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六段話術,可以解決夫妻之間絕大多數矛盾

六段話術,可以解決夫妻之間絕大多數矛盾

心之助(微信:xinzhizhunvxing)

文 | 心之助簽約作者 雪穎 盧悅

主播 | 許靜

越吵越恩愛的秘訣來自心之助00:0016:42

心悅君:

「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分手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愛,好疼

人人都說子嬌脾氣好。

只有她的愛人大雷不同意以上觀點。

在旁人來看,子嬌溫柔如水,寬和又大度。有一次和她去吃日料,服務員失手把湯灑在她的碎花裙上,那個小妹妹都快嚇哭了,她不僅沒有怪罪,還輕聲安慰:「沒事兒」。

她對外人這麼好,對大雷呢?

在愛人面前,她像換了一個人。變得敏感又脆弱,動不動就生氣。還話裡帶刺,一副把人往死里捅的架勢。自己也撕心裂肺地疼。

有次大雷出差,沒有趕回來陪她過情人節,也忘記送禮物了。子嬌的玻璃心嘩嘩嘩就碎了一地。

「和你在一起,我就沒有真的快樂過!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心疼人!」

「我放棄了這麼多,和你在一起,以為你會一直寵我,如今呢?今年你忘記情人節,過幾年你是不是連我叫什麼也跟著一起忘了?」

其實,和子嬌一樣,我們都是刺蝟。想要接近,卻總是推開對方。離得近了,又扎疼對方。

「愛情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導致伴侶之間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兩個人不夠相愛,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而是瑣碎生活中的指責、埋怨、批評。

越吵越恩愛 VS 越吵越傷心, 你是哪種?

心理學家喬治·特格曼在研究婚姻關係長達40年之後總結到:「夫妻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兩人之間大約有60%分歧不會消失,而是會一直存在。」

所以,重點不是要消滅分歧,而是如何面對分歧。

心理學加Caryl Rusbult按照「破壞-建設」、「主動-被動」將人們應對親密關係的方式分為四類:退出型、忽略型、溝通型、忠誠型。

退出型:用強勢的態度處理衝突,他們經常主動挑起矛盾,用充滿敵意和抱怨的方式攻擊對方,要求別人為自己改變。

忽視型:喜歡迴避矛盾,把頭埋在沙子里,任由情況惡化也不去處理那些傷口。

溝通型:有勇氣找愛人溝通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去找到矛盾的癥結,避免下一次為同樣的事情爭吵。

忠誠型:雖然不善於主動交流,但會樂觀等待情況的改善。當愛人發起溝通,甚至爭吵時,他們會溫和反駁,或者坦誠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退出型和忽視型是愛里的破壞者,他們越吵越傷心。而溝通型和忠誠型是愛里的建設者,他們越吵越恩愛。

反觀自己,你是哪一類呢?你是愛里的建設者,還是破壞者呢?

為什麼有的人越吵越恩愛,有的人越吵越傷心?

想要在感情里「越吵越恩愛」,從破壞者變成建設者,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反觀自身,提升自我認知。這裡有一個X射線套餐,你不妨自我剖析一下。

1、共情能力:你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嗎?

共情,簡單的說,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一個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能更好地解決衝突。

理解一個人,貌似簡單,實則很難。據專家估計,人際溝通僅有10%通過語言來進行,30%取決於語調和聲音,其他60%是肢體語言。所以,理解不僅需要用耳朵去聽,還要用眼睛觀察,用心去感受。

大部分情侶在聆聽的時候,並不是想理解對方,而是為了做出回應。在一次心理工作坊中,我遇到過這樣一對情侶:

女孩和我說:「我不了解我的愛人,他就是不願意聽我說話。」

我說:「你說你不了解你的愛人,因為他不願意聽你說?」

「是的。」

「你是說,因為你愛人不肯聽你說話,所以你不了解他?」

「對呀。」

我試著提示她:「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應該你聽他說。」

她懵逼了一秒,然後說:「對呀!你說的對!可是,我們認識很多年了,我很了解他,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他不聽我的!我說的明明都是對的呀。」

其實,很多情侶之間都是這般「雞同鴨講」,卻不能真的理解對方,兩個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何談解決問題呢?

