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發明了一種什麼武器,竟然震驚了現代兵器界?

明朝發明了一種什麼武器,竟然震驚了現代兵器界?

明朝發明了一種什麼武器,竟然震驚了現代兵器界?

水底雷

現代人普遍認為,水雷這種水上作戰的神奇武器,是由老美在獨立戰爭時發明的。其實不然,早在明朝中期,我國就發明出了水雷,並廣泛應用於對外戰爭上面。筆者這裡為大家介紹三種主要的水雷。

根據嘉靖年間唐順之《武編》中的記載,當時有一種叫做「水底雷」的水雷,這應該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早的水雷記錄了。書中這樣描述:水底雷是將「宿火」放置在一個大木箱內,大木箱四周縫隙皆用油灰塗抹,待油灰粘固密封之後,就在上面用一根繩索連接箱子的「機(發火動力裝置)」,下面則綁定三口鐵錨,將其墜沉入水底,等待敵船經過時,便拉動繩索,觸發裡面的引火裝置,發射出金屬彈丸,將敵船擊沉。看到此處,我們不得不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相信當時和大明作戰的敵人在還不明白怎麼回事時,就已經船沉人亡了。

第二種水雷叫做「水底龍王炮」。光聽這名字,好傢夥,水中的龍王,你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它的超強震懾力。它也確實不會讓你失望,除了威力更大更猛外,它的構造之巧妙,遠超第一種「水底雷」。那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它是一種流動的水雷。士兵經過一定的訓練操作後,在水流的衝擊力作用下,發出的「水底龍王炮」可以飄遊到目標敵艦,此時作為火種的「香」恰好燃燒殆盡,並點燃裡面砲的引線——「葯信」,砲隨即向上擊出,將船底引爆。那這是怎麼做到的呢?根據軍事家茅元儀《武備志》中的記載,「水底龍王炮」最外面的硬殼用堅韌的熟鐵打造,重4~6斤,內有砲,上面用「香」連接作為引線,而整個砲用牛膀胱作為外囊包裹密封起來,牛膀胱外接一根附在鵝雁翎漂浮物上的羊腸向外面通氣,防止「香」火熄滅。然後,將砲綁在木排上(讓它漂浮起來),再用石頭墜入水中(防止露出水面),最後計算好時間,就可以將它順流漂去,當它漂浮到船底時,「香到火發,砲從水底擊起,船底粉碎」。更多的這方面內容,可關注筆者公 眾號玄武國學。很明顯,相對於守株待兔式的等待敵船經過,這種水雷的攻擊更加主動,技巧性也更強。光是那「香到即爆」的時間選擇上,就必定經過了大量的測驗,從而積累到的經驗。

明朝發明了一種什麼武器,竟然震驚了現代兵器界?

水底龍王炮

而關於第三種水雷——混江龍,國內各位專家學者說法並不一致。有人認為混江龍就是「水底雷」,也有人將混江龍直接當成「水底龍王炮」。筆者認為,其實這都是圖像以訛傳訛造成的。關於混江龍,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明末宋應星的《開工天物》上:

「漆固皮囊裹炮沉於水底,岸上帶索引機。囊中懸吊火石、火鐮,索機一動,其中自發。敵舟行過,遇之則敗。」

從文字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首先它也是一種固定爆破型水雷,不是那種移動的水雷。其次,它是用油漆塗抹過的皮囊作為防水之用,裡面的火石、火鐮是引火裝置,而索機用於觸動機關,這和」水底雷「非常相似,卻又更顯高級一些,根據筆者的推測,這應當是「水底雷」的進化版。

當然,這只是筆者做出的合理推測。真相如何,還有待考古人員進一步研究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