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黃帝內經》中有關於人的生命周期的一些說法,並且具體闡述了人在人生的某個特定階段,血氣和行為的某種關聯。

比如,「人生十歲,五藏始定」。少年時期,人體的臟器剛剛穩定下來,這個時候人的」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此時人的氣血都在根部,因此小孩子喜歡跑,而且是跳著跑。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20歲時,人」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趨」是快走的意思。即20歲的時候人的血氣開始旺盛,並且長肌肉,喜歡快走。

30歲時,人「五藏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人30歲的時候,身體五臟六腑基本都已安定下來了,肌肉的生髮和生長都已經達到了頂點,這個時候人就開始喜歡慢慢地走路了。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40歲時,人「五藏六府,十二經脈,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即人40歲的時候,人的身體各個器官都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肌膚腠理都開始出現了變化,開始出現衰退現象。比如,人的麵包也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紅潤、陽光燦爛了;人的頭髮也開始變白;開始喜歡坐著,不太願意活動了,等等。但「久坐濕地傷腎」,人總坐在一個地方不動的話,會慢慢地耗散元氣。從這個角度來講,人最起碼從40歲開始就應注重養生的問題。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50歲時,人「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即人的生髮之機已經開始衰退了。《上古天真論》曾經說過,男人女人一般到了四五個歲的時候,生機已經很弱。比如老年人得病,吃藥會吃很長時間,因為他的整個氣機減弱了,生髮能力極度衰退,只能靠不斷吃藥來慢慢恢復自己的臟腑功能,帶走一些疾病。而且此時,人眼睛也開始花了,有一種說法,叫「花不花四個八」,即人到了48歲左右,眼睛就開始花了。眼睛花這個象,實際就是肝氣衰退的象。

60歲時,人「心氣始衰,苦憂悲,氣血懈惰,故好卧」。60歲時,人想問題就很難周全了,因為只有心氣很旺時,人的思維才能夠旺健,心氣不足,思維能力就會減退。這個時候,人的情緒上也會出現一些不穩定的狀態,人身體的氣血都是處在一種相對停滯的狀態,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就總喜歡躺著。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70歲時,人「脾氣虛,皮膚枯」。即人的後天脾胃已經很虛弱了,脾胃一弱,吃得就少,變化出來的水谷精華就少,氣血能夠往外帶動的能量也會降低,皮膚腠理得到的氣血和精華也耕少了很多,所以,皮膚就會出現乾枯這種現象。

80歲時,人「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即人輸布全身氣血的功能開始減退,而且會出現魂魄分離的象,導致說話經常說不清楚,或者說顛倒話,或者像中醫里所說的是「譫語」一樣,一句話沒完沒了總在說,這些都是人80歲時肺氣衰敗的象。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90歲時,人「腎氣焦,四藏經脈空虛」。即人的腎氣開始衰敗,其餘四臟也都跟著空虛了。所以在生命當中,大家一定要記住,只要腎氣一衰,人的全身氣血都會衰。而腎精又是從中焦脾胃來的,所以中焦脾胃一衰,人全身肯定開始虛弱了,這裡邊都是有一定相關性的。

《黃帝內經》中揭開人的生命周期與生命狀態

百歲時,人「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這裡的「百歲」實際指的是人的一種」將亡之象」,就是人要死的時候,五臟六腑會很虛弱,魂魄全都分離,什麼思維能力、想像力全都沒有了。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人體的行為、思維和臟腑都是由氣血和精來支撐的,如果精不足,氣血缺失,就會造成身體的衰敗和衰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100年來世界史上最爆的15顆催淚彈
上世紀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重大軍事事故
蔡元培兩遞辭呈:絕不再做政府任命的大學校長
清朝皇帝是怎麼「遜位」的?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