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馬拉松賽後,如何加強飲食營養?
馬拉松比賽後的恢復過程中,飲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 馬拉松比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不僅在賽前的飲食攝入,賽後飲食補充也是極其重要的。除了能量消耗外,肌肉、神經等組織也會產生一定的疲勞或損傷,因此參賽選手的恢復其實更像是一個「修復」的過程,在飲食方面也需要採取更加科學的配比和計劃,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加速恢復過程。
對於賽後的飲食營養,需要重點介紹的是賽後即刻、賽後幾小時與幾天,這兩個時間段:
賽後即刻的補給
賽後即刻的能量補充對於機體恢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是糖類的補充。為了加速大課及賽後肌糖原的恢復,要儘可能地提前補充碳水化合物的時間,特別是在賽前的大課,這點非常重要。攝取的糖分越早,糖原儲量恢復的越快,一般認為賽後超過1小時補糖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但在這個時間段內,進餐的可能性不大,並且食慾也不會太好,大家可以:
1、補充濃度一些糖電解質運動飲料,對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迅速合成、補充運動中丟失的水和無機鹽非常有利。
2、吃一些能量膠、能量棒或者香蕉。
賽後幾小時和幾天的飲食
為了加速大負荷運動後體內能量物質、電解質、水分及激素水平的恢復,在完賽後2-3天內仍需要供給含有充足熱能、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營養平衡的膳食。
賽後的飲食,由於不用再考慮運動中的消化負擔,可以比賽前飲食有更少的限制,適當增加蛋白質、纖維素的攝入量(講究營養價值也更多地在跑後而不是跑前,因為賽前飲食主要考慮輕負荷、易消化)。不過由於比賽後糖類消耗大,且常常身體疲勞而食欲不振,膳食組成仍應該具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點。
1、繼續補充糖類
雖然賽後即刻已經補充了少量飲料和食物,但這點數量對於消耗的糖原儲備相比微不足道。大運動量訓練課及賽後第一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為主。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攝入糖的類型對肌糖原的再合成效率會有影響(而剛剛完賽1小時內,單糖、複合糖或液體型的糖均有效)。賽後超過一小時再攝入簡單糖(運動飲料等)補糖的意義不大,因為簡單糖吸收速度太快,反而容易造成血糖波動,肌肉吸收糖的時間太短。所以賽後正餐的補糖仍然應該以饅頭、米飯等複合碳水化合物為主,可以增加雜糧的攝入(而賽前需要控制此類高纖維食品)
還有一點大家要清楚,一次大量攝入碳水化合物並不比少量多次更有效。所以大課及賽後因為疲勞而食慾差的時候,正好可以少量多餐。
2、加強蛋白質的補充
蛋白質是組織修復與合成的基礎物質,賽後恢復中尤其要注意加強攝取。但因賽後疲勞的狀態下,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所以補充蛋白質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的的食物 (新鮮的魚類、牛肉、牛奶、蛋),少吃脂肪多的豬肉或煎炸肉類等。
3、繼續低脂肪飲食,注意攝入脂肪的類型
當身體特別疲勞時,食慾會有所下降,特別對油膩食物反感。所以跑友們剛好可以聽從身體的召喚,將飲食變得清淡而健康。要減少脂肪攝入時,特別需要關注飽和脂肪(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肥肉、黃油等),以及反式脂肪(人造、氫化油等,多見於烘烤、煎炸類食品),大家要少吃,它們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和組織的炎性反應。
控制脂肪總量的同時,應該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比例。特別是Omega-3脂肪酸,它主要存在於亞麻籽油、魚油中。Omega-3脂肪酸可以減少體內炎性因子的產生,減輕炎性反應,減輕賽後肌肉的延遲性酸痛(屬於肌肉微細損傷之後的一種無菌性炎症)
4、增加維生素攝入
賽後的維生素補充對恢復也至關重要。比如,維生素B族與糖代謝緊密相關,對此可以增加粗糧、花生、核桃、豆類及其製品的攝入量,有助於糖原恢復過程。維生素C在體內組織修復與合成中不可缺少,有助於膠原蛋白的合成,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來補充。
5、補充抗氧化物質
抗氧化物質主要是蔬菜、水果中的色素,以及維生素C、維生素E(堅果中較多)等。也可以通過藥物和保健品(比如番茄紅素)補充。這些抗氧化物質可以對抗大量大強度運動中產生的自由基,而自由基正是運動後身體組織「過氧化」、疲勞與損傷的幕後黑手。
本文為98跑原創,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那些讓人蛋疼的健身失誤,你遇到了沒...
※不健身的人看健身女孩就是各種浪!健身女人真...
※中秋,你需要一份別具醬心的禮物!
※我們要的只是塊頭!巨大的斜方肌怎樣練呢?
※iPhoneX發布,致命缺陷已遭曝?!
TAG:新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