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預防胃炎應該吃什麼

預防胃炎應該吃什麼

一、解析:解開胃炎的8個大疑團

一般情況下,治療胃炎時用藥時間要適當長一些,並要堅持用藥,不宜更換過勤,除非有不良反應或用藥後無效。如果您曾經去過消化科門診,那您就一定聽過這樣的怨言:"咱這老胃病怎麼就治不好了哪?吃藥時就和吃飯似的,一大把一大把的往嘴裡塞。一吃就是大半年,也好不了,您說這可該咋辦啊!" 真的是"病人胃痛,醫生頭痛"嗎?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存在有吸煙、飲酒等惡習和不好的衛生習慣。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改正,光吃藥治行是不行的。英國著名消化疾病專家曾風趣地說:"要我開胃病處方嗎?先戒煙去!"人們的胃很辛苦,即便是健康生活方式,每天工作量都很重。更不用說受有害因素不停地損害了。常言道,"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可說是經驗之談。治療慢性胃炎的葯並無嚴格的療程,需要服用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看藥物的療效。一般情況下,治療胃炎時用藥時間要適當長一些,並要堅持用藥,不宜更換過勤,除非有不良反應或用藥後無效。

黏膜保護劑是一類可以保護黏膜、促進黏膜再生的一類藥物。吃進這類葯以後,在胃液酸性環境中能聚合成膠凍狀,粘附於黏膜及潰瘍表面,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對胃壁的刺激和腐蝕,促進胃黏液的分泌。臨床常用的有膠態鉍(果膠鉍、得樂等)、鋁鎂製劑(硫糖鋁、鋁鎂加、氫氧化鋁凝膠等)、八面礞托石(思密達)、麥滋林等。理想的葯應該是:改善癥狀顯著,恢復功能好,且副作用小。有幾點是肯定的:一是貴葯不等於好葯;其次,廣告、媒體上自稱的好葯,不等於就是真的好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葯,也就是老葯或者大陸葯,倒相對比較可靠。抑酸劑,主要針對燒心、反酸等癥狀,有H2-受體阻滯劑(甲氰脒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質子泵抑製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等)。解痙劑,主要針對腹痛,如654-2、顛茄、阿托品等,也有抑酸作用。促動力葯,針對飽脹、嘔吐、反酸等,常用的有多潘利酮(嗎丁啉)、西沙必利(普瑞博思)、尼龍必利等。此外還有助消化葯、消脹葯等。無論哪種對症治療葯,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或者徵得醫生意見後使用。

二、胃炎患者應該注意的飲食宜忌

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末、胡椒等,這些會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損的食物,應避免食用。每個人對食物的反應都有特異性,所以攝取的食物應該依據個人的不同而加以適當的調整,毋須完全禁食。戒酸性食物:酸度較高的水果,如:鳳梨、柳丁、桔子等,於飯後攝食,對潰瘍的患者不會有太大的刺激,所以並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戒產氣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產氣,使患者有飽脹感,應避免攝食;但食物是否會產氣而引起不適,因人而異,可依個人的經驗決定是否應攝食。此外,炒飯、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甜點、糕餅、油炸的食物及冰品類食物,常會導致患者的不適,應留意選擇。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食用溫和飲食━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飯後不要躺下休息。

三、注意飲食將預防胃炎進行到底

急性胃炎發病較急,往往由化學物質、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引起。化學物質有藥物,如水楊酸納、糖皮質激素、某些抗生素等;物理因素如進食過冷、過熱和過於粗糙的食物,損傷胃黏膜引起炎症。此外,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胃炎。急性胃炎表現為腹部不適、噁心或食慾減低。若治療不徹底,可因飲食不當癥狀反覆出現,就會轉變為慢性炎症。最新研究證明,慢性胃炎與免疫、胃黏膜的防禦功能下降、激素調節及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急性胃炎若遷延不愈可轉為慢性。胃黏膜長期受刺激,如進食過急,無規律、無約束地飲食,喜食過熱、過冷、粗糙、辛辣的食物,常服用阿司匹林、氯化鉀等藥品,都有可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發生胃炎。慢性胃炎的主要癥狀是腹上區或劍突下不適、隱痛,甚至有疲乏、精神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可影響生長發育。

