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真正的高情商,是對事不對人

真正的高情商,是對事不對人

真正的高情商,是對事不對人

在網路日益發達的今天,每個人幾乎都少不了與人辯論,我們常常會發現,辯論有時剛開始還是正常的,慢慢的就會被引導到一些扭曲的方向上去,而且,通常是情緒蓋過了理智,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況,那些扭曲論題的人又是通過什麼手段做到的呢?

今天,我們接著來梳理那些常見的邏輯錯誤。

親愛的各位書友,本周我們將一起共讀《簡單的邏輯學》。這本書一共分為5章,可以根據我所拆的10個主題點,每天閱讀半章到一章。建議今日讀完第5章的10-19節。在開始之前,請你思考這兩個問題:

1、你曾經在網路上與人辯論過嗎?回想一個印象最深的案例。

2、你怎樣理解「整體大於局部的總和」這句話?請舉例說明。

對人不對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說,我是對事不對人,可是更多的情況,是對人不對事。在論證中,我們要關注的是論證本身,而不是做出論證的人。如果一個人忽略了論證本身,卻故意去攻擊論證者,那麼他就違反了這個原則。

我們經常看到,甚至在新聞媒體中都會看到,故意去向公眾傳達關於對手私人生活的負面信息,以此來擊敗對手,在很多選舉中尤其常見。

這種謬誤製造者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公眾對論證本身的注意,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因為自己處於劣勢地位。這種勝利,不值得沾沾自喜,因為這不是邏輯的勝利,不是源於觀點的價值,而是源於擾亂聽眾的能力。

壓制理性

理想的論證,永遠是通過證據使人們信服一個觀點,但通常這種信服不是因為論證的原因,而是因為粗暴的強制。

人們可能因為被強迫而去做一些不願意做的事情,但是人不會被強迫去想不願意想的事情。真相不能以強制的方式被傳播。

高壓政策的背後,永遠隱藏著危機,人們只有在自由思考的時候,才能接受什麼是真,也只有在獨立判斷的時候,才能確定什麼是真。

真正的高情商,是對事不對人

濫用專家意見

專家是某個特定領域的權威,去向相關領域的專家請假是合情合理的做法,但是也要保持警惕,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同時,不要僅僅滿足於一個結果,而最好要求專家也能給出論證過程。

如果只滿足於聽專家的結果,那麼本質上就是:「不要問任何問題,按照我的話去做就對了。」

但是,這個世界上有各種自以為是的專家,也有各種抱有自身利益目的的專家,檢驗的標準不應該是他們的結果,而是他們如何通過論證來得到這個結果的。這個論證的過程,也才是我們真正能夠向專家學習的。

質的量化

我們經常陷入一種迷思,覺得任何東西都可以被量化,好像只有量化了,才能真正把握一種事物,比如,我們可以根據光波的波長來定義藍色,但是我們必須清楚,那個數值不代表藍色本身,我們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藍色。

數字的經驗不等同於背後所代表的實質,我們在縱容一種關於精度的假象,似乎所有東西都可以被量化,都可以被我們了解。

但很多重要之物都是無法衡量的,或者說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比如愛、美麗、善良、公正、自由、和平等等,我們怎樣衡量?它們多重,速度多少,成本幾何?試圖把一切量化,本身是對某些珍貴之物的褻瀆。

以出身論英雄

在參加招聘時,一個名校的學歷常常是好的敲門磚,但是這個時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傑出人物向我們證明了,學歷和家世並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個大公司的HR,你可能會有名校偏見,也許會認為一個人畢業的學校不好,那麼就代表他的品質一定不好,這也是一種習慣性的有色眼光,會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止於分析

人類天生是分析動物,喜歡分解事務,即使不在物理結構上,也會在精神上分解,以便完全了解它們。

但是,僅僅懂得分解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能夠把它們重新組合成整體。就像小的時候,我們拆開一個鬧鐘,但是卻不能裝回去,那說明我們並不真正了解這個鬧鐘。

分析的目的,並不是簡單的知道,事情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更要弄清楚這些組成部分是如何互相聯繫,互相作用,最終組成一個整體的。用純粹的數量學的術語來說,就是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簡化主義

如同上一條所說的,一個整體是大於其組成部分的總和的,例如,人的身體可以根據化學元素被分解,但是如果聲稱人的身體就等同於一堆化學元素,那將是對最簡單的推理的盲從,是向簡化主義的謬誤屈服。

這種謬誤,發生於當我們選擇性地對整體的一部分加以關注之時。比如,我們把焦點完全放在一個人的缺點上,並因此認為我們已經完全了解這個人的本質時,這個謬誤就已經發生了。

真正的高情商,是對事不對人

分類錯誤

人是天生的分析動物,也是分類動物。我們喜歡把一件事物,放入某個和它某方面有共同點的大類之中,以此來加深對事物的了解。

而分類錯誤,卻是我們常常犯的一個錯誤,在圖書館裡,對一本書錯誤地歸類,可能導致長久的遍尋補貨,而對一個人錯誤的歸類,可能導致長久的偏見,而錯誤的分類是由於我們從開始就沒有真正認識它們,我們缺乏真實的觀察。

混淆視聽

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對事物的判斷產生謬誤,是因為被轉移了注意力。

在現實中,可能會有大量的混淆視聽的策略,故意提出一些無關的,卻能夠激發情緒的信息來分散和誤導我們的注意力,比如現在的很多雞湯文,通篇都在引發情緒,卻扭曲了正常的邏輯。

它們訴諸的是感情,而不是推理,它們所提供的信息,往往與所要論證的觀點是毫不相關的。

以笑飾非

「認真你就輸了」,最近我越來越反感這句話。當有時,人們不能對某個論證做出合理的反應時,就會用這個策略,假裝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嚴肅對待,僅僅是個可以一笑而過的問題。

讓人們嘲笑某個論證,是反對它的強有力的途徑,但是這種方式對論證本身的價值不會有任何影響。如果不能使人嘲笑論證本身,那麼可能會試圖把論證對手作為笑料,將聽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它地方去。

當然,有些論證也許確實是可笑的,也不值得嚴肅對待,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花點時間來說明為什麼這個論證是錯誤的,失敗的,可能也好過簡單地嘲笑論證本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