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百萬年薪不是夢,金融、互聯網、房地產收入誰更高?

百萬年薪不是夢,金融、互聯網、房地產收入誰更高?

年薪千萬的投行精英

提起高薪行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金融和互聯網。

金融領域中最高薪的莫過於券商和投行。2016年國內有八家券商的平均薪酬超過100萬,而站在頂尖的高盛,100位員工分享3億人民幣,平均薪酬超過300萬,確實高的驚人。

根據薪酬調研機構Emolument對倫敦1433名投行MD(董事總經理)和Associate進行的調查,

高盛等公司MD的年薪在60-70萬英鎊,即500-700萬人民幣,可作為投行中高層年薪的參考。

而處於投行高層的合伙人,據報道年收入可達300萬至600萬美元,形勢好的年份這個數字還會翻倍。

在美國問答網站Quora上就曾有一位年入千萬美元的高盛合伙人分享過自己的工作經驗,國內也時常聽說分紅千萬的基金經理、分紅過億的外資投行總經理等傳聞。

以大名鼎鼎的中金公司為例,年報顯示其2016年薪酬最高的五人共獲得8100萬人民幣,其中一人年薪近2000萬,確實不低,但與外資投行高管的收入水平還相差甚遠。

截取自中金2016年報

收入過億的互聯網高管

互聯網行業自然要看BAT。

大體來說中層加股票年收入在80-200萬,如騰訊T3.3-T4;中高層加股票年收入在500-1000萬+,如騰訊T5-T6;而高層年收入可達幾千萬甚至幾億。

騰訊2016年報顯示,集團薪酬最高的四人共計獲得9.2億人民幣酬金,其中最高的一位年收入達到誇張的3億港元!許多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都不到這個數,不知道這位3億哥會不會是微信的張小龍?

另外三人年收入都在2億多,數字上甩開中金公司十條街,薪酬實在逆天!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你身邊的程序猿們,人家身價漲起來可是分分鐘碾壓高大上的金融精英!

截取自騰訊2016年報

合伙人奮鬥的地產造富運動

最後來說地產,談地產的高薪必然繞不過碧桂園,這家公司據稱去年有區域總裁年薪破億元,一時間震驚整個地產圈,引無數英豪盡折腰。

然而從年報看,其薪酬最高的三人分別獲得5千萬、4千萬和3千萬港元,離億元年收入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億元年薪的概念中應該包含了其特有的「同心共享」項目跟投收益。

截取自碧桂園2016年報

「同心共享」計劃允許管理團隊對每個新項目進行不超過15%權益的跟投,是一種深度綁定員工與公司利益的合伙人機制,在員工使用自有資金跟投時,公司還會協助配槓桿,從而幫助員工放大收益率。

數據顯示,2016年碧桂園同心共享項目達583個,開工310個。截至2016年中,開盤項目的預期凈利潤率約為12.5%,年化自有資金收益率約為65%,現金流回正周期縮短至8.3個月。

我曾聽一位碧桂園員工說,他所在區域的跟投項目年化收益率達到70%-80%,而碧桂園很多區域總裁將家中房產質押,並通過民間借貸大量融資後投入到跟投項目中。從這個角度看,幾千萬年薪加上幾千萬的跟投收益,總收入破億確實能夠實現。

高薪是最猛的強心劑,在「同心共享」的刺激下,碧桂園2016年銷售額突破3000億,2017年預計將突破6000億,創造地產界的增長神話,也引發了同行們效仿的熱潮。

就在上個周末,整個地產圈被下面這張PPT刷屏了。

這張圖來自國內排名前20的地產商旭輝集團,董事長在年中會議上對全員做出了高層收入過億、中高層收入千萬、中層收入百萬、基層有房有車的承諾,讓我們再來認真的讀一下這四句話:

幫助高層實現財務自由——收入過億!

幫助中高層實現富裕之家——收入過千萬!

幫助中層實現洋房豪車——收入過百萬!

幫助基層實現有房有車——充滿嚮往!

