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沒節奏感?你的神經夾帶不強

沒節奏感?你的神經夾帶不強

唱歌跳舞是一件快樂的事,它是人類普世的表達方式,也是高效的社交方式。它通行於全人類,無視國界、語言、文化障礙。青少年喜歡追星,愛唱歌跳舞,但是你真懂得音樂的魅力嗎?唱歌跳舞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有節奏,就是有節拍的律動,好像有規律地脈搏跳動。節奏蘊含強大力量,它可以平復人的情緒,可以鼓舞士氣,也可以安撫嬰兒。甚至某種情況下,節奏可以改變意識,使人達到「與天地合」的微妙境界,比如宗教儀式活動。有些地方用音樂來治療疾病,比如中風、帕金森氏病等運動障礙。

而更重要的是,節奏律動對人類繁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遠古時期人類的語言尚沒有完全成熟,那時不論男女,就靠節奏的力量表達對彼此的愛慕。隨著音樂和舞蹈,身體有節奏地動起來,這種協調的身體運動發出了一個信號,表明這人身體健康而有活力,從而增加其「擇偶」吸引力。而這種信號是誠實的,絕不可能欺誑。

除了尋找配偶,在節奏的共鳴下,人們在一起唱歌跳舞,還能加深鄰舍感情,建立信任合作,促進彼此和諧共處。音樂與舞蹈就有這種社會效應,它防止了早期人類社群解體,杜絕小團伙的出現,促進了人類文化繁榮。直到今天,這種社會效應依然有強大作用,美國有些監獄就用音樂和舞蹈來安撫、團結犯人。

可以說節奏感人人都有,反映在生理結構上,就是當外部環境輸入有節奏的刺激時,大腦對其進行的反應,科學家將這個反應機制稱為神經夾帶。

當音樂聲進入大腦、有節奏的刺激產生時,神經夾帶就會發生,它會引起大腦同步周期活動。這種周期活動又與外界有節奏的刺激兩相呼應,它就能長久持續下去。另一方面看,當周期活動形成,大腦同時也「期待」有節奏的刺激繼續進行。

這樣,神經夾帶就實現了它的功能。它把外界所輸入有節奏的信息處理後,再把它通過神經傳導,在合適的時間(節奏間隔),送到合適的地方(肌肉運動)。這就意味著當音樂響起,神經夾帶能預測到下一個節拍出現的時間,使人的動作與節拍吻合。

節奏感可以說是一種本能,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晰感覺到它!有些人一聽音樂,身體立刻響應,隨著節拍動起來。有些人節奏感很強,一拍一拍的動作像機器人那樣精密,比如著名歌星邁克爾·傑克遜。而有些人卻學不成傑克遜那樣子,甚至還有些人根本踩不到節拍上。這種節奏感的個體差異,緣於神經夾帶的聯結強度。

藉助腦電描記技術(EEG),科學家以兩種不同節奏作為刺激物,檢測神經夾帶聯結強度與節奏感的關係。第一種是有規律的節拍,能發出周期性的聲音。第二種是一段「剪切」節拍,它發不出周期性聲音,有時該有聲音的地方被剪切了。

實驗表明,完整有規律的節拍和被剪切的不規律的節拍之間,有些人的反應差異很大,有些人差異很小。反應差異大,說明外界刺激影響了個體感知節奏,差異小說明外界刺激幾乎不影響個體感知節奏。

從另一方面看,有些人需要外部刺激才能感知到節奏,而另一些人則不需要,自己就能主動感知到節奏,換句話說,他能自己孕育節拍。

一個人若能自己孕育節拍,就會有很強的節奏感。實驗也表明,人的節奏感越強,神經夾帶聯結就越強烈。

所以,有些人節奏感天生就很強。好比學跳舞,有人一聽音樂就能翩翩起舞,而且舞步能踩到鼓點上,另一些人努力練習,可是稍不留神就踩錯鼓點,原因就在於他們神經夾帶的聯結強度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科學解密:迷人的顫音打哪來?
這種樹被砍伐時,居然會流出大量鮮血!
買進口貨就是不愛國?國貨是劣質便宜的代名詞?
告訴你一個真相!魔鬼三角洲下暗藏的是強大的磁場!

TAG:科學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