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iPhone手機Home按鍵的變遷

蘋果iPhone手機Home按鍵的變遷

騰訊數碼訊(紅果)據9To5Mac網站報道,在2007年1月份公布第一代iPhone時,前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用一句簡短的話介紹了標誌性的Home按鍵,「無論在哪裡它都能帶你回家,就是這樣。」今天來看,這樣簡單的解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Home按鍵不僅衍生出大量功能,也成為iPhone本身的標誌,即使在很遠的距離上,人們一看到Home按鍵就知道用戶使用的是iPhone手機。

9To5Mac 表示,10年後,Home按鍵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它老態龍鍾,擁有大量特性,在屏幕邊框都在不斷變窄的機身正面,佔用了寶貴的空間。終於,時間到了今年秋季,蘋果將首次發售一款沒有Home按鍵的機型——iPhone X。

2007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預裝在第一代iPhone上的iPhone OS 1軟體,是不成熟的。多任務處理、Siri語音助手和指紋識別等特性,多年以後才出現。最初,Home按鍵的功能可謂名副其實,點擊一下返回主屏幕或喚醒手機。在用於診斷目的時,用戶可以同時按壓睡眠/喚醒鍵和Home鍵,重啟手機;按壓Home按鍵數秒鐘,強制退出一個應用。不過這些特性是秘密的,估計沒有多少用戶使用它們。

Home按鍵特性大量增加的第一個標誌是iPhone OS 1.1.1的發布,新添加的一個特性是,連按兩下Home按鍵顯示音樂播放控制項。新增添的這一特性,與第一代iPod Touch的發布幾乎同步,而且似乎足夠簡單。畢竟,iPhone本身的一部分就是iPod。

2008

iPhone OS 2首次為iPhone增添了截屏功能,方法是同時按壓睡眠/喚醒按鍵和Home按鍵。它還引入了App Store應用商店,一夜之間,組織主屏幕成為讓人擔憂的一個問題。

iPhone OS 2.2擴展了Home按鍵的概念,點擊主屏幕的任一地方,都會返回第一個應用頁面。

2009

iPhone 3GS為iPhone引入處理能力強大得多的CPU(中央處理器)。iPhone OS 3充分利用了處理能力的提高,其中最顯著的是語音控制(Voice Control)——Siri的前任。如何調用語音控制功能呢?只需按住Home按鍵,或蘋果Earbuds耳機的中鍵。強制退出一個應用的方法改變為,首先按下睡眠/喚醒按鍵,然後按下Home按鍵。

Spotlight搜索是iPhone OS 3引入的新特性,訪問方法是連按兩下Home按鍵。iPhone OS 3.1增添了通過連按三下Home按鍵調用輔助設置的選項。

2010

iPhone 4發布時,使用Home按鍵切換應用已經非常自然了。連按兩下Home按鍵從屏幕底部顯示應用抽屜。在iPad上,相同空間將用來顯示用於系統功能的觸發器和滑動條。

第六代iPod nano發布時間也是2010年,雖然它不運行iOS,也沒有Home按鍵,但它提供了未來的「蛛絲馬跡」。它放棄了傳統的點擊式觸摸轉輪(Click Wheel)設計,用更小的觸摸屏取而代之。要退出應用,用戶需要按住觸摸屏,或把應用滑動到畫面以外,返回主屏幕。7年後,在iPhone X上,蘋果採用相似的手勢返回主屏幕。

2011

iOS 5和Siri語音助手與iPhone 4s同步發布,蘋果利用原來用來調用「語音控制」的動作,調用Siri。蘋果還為目前一個流行的特性引入暫時性解決方案。連按兩下鎖屏會顯示相機圖標,觸摸圖標可以快速訪問照片。iOS 5.1取消了這一動作,用滑動手勢取而代之。

iPad新引入了一系列多任務手勢,標誌著蘋果首次積極降低對Home按鍵的依賴。首次出現在iOS 4.3中的多手指手勢,使用戶能關閉應用、切換應用和調用應用切換器。

這一趨勢在iOS 5β3中得到了延續,新增添了Assistive Touch。Assistive Touch被認為是一項輔助特性,提供了控制手機的另外一種方式,但許多用戶喜歡它的原因居然是在屏幕上模擬Home按鍵。自早期以來,Home按鍵故障一直困擾著iPhone用戶,Assistive Touch受到這些用戶的青睞。事實上,在部分亞洲國家,這一特性非常受歡迎,成為防止Home按鍵故障的預防性措施。

