之子高澄不和,在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背叛東魏,投降西魏。高澄派韓軌討伐侯景,侯景擔心與西魏的聯繫被切斷,又投降南方的梁朝。

梁朝許多大臣認為侯景反覆無常,不能接受他的投降,損害和東魏的友好關係;但是八十四歲的梁武帝卻相信這是統一國家的預兆,接受侯景投降,封他為河南王。

這年八月,梁武帝派蕭淵明率領軍隊討伐東魏。九月,蕭淵明的軍隊逼近彭城(今江蘇徐州)。十一月,高澄派高岳和慕容紹宗率軍救援彭城,派杜弼擔任救援大軍的軍司。慕容紹宗用誘敵之計,引誘蕭淵明深入追擊,然後以伏兵夾擊,活捉蕭淵明,梁軍傷亡逃走的有幾萬人。

大勝之後,軍司杜弼寫了一篇給梁朝的檄文。文中說:「東魏皇帝和大丞相有心平息戰爭,所以多年和南朝通和。現在侯景生了背逆之心,先投靠西魏,後來又說盡好話投靠梁朝,企圖容身。而梁朝君臣竟然幸災樂禍,忘了道義,連結奸人,斷絕了與鄰邦的友好關係。

侯景這樣的卑鄙小人,一有機會還會興風作浪。怕只怕楚國的猴子逃亡,災禍延及林中樹木;宋國城門失火,連累池中魚兒遭殃。梁朝收留侯景,必留後患,將來還會使長江、淮河流域、荊州、揚州一帶的官員百姓遭受戰爭之苦。……」

杜弼在這則檄文中,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做比,是為了勸誡梁朝著眼長遠,權衡利弊,不要引狼入室而不自知,如果繼續庇護奸詐無義的侯景,必會惹火上身。

不出杜弼所料,第二年八月,侯景發動叛亂,造成梁朝多年政局動蕩,使人民遭受戰亂的苦難。

那麼,為什麼城門失火,會殃及池魚呢?說起這則成語的來歷,在後人的記載中,經常講到這樣兩個故事。

兩個故事的起因都是「城門失火」。

第一個故事中,池魚指的就是池塘里的魚。話說,有一次宋國國都的城門忽然失火,人們在附近的魚池裡打水救火,一池水全打幹了,池裡的魚也就遭了殃。

另一個故事中,池魚是一個人的名字。說是從前有個姓池名仲魚的人,也稱池魚,家住城門近旁。有一次城門不慎失火,池魚的家也被燒,池魚竟被燒死。「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是說池魚因城門失火而無辜受害。

但是,在有些史料記載中,「殃及池魚」的並不是城頭之火。

西漢劉安所編的《淮南子·說山訓》載:「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而池魚為之殫。」而裡面提到的是「楚國亡猿」和「宋君亡珠」的故事,都與城門之火無關。

因此,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對應的一個說法為,「宋君亡珠,殃及池魚」。

「宋君亡珠,殃及池魚」的故事記錄在先秦時成書的《呂氏春秋·必己》中。

春秋時,宋國的司馬(掌管軍事的官)桓魋(tui)得了一顆無價寶珠。宋國的國君想奪取寶珠,便給他加了個私藏國寶的罪名,把他驅逐出境。可是恆魋始終不肯交出寶珠。宋君派人去抄家,也沒有結果,就逼問他到底把寶珠藏在什麼地方,桓魋說已經扔到魚池裡了。於是宋君下令:汲乾魚池的水,細細尋找。結果寶珠沒有找到,一池子的魚卻遭到了意外的災殃。

而「楚國亡猿」的故事的確與火有關。

楚王養了一隻心愛的猿猴,某日猿猴從宮裡逃走了。聽說猿猴逃進一片樹林,楚王立即派人去追尋,但樹林太大太深,不易尋找,楚王竟下令放火,把整個樹林燒光。

無論「殃及池魚「的是城門之火,還是宋君圖謀的寶珠,兩種說法都是形容本身無辜,卻因牽連而受害。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向我們闡述了一個道理,即存在某種內在聯繫的事務,也必然因為這種聯繫而相互影響。所以,不論個人還是社會單位,對待消防安全工作,必須有風險意識和全局觀念,避免隱患誘發火災,殃及自身,危害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