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原來「東道主」一詞是從這來的!
2008年奧運會開在北京,北京便被稱為「東道主」。從此「東道主」這一詞語,我們會經常在各種媒體、場合看到。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
「東道主」就是主辦國,含有主人的意思。
《左傳·僖公三十年》里講了一段有名的故事——燭之武退秦師,「東道主」便源於此。
話說公元前630年,秦晉兩國聯手攻打鄭國,鄭國國主鄭文公嚇得手足失措,急忙派燭之武去勸說秦穆公退兵。
智勇雙全的燭之武,先是冷靜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得出結論:秦、晉兩國都有爭霸天下的野心和實力,雖暫時聯手,但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秦穆公絕不會眼看著晉國吞併鄭國以坐大,對自己造成威脅。燭之武掌握了對秦穆公的這個心理,對症下藥,機智巧妙地說服了秦穆公退兵,解了鄭國之圍。
當時,燭之武在敵營對著秦穆公侃侃而談:「秦晉都是強於鄭國百倍的大國,鄭國自知要亡,如果這對您有利的話,辛苦您的部下攻打也是值得的。但鄭國在晉國的東邊,秦國在晉國的西邊,秦鄭之間隔著晉國,您即便打敗了鄭國,能夠越過晉國來佔領鄭國的土地嗎?鄭國滅亡了,鄭國土地自然被晉國所佔領,這樣晉國的力量就要比秦國大了,替別人打仗爭土地,增強了別人,削弱了自己,聰明人是不會這樣乾的。」
秦穆公聽後很受震動,燭之武又趁熱打鐵地說,「如果保留下鄭國,以後貴國有事派使者到東方來,讓它做東路上的主人,負責供應他們缺少的東西,對君王您也沒有什麼害處。」
這就是「東道主」一詞的來歷,也有把「主」字省掉,而簡稱為「東道」的。比如元代馬致遠的雜劇《薦福碑》:「兄弟,請你那東道出來,我和他廝見。」
這裡的東道,就是指主人.


※比關羽更忠義的三國小人物,百姓和將士們都為他誓死守城!
※盤點三國演義中那些精彩語句,句句動人!值得回味
※那個像「冥界之花」水晶蘭一樣,生長在小說中的花,現實也有
※北京繁華的中關村,原來是一片荒地!後來李蓮英為了造福太監們
※唐玄宗一生最愛的人竟然不是楊貴妃!而是這個唐朝最忌諱武氏之女
TAG:王牌小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