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這一武器,技術已超美俄,S300和愛國者已成為笑話
紅旗-9【HQ-9】採用終端主動雷達制導,操作頻段為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發射、指揮、雷達車)G波段,彈體長度為6.51m;紅旗-9的最大射程約125km(相當於48N6),最大射高18000m,對一般導彈目標的射程介於7~50km,射高介於1000~18000m;對巡航導彈射程7~15km,最低射高25m;對彈道導彈的射程7~25km,射高2000~15000m,最大機動能力22G。
陸基的紅旗-9採用SJ-212相控陣搜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雷達車索/火控雷達,能同時追蹤距離300公里以內、高度7000m以下的100個空中目標,並自動進行威脅評估,選出最具威脅的六個目標優先接戰,從雷達接觸目標到發射導彈接戰所需的反應時間約12~15秒。
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能一次控制6枚導彈攻擊3~6個目標(採用兩彈打一機時可對付三個目標,而對付六個目標則是六枚導彈各接戰一枚),對同一個空中目標可先後動用兩枚導彈進行重複攻擊,導彈發射間隔時間約5秒。
一個完整的紅旗-9旅級作戰單位由六個營級單位組成,每個營由一輛營級控制車、一輛火控雷達車、八輛四聯裝防空導彈發射車組成,每個營有32枚備射彈,而旅級單位還有一輛旅級指揮車,每個旅最多能同時接戰48個空中目標(平均每部火控雷達接戰8個)。
紅旗9地空導彈系統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配備有一輛搜索雷達車,一輛跟蹤、制導雷達車、一輛指揮控制車和6輛四聯裝導彈發射車,以及其他一些輔助車輛。搜索雷達車使用的是大型無源相控陣雷達,與S-300地空導彈的搜索雷達類似,主要用於日常警戒,向指揮控制車提供準確的全方位空情,以及時指導作戰單元攔截目標。
紅旗9地空導彈系統的跟蹤、制導雷達車也採用了大型無源相控陣雷達,從外觀上看,該雷達更加接近於「愛國者」防空導彈的跟蹤、制導雷達,不同的是,敵我識別天線陣位於雷達天線頂端,指令發送天線也相對較小。四聯裝導彈發射車仍然與S-300地空導彈相似,起豎架上裝有四個導彈儲運、發射筒,同樣採用了將導彈拋射出發射筒之後再點火的冷發射方式。
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的車輛都有一個共同的顯著特徵,就是發射車使用了國產的泰安8×8重型越野底盤,其他的車輛也是使用國產的6×6越野底盤,這也是從外觀上迅速分辯紅旗9中遠程地空導彈的要點。紅旗9地空導彈是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的核心,採用了無彈翼、小尾翼的布局方式,與愛國者導彈一致。由於國內固體火箭發動機、電子設備技術的限制,紅旗9仍然與S-300的導彈幾乎同樣粗壯,與較為小巧的「愛國者」導彈相比,差距明顯。
但是,為了提高紅旗9地空導彈的作戰效能,該彈採用了「慣導+中段指令+末端主動雷達制導」的制導模式。與末段TVM制導相比,對於無強大主動干擾能力的導彈、無人機等目標會有更高的命中概率,而在傳聞中,紅旗9實彈打靶時,也的確多次直接命中靶機。
HQ-9的性能大致如下:彈長大於9公尺,彈徑0.7公尺;長徑比約12.9,接近愛國者的12.6;如果去除助推器,以第二級彈徑0.56公尺計算,長徑比12.5,其高速性能比體積略少但同樣帶助推器的S-300V(9M82)要好。彈重約2噸,彈頭重大於180公斤,運載係數為11,優於S-300V和PAC-2+,但遜於S-300PMU1。彈頭類型與其他導彈一樣是無線電近炸引信觸發的預製破片高爆式
從目前的數據看,中國紅旗9防空導彈的性能已超越俄羅斯的S-300和美國的愛國者2型,但是中國卻一直沒有像美國和俄羅斯那樣繼續開發新的防控導彈,比如S-400和PAC-3,中國能在HQ-9的基礎上研發類似S-400的遠程防空導彈(毛子吹噓說射程在400公里),就不用再買毛子的東西,總感覺S-400的性能被毛子吹噓的太玄乎,實際的作戰性能應該有很大水分,現在中國也需要一款防空範圍更大的防空導彈系統。中國現在沒有HQ-9後續的型號研發,不知是研發能力不夠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伊拉克三十年前到底有多強?美軍護衛艦被打得差點沉入海底
※制導炮彈,在射程不斷增大的今天科技讓炮彈的精度也不斷提高!
※俄腸子都悔青了,給這國60億,這國把大部分錢用來買中國裝備
※印度武器又出事故,這次竟然還牽扯到了美國,無奈只能緊急叫停!
※新版殲31戰鬥機改進之處眾多,或許能夠打開國際市場
TAG:迷彩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