多麼振奮人心、多麼雞血!朋友圈、微信群里立刻有無數的人求著喊著要加入旭輝,這就是金錢的恐怖力量。

無獨有偶,旭輝的PPT散播沒多久,另一家國內排名前30的地產商中梁集團也被爆出了年中會議圖片,竟然與旭輝的內容一模一樣,只是換了個底版。

這下你知道地產行業有多牛了,從前十的碧桂園,到前二十的旭輝,到前三十的中梁,都打算創造出一大批億萬富翁、千萬富翁和百萬富翁!

雖然要超過騰訊的個人3億年薪還有難度,但從造富數量看,甩開互聯網行業毫無壓力,畢竟已經有幾十家地產商提出了五年破3000億的增長目標,而互聯網的千億級企業又有幾家呢?

合伙人機制引領未來

話說到這,我們不禁要問,憑什麼地產行業能有這樣的高收入?

是因為利潤高嗎?從凈利潤看,阿里、騰訊、華為三家凈利潤之和就已經與十強房企的利潤總額相當,而若從全球看,蘋果一家的凈利潤就與百強房企的利潤總額相當。

是因為人才強嗎?與高盛、中金、中信這些只招「清北交復」的頂級券商相比,地產行業招募到的遠不是中國最頂尖的精英,即使與BAT等互聯網公司比較,地產公司的985佔比、碩士博士佔比也遠遠不如。

是因為貢獻大嗎?地產作為實業可能比玩資本的券商投行業更具民生價值,但從提升社會整體效率、增強國家競爭力的角度看,地產又遠不如互聯網與科技行業。

那麼地產行業到底憑什麼去創造一大批億萬富翁?憑什麼比金融和互聯網更高薪?

答案是:僱傭模式的進化。

地產正在變成中國最大規模轉型合伙人機制和阿米巴組織的行業,員工與公司不再是單純的僱傭關係,而是通過跟投實現「人人都是經營者」的阿米巴理念,成為「風險共擔、成就共享」的事業合伙人。

所以,地產人的高薪實際上來自於三方面:

1、老闆捨得分享:能夠把高利潤項目的部分股權收益讓渡給管理團隊跟投,並且為員工提供低成本的資金槓桿放大收益率;

2、敢於承擔風險:地產是高風險行業,國家宏觀調控、地方政策變化、區域市場競爭都會成為項目經營的風險,員工投入自有資金與公司共同承擔風險,有風險才有收益;

3、拼搏創造效益:跟投極大激發了員工積極性,使每個人都以老闆的心態時刻關注經營,主動創造效益、節省成本,徹底打破了個人主義和部門壁壘,不少地產人每天工作14小時,用拼搏奮鬥實現了項目的高收益。

對比互聯網行業,可以看到BAT等公司的中基層員工已經沒有股票,更不要說參與項目的股權投資。

而在地產行業,通過跟投機制,即使最基層的專員也可以投資公司項目,從而與公司利益綁定並獲取超額回報。

地產作為中國最開放、競爭最充分的巨無霸行業,商戰的重點已經從原始的資本與資源較量,升級為管理與人才的拼殺。在這一背景下, 最大化釋放生產力的合伙人機制走上前台,快速成為各大地產公司的標配。

在知識經濟時代,各行業的競爭正逐步演化為人才競爭,而合伙人機制通過「戰略共識、風險共擔、價值共創、成就共享」的核心理念深度綁定人才,激發團隊戰鬥力,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研究並採用的管理手段。

可以預見,隨著組織扁平化、競爭市場化與個人品牌化等趨勢的演進,傳統僱傭模式將逐漸衰退,新的合伙人機制將引領未來!

對於地產行業的合伙人跟投機制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微信公眾號:濤哥雜談,關注地產行業趨勢,分享HR最佳實踐,解答職業發展困惑,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沐丞 的精彩文章:

麥肯錫前僱員:做個不要臉的聰明人
察言觀色,職場中一項重要的軟技能
先生存,後發展
那些該被淘汰的思想之「木桶定律」
GE是這樣選主管的:2個模型8個標準!

TAG:沐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