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互聯網+」構建多維書香校園

「互聯網+」構建多維書香校園

互聯網數字化和開放性的特徵帶給教育深刻的影響,而「互聯網+」時代教育則實現了個性教育的規模化,促進了傳統教育與現代信息教育的優勢互補。為實現「建立讀書生態,突出人文特色,打造書香校園」的目標,我校打造了「互聯網+」時代教育平台,旨在促進書香特色多維深度發展。

首先,學校以Moodle(魔燈)網路課程為平台,形成了一到五年級的課程資源庫。學校要求每位老師建立Moodle閱讀課程,教師通過讀前導、讀中問、讀後思等引導學生高效閱讀。該課程還可指導學生在家自主閱讀,三年級(六)班欣鑫的媽媽感慨地說:「女兒通過網路課程多個板塊的設置,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品性,觀看電影並主動完成了網路課程中老師的寫作指導建議,又購買了作者的其他作品進行閱讀,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開始從『心』喜歡閱讀了。」

Moodle課程管理平台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過程性評價體系,同時重視「質」與「量」的測量,將評價「嵌入」到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與反饋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如張珍珍老師在四年級《城南舊事》一課中通過設置投票功能,讓學生投票選擇書中最喜歡的人物;設置測試功能,考查學生的讀書成果。學生可以利用上傳文件功能發布自己的讀書作品,如書籤、手抄報、情景圖、思維導圖等。上課時,通過點擊下載,馬上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作品。

其次,電子圖書館已成為學生隨時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平台。我校圖書館藏書現已完全實現數字化管理。館藏書目數據查詢、館藏電子讀物閱覽、借閱、查詢等都可以通過web瀏覽器完成。現在學校共有電子圖書容量248G、20餘萬冊,我們還將圖書資源進行整合,在校園網中建立書香校園頻道,鏈接學校的圖書借閱查詢系統、電子閱覽系統,山東省網上圖書館等。結合讀物推薦、校長薦書、讀書大家談等欄目,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數字化閱讀系統。

我們還開設了電子閱覽室,安裝了大量的電子閱讀讀物,並在周末向家長和社區居民開放,以促進閱讀。另外,學校的開放式智慧閱覽系統正在籌建中,主要包括圖書館平台建設和資源建設兩大部分,將在校園內設立多個電子點讀區,為學生隨時隨地讀書、信息查詢創造條件。

再其次,我校為所有教室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系統。互動式電子白板由系統硬體電子感應白板(White Board)和軟體白板操作系統集成,配合短焦投影機使用,能同時實現白板、黑板及筆、滑鼠等作用。多媒體豐富的功能使教學更輕鬆,如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可使用漢字筆畫功能;進行閱讀指導或作文賞析時,可直接在屏幕上批註,學生也可用電子筆進行多顏色難點標註或批改。另外,在經典閱讀時或課本劇表演時,利用多媒體配音,設計切換電子背景,可讓孩子們完全投入到情境中,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

為讓書香成果得以長久保存,我們對教師進行了電子雜誌軟體(zinemaker)的培訓,將教師的讀書感悟和學生的寫作與調查報告放在校園網上,供大家學習。如今,已結集推出了清明民俗調查、中秋節《月是故鄉明》、各班的詩詞誦寫等多個電子文集,特別是伴有學生自己配音的詩詞集,是學生成長的最好禮物。總之,電子文集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實現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書香目標。

(作者系山東省威海市統一路小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8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經典的轉化與發展
語文教師小叢書(第一輯)簡介
擦亮特色辦學的金字招牌
神州看教育吉林篇·數說變化
校園場館如何更好向社會開放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