慢性胃炎對小兒生長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可引起孩子的慢性營養不良,導致孩子發育遲緩,體質差,易於患病。因此,家長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發現病症,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大家都知道,慢性胃潰瘍、慢性胃炎是常見的多發病,而且每次發作,胃痛難受、痛苦不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是導致這些慢性胃病的元兇。幽門螺桿菌進入胃黏膜後,引起炎性細胞浸潤、細胞變性壞死等胃部潰瘍病變,也可直接感染胃黏膜上皮細胞,造成炎性病變。患者在使用特種抗生素和含鉍的藥物後,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而使潰瘍癒合。遺憾的是,許多患者往往沒有過多長時間,潰瘍和胃炎又發作了,多次複發,便形成了臨床上不易治療的慢性 胃潰瘍、慢性胃炎。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不潔的口腔內和污染了的牙刷上,暗藏著大量的幽門螺桿菌,牙縫以及牙刷深部所遺留的食物殘渣,為這些病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條件。幽門螺桿菌隨唾液和飲食進入胃內,是導致胃潰瘍、胃炎複發的根本原因。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牙科學院的湯姆.格拉斯教授對100名慢性胃病的志願者做了試驗,讓受試者每周更換一把新牙刷,歷經半年之久,無一例胃病複發,效果顯著。

四、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病因與治療

急性出血性胃炎,又名急性糜爛性胃炎,常因服用乙醯水楊酸、保泰松、消炎痛、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因酗酒、嚴重創傷、大手術、重要臟器(心、肝、腎)功能衰竭引起。突然起病,臨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為本病的主要表現,其發生率約佔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僅次於消化性潰瘍出血。輕者僅大便潛血陽性,而多數患者有嘔血與黑便。出血隨病情反覆而呈間歇性發作。通常本病的病情較消化性潰瘍出血嚴重,雖然經過大量輸血,血紅蛋白較難升高。除出血外,大多數患者有上腹不適、腹痛、頭昏、乏力及食欲不振等癥狀。但體格檢查除了脈搏快、脈壓差減小、貧血貌等出血徵象外,一般沒有其它明顯異常體征。本病的病因和發病原理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可能由於各種外源性或內源性致病因素引起粘膜血流減少或正常粘膜防禦機制的破壞加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粘膜的損傷作用有關:

外源性因素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消炎藥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損傷胃的粘膜屏障,導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氫離子回滲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爛、出血。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可使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減少、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減慢而導致本病。內源性因素包括嚴重感染、嚴重創傷、顱內高壓、嚴重灼傷、大手術、休克、過度緊張勞累等。在應激狀態下,可興奮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痙攣收縮,血流量減少,後者則使粘膜下動靜脈短路開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導致胃粘膜上皮損害,發生糜爛和出血。嚴重休克可致5-羥色胺及組胺等釋放,前者刺激胃壁細胞釋放溶酶體,直接損害胃粘膜,後者則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損害胃粘膜屏障。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若有,首先要根除它。在此基礎上,適當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和促胃動力葯。建議服用洛賽克10mg/次,2次/日;嗎丁啉10mg/次,3次/日。若仍無效,不妨服一些中藥配合調養。此外,切記胃病是三分治療七分養,戒煙酒,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保持身心愉悅。

五、慢性淺表性胃炎癥狀與注意

慢性淺表性胃炎有哪些癥狀?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而且病程纏綿,易反覆發作,深為患者所苦。另外,部分淺表性胃炎失於治療或不注意生活調攝,極易進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而致胃癌發生,後果嚴重。故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預防應引起重視。很多人不知道慢性淺表性胃炎,它到底有哪些癥狀。對此,溫院長總結多年臨床診斷,發現大多數患者的慢性淺表性胃炎癥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最常見癥狀是上腹疼痛,85%左右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癥狀。這些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疼痛多數與飲食無關(有的患者空腹舒適,飯後不舒)。疼痛一般為瀰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常因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癥狀加重,少數與氣候變化有關。這種上腹疼痛用解痙劑及抗酸劑不易緩解。腹脹,70%左右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癥狀。常常因為胃內瀦留食物、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噯氣,約佔50%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癥狀。患者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因此很多患者感覺胃裡面有氣,打嗝後舒服一些。反覆出血也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常見癥狀。出血原因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基礎上並發的一種胃粘膜急性炎症改變。其他,食欲不振、反酸、噁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檢查時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預防主要應從生活、飲食上加以注意,積極避免和祛除各種致病因素。具體如下:對於急性胃炎,應及早徹底治療,以防病情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忌用或少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須應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飯後服用,或者同時服用抗酸劑及胃粘膜保護葯,以防止對胃粘膜的損害。積極治療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細菌或其毒素長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炎 的精彩文章:

吃生花生治胃炎有奇效?真的是這樣嗎?
胃炎纏身多年,心如刀割,自從吃了這個「菜」,胃炎慢慢的好了
無花果乾胃炎能吃嗎 胃炎人群吃多了無花果乾會怎麼樣
急性胃炎多久能治好?急性胃炎的食療偏方,急性胃炎該如何預防!

TAG: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