2、歸因方式:這事兒到底是誰的錯?

當發生衝突時,你把原因歸結到哪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情會如何解決。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對現在的感情比較滿意和投入,沒有打算找備胎的人,往往傾向於把矛盾的原因歸結為外在的、偶然的因素。而不是伴侶本身有問題。

而那些在感情中「滿意指數」比較低的人,卻傾向於把原因歸結為愛人的性格特質上。他們會想「是Ta不夠好」。

觀察一下你自己和你的伴侶,你們是否本來就對這段感情不滿意,因此「在找茬」,故意找架吵?

我的朋友蕙貞便是如此,一開始感情很投入的時候,愛人的小毛病在她眼裡都很可愛,比如愛人有輕微的潔癖,她一不小心把客廳弄亂了,愛人輕輕責備地看她一眼,她都覺得「阿,漳看我的眼神帥呆了,好酷~」。可後來,糙米油鹽的小事兒,蕙貞都可以引發到「他的性格有缺陷」上來,對方也覺得天天被評判,渾身難受。

3、依戀類型:你和養育者的關係如何?

我們長大之後的感情,往往是小時候與養育者關係的復刻。

心理學家Hazan和Shaver發現,成年人和情侶之間的關係,與童年時期養育者對待我們的關係一脈相承。

有兩種情況的根源,可能不在我們之間的關係,而在於我們或者伴侶在小時候形成的依戀關係。

第一種情況過度渴求安全感、喜歡試探對方。

在生命初期,如果一個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穩定的滿足,他們感覺養育者有時候在他身邊溫柔回應,有時卻消失不見。那麼他會一方面很渴望照顧和關愛,一方面又害怕失去, 進而發展出焦慮-矛盾(Anxious-ambivalent)依戀。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表現出對於 「安全感、承諾和依賴的饑渴」。因此發生一點小的問題,就容易情緒激動,擔心是「他不愛我了!」、「他不再關心我了!、「他變心了!」

第二種情況是迴避溝通、在受傷時表現出冷漠和不在意。

如果在在嬰兒時期,養育者總是不滿足孩子的需求,表現得很冷漠。那這個孩子就很難產生信任感,他有時甚至會拒絕接照顧和關愛,對他人充滿逃避和懷疑。進而發展出迴避型(Avoidant)依戀。

這一類人長大後,遇到衝突就會開啟「防禦機制」,逃避矛盾,表現得冷漠和不在意。因為只有把自己的心包裹起來,才能免遭被遺棄的痛苦。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或者伴侶反覆而穩定地出現這些情況,我們需要更深入地覺知和觀察,小時候的經歷如何影響了我現在的親密關係。

越吵越恩愛的6個正確示範

這裡展示6個正確和錯誤的對話示範,把它們當作一面照妖鏡,我們可以檢查自己在處理爭吵的過程中,哪些方式是不合理的。

1、保持開放性,而不是直接用猜測去替代對方真實的想法

在分歧中,我們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自認為很懂得對方」。我們經常會很武斷地認為伴侶「你就是這麼想的」,甚至連對方向我們解釋的時候都不願相信。

當為了父母是否一起住發生矛盾的時候——

錯誤示範:

子嬌:「我就知道你這麼做是因為不想讓我父母過來住! 你別想狡辯,你想什麼我全知道。」

大雷:「我看你是自己想撒手不管,什麼事兒都讓我來操心吧。」

正確示範:

子嬌:「大雷,我想我可能想錯了,我總擔心你這麼做是因為不喜歡我父母過來住,我不知道這麼想是不是誤會你了...」

大雷:「寶貝,我心裡確實有點介意,我喜歡我們自己住,但是她畢竟是你的父母,我雖然有點糾結,但我也很在乎你的感受。」

2、靜下心來好好聽,而不是衝上來就提建議

爭吵的時候,伴侶之間往往會高聲呼喊:「你聽我說!」,大家都想表達,都不願意聽對方說什麼,都認為自己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

當伴侶為了工作上的事情不開心的時候——

錯誤示範:

