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教洞天福地茅山: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道教洞天福地茅山: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中國道教聖山茅山位於常州市西部,鎮江市西南部,金壇、句容兩縣交界處,南北走向,面積50多平方公里。

茅山是中國江蘇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道家稱為"上清宗壇"。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譽!也是中國六大山區抗日根據地之一!

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勢秀麗、林木蔥鬱,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說,峰巒疊嶂的群山中,青龍洞等洞中有洞,千姿百態、星羅棋布的人工水庫使茅山更顯湖光山色,可謂"春見山容,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

相傳漢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來茅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被稱為茅山道教之祖師,後齊梁隱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創立了道教茅山派。

曾引來諸多文人墨客留下詩篇,茅山有"山美、道聖、洞奇"之特色,區內主要景點有乾元觀、元陽觀、東方鹽湖城等。

前山後嶺,峰巔峪間,宮、觀、殿、宇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三百餘座、五千餘間,道士數千人,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說。

春遊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滿世界的嫩黃襯托這一處綠山,滿山間的野花給了這山林一路的狂想。薄霧輕如紗,夕陽宛如畫。

夏遊茅山,綠樹成蔭,蔥蘢一片。你可以在綠樹掩映下的九曲十八彎上揮汗如雨,欲與大山試比高;你也可以朝觀日出,暮賞彩雲。

雨後初晴,但見一絲薄雲在深谷幽林間繚繞,此時山上的樹木閃爍著猶如水晶般晶瑩的綠。秋遊茅山,天高雲淡,色彩斑斕。林間飄落一地的楓葉定會引起你無限的遐想,看蘆葦花在風中搖曳著輕盈,聽喜客泉水叮咚暢響,感受生命在不經意的平淡中輪迴。

冬遊茅山,銀裝素裹,霧松飄情。抑或暖陽普照,滿山林充斥著蓄勢待發的理想。萬簌俱靜中聆聽那道家仙樂,大有"花飛佛地三千里,人在瑤池十二層"之感!

茅山道教的源流 相傳上古時,帝嚳高辛氏展上公修鍊於句曲山伏龍地(今茅山鎮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國人郭四朝也修道於玉晨觀,後被封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時,李明真人修道於古煉丹院(今乾元觀),至今丹井尚存。

漢時 ,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宮)修道行善。 東晉時茅山人葛洪修鍊於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這是道教宗教哲學和原始化學煉丹術的重要著作。

葛洪是漢魏以來道教理論的集大成者,後世稱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內篇》為神仙道教構造了比較完整的理論框架,並為道教在南北朝時期的成熟準備了條件。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為祖師,尊魏華存為第一代太師,楊羲為第一代玄師。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時期,高道輩出,朝廷推崇。

"三山"符籙歸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師張可大主領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到了元代,原並行於江南的天師、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歸併於以符籙為主的正一派。從此茅山成為以正一為主的道場,但其教義譜系等仍按上清派沿傳。

三茅祖師殿:供奉茅山祖師三茅應化天尊。茅山也名句曲山或地肺山。西漢時陝西咸陽人茅氏三兄弟入茅山各據一個山頭修道(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乾元觀就位於三茅峰對面),行葯治病、助國救人,為當地百姓作了許多好事,在他們得道飛升以後,大家為了紀念他們,便以他們的姓為名,稱為茅山。

中間相貌年輕的是大哥茅盈,因他最先修道並得道;兩邊供的是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道教是多神教。最大的特點是許多對國家和人民有貢獻的人被百姓奉為神明,或認為是天神下降以救助百姓的。他們也是忠孝廉潔義等中華傳統美德的代表和化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意 的精彩文章:

三身金剛:蓮花生大師罕見精美八相圖
海天佛國普陀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道場
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精美畫像

TAG:哲學與詩意 |