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秋季應養肺,中醫教你6個方法

秋季應養肺,中醫教你6個方法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黃帝內經》有載: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中醫講求「秋冬養陰」,秋季萬物成熟,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應該順應自然陰長的氣化趨勢來養陰,效果就會比其他時候要好,另外秋季氣候乾燥,多燥火,故秋季養生重在養陰生津,潤肺防燥。下面介紹養肺的6個方法。

1、常歡笑以宣肺

笑口常開,不僅是治療百病的良藥,也是促進體內器官年輕的靈丹,對肺尤其有益。歡笑時,或唱歌時,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加,可促進肺內氣體的交換,從而消除疲勞,解除抑鬱,祛掉煩惱,有助於恢復體力與精力。

2、重食療以潤肺

中醫認為,燥為陽邪,易傷津損肺,耗傷肺陰,因此秋季應注意食療以潤肺,百合、銀耳、荸薺、山藥、秋梨、蓮米、芡實、魚鰾、蜂蜜等有滋陰潤肺作用,冰糖銀耳湯、黃精秋梨湯、雪梨膏、百合蓮米湯、山藥蓮米湯、芡實山藥羹等也有養陰潤肺作用,不妨常食。

3、治鼻病以護肺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萎縮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約佔人群的90%左右,究其原因,在於鼻塞等鼻肺部癥狀可引起動脈低氧血症、睡眠障礙、肺容量下降等,導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感冒、支氣管炎或急性發作。因此,把住病從鼻入關,可有效護肺。

4、清氣道以凈肺

隨著工業污染的增加,大氣污染也隨之增加,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物,輕者可引起支氣管炎、肺泡的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或癌變。因此,秋日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應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沉積物、污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5、通腑氣以清肺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便秘結可誘發或加重慢性支氣管肺炎等肺部疾患,又可誘發老年性痴呆、癌症。因此,通利大便既可以降肺氣,泄濁陰,預防衰老、癌症,又可防治慢支、咳嗽等。平時應多喝水,多吃新鮮菜蔬與粗糧,多做腹部按摩。習慣性便秘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採用藥物或非藥物療法治療。

6、多運動以健肺

強健肺臟的最佳方法是適當的體育鍛煉,因此,可根據人們的喜好不同,身體差異,分別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門球、練氣功等,可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肺心血液循環,增強肺心功能。

7、勤喝水以益肺

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它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也可直接將水攝入呼吸道,方法是將熱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次10分鐘,每日2~3次即可。

8、進中藥以補肺

秋季進補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除食補外,可選擇一些具有養陰益肺作用的中藥以補肺,如明党參、北沙參、太子參、玉竹、東阿膠、西洋參、燕窩等,可泡服,或煮粥服食,或與肉食類同燉服食。

點擊「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