大雷:「我告訴你,你就是在自找煩惱!你公司里那點兒破事兒算個什麼,心放寬一點不行嗎?」

子嬌:「我的心不寬? 我的心不寬怎麼能和你好這麼久!」

正確示範:

大雷:「親愛的,我知道你在公司里受了委屈,看你一直悶悶不樂的,誰得罪我們家子嬌啦?」

子嬌:「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可能是我自己心胸不夠寬廣吧...」

3、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負能量「攻擊對方」

有時候,我們不是在理性冷靜地處理衝突,而是情緒化地表達,向對方發泄自己的不滿,肆意妄為地攻擊對方,讓負能量不斷升級,最後變成「為了吵而吵」了,連當初是為什麼而爭吵都忘記了。

當在旅途中爭吵的時候——

錯誤示範:

子嬌:「我已經忍了你很久了,你從來都不會關心人,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你看靜靜的男朋友,你再看看你自己,我真是覺得自己瞎了眼。」

大雷:「哈哈哈哈,瞎了眼的是我吧!」

正確示範:

子嬌「親愛的,我感覺很傷心,我感覺有時候不被關心,這次你一個人走開的時候,我感覺你要把我拋棄在這裡了,心裡好害怕。我真的很需要你!」

大雷「寶貝,我其實很關心你,只是當時太生氣了,因為我當時也感覺你不在乎我的感受,所以做了衝動的事。拋下你一個人走的時候,我的心也很痛。」

4、認識到一旦衝突發生就不是一個人的錯,而不是非要爭一個勝負

在感情里,一定要爭一個是非對錯,是非常危險的。不要贏得了爭吵,失去了愛人。

當家裡的鑰匙丟了的時候——

錯誤示範:

子嬌:「如果不是你愚蠢到把鑰匙放在那裡,鑰匙怎麼可能丟呢?」

大雷:「我明明讓你提醒我記得帶鑰匙,你提醒我了嗎?

正確示範:

子嬌:「怪我忘記提醒你了,你別自責,接下來我們怎麼處理?」

大雷:「問題在我。我現在就去...」

5、給對方保留空間,而不是不斷地入侵入侵再入侵

要注意兩個人之間的邊界,對於他過往的情感經歷和成長經歷保持尊重,不要逼他把所有的細節都暴露給你,把所有你不喜歡的記憶都抹去。

當翻到他和前任的照片的時候——

錯誤示範:

子嬌:「把你的手機和電腦全部交出來,你捨不得刪,只好我出手了」

大雷:「......」

正確示範:

大雷:「這是很多年前的事兒了,我現在的心裡只有你,你別多想。」

子嬌:「哈哈,這點信心我還是有的。」

6、就事論事,而不是翻舊賬和擴大討論範圍

請記得,溝通應該關注在此時此地,就問題本身進行討論。不要扯到過去對方如何如何,也不要把一件小事升級到「人品問題」、「性格問題」。

當她去聚會忘記回消息長達24h的時候——

錯誤示範:

大雷:「大小姐,你能不能不要總是這麼搞?上次你玩消失玩得還不夠爽嗎?你一定要所有人都擔心你才滿意嗎?」

子嬌:「喲,你去玩,我一次次打電話都找不到你的時候,你怎麼不提?」

正確示範:

大雷:「擔心壞我了!找不到你的時候我都想報警了, 幸好你回我消息了。」

子嬌:「對不起,大雷,是我的錯,下次不敢了。」

愛人,謝謝你的不殺之恩

親密關係專家溫格·朱利寫了一本書《幸福婚姻法則》,他請模範愛侶102歲的蘭迪斯和101歲的溫格為這本書代言,78年的相濡以沫後,封面上是蘭迪斯太太的總結:

「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分手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

原來,最美好的感情不是不吵架,而是和克服一次又一次分手的衝動,謝謝你的不殺之恩。

從青絲到白髮,和你吵一輩子,一直到吵不動的那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的精彩文章:

范冰冰告訴你:女人應該怎樣找男人才會最幸福
懂得「絕情」,才能真正的深情
金星:你們嫁給男人,我嫁給愛情
還有很多宋喆馬蓉沒有惡報:婚姻的生死,是什麼來決定?
什麼樣的男人,才是幸福婚姻的標配?

TAG: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