與此同時,蘋果開始把主屏幕的概念推廣到其他平台,例如iCloud.com和Mac。

2012

最後一款iPod nano設計,用iPhone風格的Home按鍵取代了上一代中基於手勢的界面。Home按鍵模擬了系統圖標的形狀,「裝飾」有圓形圖像文字,而非圓角長方形。

iOS 6引入另外一項與Home按鍵有關的輔助特性——Guided Access。它面向有感覺障礙的用戶,使用戶能關閉Home按鍵,實際上使iPhone只能運行一款應用。

2013

iPhone 5s引入Home按鍵有史以來最大的改變——Touch ID。用於認證用戶身份的指紋感測器,嵌入在Home按鍵中。用戶可以利用Touch ID購物,但只局限於App Store等蘋果的服務。

同樣在2013年公布的CarPlay,在汽車儀錶盤上顯示一個虛擬Home按鍵。

2014

在iOS 8和iPhone 6中,蘋果確立了Touch ID的重要性,同時不再強調用戶依靠Home按鍵控制iPhone手機。Apple Pay移動支付的發布,使Home按鍵肩負起新的使命。

配置更大尺寸顯示屏的iPhone 6和6 Plus,包含一項被稱作「Reachability」的特性,iPhone整個界面會向下滑動,方便用戶單手操作。這一特性引入一種新的交互方法:雙觸,它不同於雙擊,按鍵無需被按下即可調用「Reachability」。

蘋果2014年新公布的Apple Watch,借鑒了iPhone的Home按鍵設計。Apple Watch包含一個被稱作「數字錶冠」(Digital Crown)的多功能錶冠——與傳統手錶的模擬錶冠相似,但大量借鑒了iPhone設計。就像Home按鍵一樣,單擊退出當前的應用,按住激活Siri,連按兩下返回最近運行的應用,與多任務功能相似。

2015

Apple Pay在iOS 9中繼續得到改進,主屏幕上的連按兩下手勢能調出錢包(Wallet)界面。在其他方面,蘋果開始積極地逐步淘汰Home按鍵。插入耳機能自動在鎖屏上顯示音樂控制項。iPhone 6s引入了3D Touch,以及調用多任務功能的新手勢:按壓屏幕的左邊。iOS 11不再支持這一手勢。最顯著的是,iOS 9的狀態欄中出現了一個軟體「退回」按鍵,提供了觸摸一下訪問最近使用應用的功能。

處理能力更強大的iPad引入了SlideOver,大幅度降低了在兩個應用間來回切換所要求的點擊負擔。

2016

人們可以這樣認為,iPhone 7是首款沒有Home按鍵的iPhone。雖然機身正面似乎沒有什麼變化,機械式Home按鍵被觸控式按鍵取而代之。藉助Taptic Engine,模擬的點擊反饋可以隨時調節。

在iOS 10中,Home按鍵的悲劇已經註定。iPhone 7是首款提供「抬起喚醒」( raise to wake)功能(Apple Watch用戶熟悉的一項功能)的iPhone機型。

目前

蘋果從未羞於承認iPhone X沒有Home按鍵。無邊框顯示屏使得Home按鍵失去立足之地,多年的使用習慣需要改變。蘋果的iPhone X營銷網頁特別提到旨在取代Home按鍵的新手勢:

·從底部向上輕掃一下,即可返回主屏幕。

·向上輕掃並停頓一下,可顯示所有打開的應用。

·按住側邊按鈕,就能向Siri提問。

·連按兩下側邊按鈕,即可使用Apple Pay安全地支付。

·利用Face ID解鎖手機

·輕觸喚醒屏幕

iPhone X展示了iOS的未來,iPad可能也會放棄Home按鍵。帶有Home按鍵的所有iOS設備被淘汰只是個時間問題。iPod Touch——iPod家族的最後一名成員,尚未用上第一代Touch ID指紋感測器。

未來數年Home按鍵將成為一種回憶,一款設備將繼承其衣缽:Apple Watch。數碼錶冠適合滾動內容,操作小尺寸顯示屏,蘋果尚未為淘汰它進行必要的準備工作。

來源:9To5Ma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iOS11上的視頻應用去哪了?愛電影的你需要這個教程
總是要進行多番比較的:iPhone X和Note 8
DeLight智能自行車燈 同時保護你和車的安全
蘋果神經引擎晶元A11 Bionic有什麼用?詳細解釋一下
用AI診斷老年痴呆 要比醫生提前十年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